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诸方面分析了武术套路损伤的部位、性质及原因。并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从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自我保护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武术套路中运动损伤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院武术普修课准备活动的安排实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院武术普修课的技术教学质量,在不增加技术教学时数和准备活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准备活动的时间,安排一套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准备活动,既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为学生学习套路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以各种拳术、器械套路的演练为中心的体育活动。通过套路的演练来品评武术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武术套路是由武术基本技术连续起来组成的。但武术套路的结构并不是武术基本动作的简单总合,而是有它一定的编排原则和方法的。套路的编排直接影响着武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一、依照教学顺序进行编排编排套路时的动作选择,一般是由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新的套路编排又不脱离原有套路的基础,也不停留在原有套路水平上。编排初学者成套动作时,要考虑到为全面掌握基本动作打好基础,并在掌握基本动作过程中丰富套路。因此套路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武术搏击教学的准备活动内容应结合武术搏击特点为基本教材服务。武术搏击准备活动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速度等素质,为课的基本教学奠定基础,进而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安排准备活动应注意在符合其特定原则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5.
表象训练法运用于武术套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象训练是一种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的熟练掌握。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结合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依据武术套路发展的规律,根据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内容,分析了当前竞技武术套路编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武术套路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难题,运用攻防法进行教学是解决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攻防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攻防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术套路演练与音乐的结合,是武术套路结构的创新活动,这一有益的尝试不仅保持了武术的传统性,而且为提升其竞技性构造了机遇和提供了实质性的内容和依据,拓展了武术套路的结构,从而更快、更完善地推动武术项目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目前体育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武术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全面性及教学评价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落实一系列有关武术进学校的号召,促进亿万学生身心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武术事业发展,创编广大学生喜爱的真正武术操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我们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梳理发掘以往武术操的经验,吸收众多操的优点,通过长期武术教学实践深度认识武术操核心内容与价值,反复实验多方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实验,完成了《功夫青春》武术操的创编和初步实验工作,已经成为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主要武术操之一。本研究还有待大面积推广后,不断完善修订,需要从生理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也期待在学校武术系统工程的支持下加强实施的教学、培训、评价等工作,真正让武术操服务亿万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竞技性强,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的体验化等的轻体育化过程的改造,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圆美"——武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新规则中,提出了套路“高难新美”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出“美”是今后套路的发展方向之一。套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在武术套路中广泛的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套路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运动生理、生化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都属于非常年轻并且发展很快的学科,将生理、生化的指标运用到武术中进行研究更是短暂。文章旨在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对武术教学与训练具有的生物学指导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道"、重"天人合一"、重"辨证思维"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然后从西方文化的重"竞争"、重"科学精神"、重"法"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对西方文化的辉映,最后论证了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合体,预示着人类文化及体育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弘扬国粹,武术教学在大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就目前武术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课时安排不当、教学方法欠佳、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文章就大学武术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某些相应的对策,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跨文化研究法、历史考证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发展的范式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的武术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摈弃技击提倡精神文化的误区;实战与套路二元构建的逻辑错误;推广与发展手段的本末倒置;点与面的背道而驰;竞技、武道两种体系的发展失衡.指出,武术的发展应该兼顾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即兼顾其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把握和国内外武术发展的综合考量,确立中国武术正确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中小学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教学实验对四类不同的中小学武术教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在对四类教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段位制套路教材、传统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验自编教材各有可取之处;而段位制套路和自编搏击操教材在所有教材中最受中小学生喜爱。同时还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与学生身心特点、武术教材的趣味性、时代性、教学目标、专家的见解和教材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