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特殊需要学生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天才学生、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学生。普通教育中的特殊教育可以有如下三种模式:(1)辅导教室模式;(2)咨询服务模式;(3)巡回服务模式。在普通教育中实施林殊教育对搞好特殊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殊需要"已成为当代特殊教育的核心概念,关注并建立基于"特殊需要"的特殊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既为批判和审视以往传统教育实践中对残疾、障碍现象的歧视倾向和根源提供新视角,同时也为实现"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目标、反思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加快特殊教育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芬兰特殊教育概况 芬兰在19世纪40年代创办聋哑学校,60年代创办盲校,90年代创办培智学校,迄今为止芬兰特殊教育已走过170多个年头,经历了四个阶段:(1)仅仅为感官残疾学生提供教育,结果大量其他残疾类型的特殊儿童无法接受教育;(2)开始重视对残疾人的养护、医疗保健以及康复,然而特殊儿童却按照残疾类型被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4.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殊教育纵向比较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显著增加,残疾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提升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残疾人日益多样化的特殊需求,中国特殊教育要想健康发展,须完成六大转变:(1)在政策层面由特殊教育条例向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转变;(2)特殊教育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3)特殊教育投入由单纯重视硬件投入向满足残疾儿童需要的转变;(4)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5)学校教育建设重心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变;(6)师资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特殊高校师资培养向普通大学开设特教专业培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芬兰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究其重要原因,芬兰高质量且均衡化的教育背后离不开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模式。在经历了完全隔离式支持模式、半隔离式支持模式和双层支持模式之后,芬兰建立起涵盖一般支持、密集支持和特殊支持的三层支持模式,以尽早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确保所有学生均可以在最佳的环境和适当的支持下受益。此外,这一支持模式还配套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平等融合、尽早干预、动态灵活、多元参与以及高度自治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把原来狭义的残疾教育,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特殊需要教育,为所有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个别化和综合性的教育服务。心理健康的服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韩国特殊教育学校建于1913年,1945年改为国立学校。韩国共141所特殊学校,包括国立5所,公立15所,其余为私立学校,在校学生23000人(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另外在普通学校有4433个特教班,有学生28000人。全国在校特殊学生共有51000人。残疾学生占880万幼儿和中小学学生总数的0.6%,普及了特殊教育。韩国的残疾种类分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学习障碍、精神发育障碍、语言障碍、健康障碍、情绪障碍(含孤独症)、肢体障碍8类。目前,韩国特殊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就业为重点,注重推进残健融合以及教育和社会的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荷兰实施全纳教育的具体措施1.评估特殊学生荷兰十分重视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评估,目前已建立两套不同的评估程序。一个是依据1990年"一起上学去"政策,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和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如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任课教师可得到学校特殊需要指导组的帮助,然后由区域专业技术中心的评估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小组一般由医生、心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界对特殊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标准与要求,因为特殊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国家统一设定的教育标准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要想让特殊学生也能够实现统一发展、成长,需要专门设定教学目标和方案,以此促进特殊学生全面成长。在特殊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中,学校需要善于借助第三方力量,构建三方协同教育机制,这样才能产生理想的劳动养成教育效果,培养特殊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面对不同的形势,承担不同的使命。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建成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据中国残联统计。到2011年,全国特殊高中阶段教育机构有300多个,在校残疾学生1.8万多人,其中,62%接受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融合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如今很多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都已经意识到能否建立和保持与家庭整体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学业成功以及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关键。本文对家庭与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合作做了历史回顾,阐述了在合作模式下家庭各成员和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我国特殊教育者与家庭建立积极、平等的合作关系提出了三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制订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特殊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经历了酝酿起步期、持续探索期、加速发展期和更新转型期四个阶段。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指标等方面都向着更加科学、适宜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由关注结果转向强化增值、由学科测试转向多维度综合评价、由片面单一转向多元兼顾、由简单笼统转向丰富细化的特征。在特殊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促进特殊学生全面适宜健康发展,需要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制订特殊学生适宜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建立特殊学生评价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香港融合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实施 (一)学生分类。香港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分类非常清晰明确,如文化及语言差异学生、残疾学生、学习迟缓学生、天才学生、低成就学生、文化和语言多样性学生、其他处境危险的群体、遭受学校失败危险的学生等八类。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分为:读写障碍、过度活跃症、专注力不集中(多动症)、弱能、肢体伤残、智障、资优、沟通障碍、自闭症、视障、听障等九大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它可以为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的制定和教育质量的监控提供依据,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公平、适当的教育。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使用和管理比较混乱。建议:(1)尽快为特殊教育及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立法;(2)大力发展特殊教师教育;(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和使用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对教育领域有着极大的帮助。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国家较为重视的一部分。特殊教育所面对的都是身体或心理存在缺陷的学生,其教育模式与正常教育模式有所不同,教育本身存在较大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特殊教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残疾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有助于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而平等地参与社会,对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教的职业教育与现存的职业教育有很多的互补之处。本文对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通过二者的相互协作,探索解决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新途径,促进特殊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转衔(transition)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界针对智力残疾学生就业准备与社会适应有关课程的不足而提出的。它既是一种特殊教育理念、观念,也是一种特殊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中国台湾学者林宏炽老师研究推介了转衔这个概念的理论和一系列做法。中国内地,研究转衔的学者不多,见诸报刊的学术文章较少,但转衔的理论和方法,比如主张制定适合残疾学生个人特点的职业教育计划和生涯计划,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质量,英国实施了规范、专业的学业评价。2020年英国教育部颁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参与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进步表现,为尚未达到国家课程评价标准且无法参与学科学习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灵活、全面的学业评价。本文从探析参与模式的产生背景出发,对参与模式的适用对象、设计思路、应用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实施成效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借鉴参与模式的经验,我国可以考虑从制定特殊教育学业评价标准、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业评价模式和多元协作的特殊教育学业评价监管体系入手,不断优化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特殊教育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全面领会“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深刻内涵,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特殊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整合资源,加强融合,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打造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新生态。特殊教育推进育人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课程改革,要遵循特殊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学习和创造性落实新课标,始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锚定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特殊教育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