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寅生同志为革命事业奋勇打球,为祖国荣誉敢拼敢搏的革命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教育。徐寅生同志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一个运动员不应当以个人得失去考虑自己的活动,而要把祖国荣誉放在第一位。”这些话说得真好!它使我想起了这一年多来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走过的一段弯路。  相似文献   

2.
当教师首先要明确“为谁办学”班主任崔长琐同志说:干革命,做工作,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徐寅生同志所以能够打好球,是因为他“懂得了为谁打球的道理”,“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是“为革命而打球”,“为中国人民争气”。而我们当教师的,是“为谁办学”“为谁教学”呢?老实说,过去我对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认识是极模糊的,想法是极错误的。总认为办好学、教好学、搞好自己所在的班级,这个“荣誉”是属于自己的,多让几个学生考上中学,自己就会“吃得开”,就会在群众中有“威信”。因此,办学,不问学生的阶级成分;教学,只看智育好坏。把衡量学生的首要条件的德育,看作“小事”,学习好,就归结为一切都好。记得有一  相似文献   

3.
读了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教育。徐寅生同志在国际比赛中屡建功勋,为祖国争得荣誉,主要原因,是他解决了“为谁打球”这一根本问题。一切工作里面,都有一个“为谁”的问题。不是为集体,就是为个人。不是为无产阶级,就是为资产阶级。我们的教学工作,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其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坚  相似文献   

4.
《我也是普通一兵》(苏教版第九册)生动地叙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在江上遇险的情景,表现了少奇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无私无畏的崇高革命精神。少奇同志有一个恳求:“你们都在奋力抢险,我能在一旁坐着吗?快给我任务吧!我也是普通一兵。”因此编者把“我也是普通一兵”作为  相似文献   

5.
编后记     
这一期刊载了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毛主席的一段话。毛主席的这段话只用了二百六十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规律。我们还转载了徐寅生同志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编者按语。这篇讲话很好地体现了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学习毛泽东思想和辩证唯物论对于教育革命,做好教育工作,实现教师队伍革命化、劳动化,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希望大家都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和徐寅生同志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徐寅生同志的讲话,首先提出的是一个“为谁打球”的问题。他说:“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打球是如此,做任何工作也是如此。过去我校在为谁办教育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一、有些教师(包括我自己在内)认为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一个教师工作得好不好,  相似文献   

7.
在朱德同志《回忆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就后一分句而言,是一个双宾句。如果将其压缩一下,其主干为:她教给我知识和党总。显然,‘“知识”可以“教给”,可“意志”尽能“教给”的吗?“意法”,指的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就像一个人的“能力”或“品质”一样,只能在生活中加以锻炼或培养,是无法“教给”的。因此,“教给”和“意志”搭配不当。“意志”是“教给”的吗?──《回忆我的母亲》中一处语病@马奎春  相似文献   

8.
本刊这一期转载了徐寅生同志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语。这篇讲话充满了革命精神,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是一篇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学了这篇文章,可以启发我们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6页:“1862年,由于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不久,英勇就义。”笔者认为,其中“歹徒”说成“叛徒”更准确。《辞海》对“叛徒”是这样解释的:“通常指革命组织或政党成员中背叛革命,投靠敌人,或被捕被俘后,向敌人自首并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事业的分子。”通过此注释可以分析出划定一个人为叛徒的必要条件:一、此人须属于一个革命组织或政党;二、此人须投敌变节,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为何不批准?     
鄒老师在卫生院拿了证明信,到县教育科去请假休养。大夫在证明信上这样写着:“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鄒健元同志经我们透视检查,确实有肺病,并且将临活动期,情况很危险,为了使该同志能早日恢复健康,我们建议你科批准他请假休养3个月。”大夫在鄒老师临走前还特地安慰他说:“放心吧,科长不会不批准了。人是宝贝啊!健康的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又怎能做好工作?我想科长不会不懂得。”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为什么能为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这不是偶然的.它是瞿秋白同志一向对农民问题非常重视的结果.瞿秋白同志论述中国农民问题的有关著作,在中国农民运动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是一致的.下面就瞿秋白同志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拟请教于党史工作者.(一)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一九二三年,瞿秋白在为党的“三大”起草的党纲草案中就明确到“不得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后来,他还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中枢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是永世也不能胜利的.”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央党校的题词。它概括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党从事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一贯倡导的根本原则,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倡导和确立的实事求是原则,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同上)又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3.
戏改名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 山先生留下的名联。语重心长,满怀对同志的 期望。后来,面对与孙中山先生愿望越去越远 的现实,吴稚晖将此联改为:“同志尚未成功, 革命仍须努力。”虽只调换了“革命”与“同志”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个小学教师,当我一字一句地读了王杰同志的日记以后,我觉得王杰同志并没有死,他那崇高伟大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千千万万个青年将沿着他的道路前进。王杰同志心中只有“革命”二字:中国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抄袭的多,编造的多,说大话,说空话,无病呻吟的多”,在我们这里也不乏其例。对于抄袭和说大话,空话,无病呻吟这样的不良现象应该纠正,这是无疑的。对于“编造”,是否能让学生这样做,我们这里的看法不一,有些同志认为不能编造,有些同志则认为有些作文只要学生自己能编造得正确,是可以的。我赞成后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别了,我爱的中国》是郑振铎同志在二十年代被迫只身离开祖国和亲人远涉重洋时写的。细读这篇课文,作者的真挚而又深沉的爱国之情充满字里行间。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我们又怎样把这种感情让学生有所体会呢? 我们知道郑振铎同志(1898—1958)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和茅盾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从“五卅”运动到“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期间,和茅盾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又和胡愈之、叶圣陶等人组织上海著作人公会并参加了上海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好,我是来自咸阳市秦都区丝路花城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李明诺。今天,我来到了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亭北村的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作为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广场中央“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对习仲勋同志的评价。可见习仲勋同志当时就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扬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革命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一课的教学。他没有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提示的把课文分作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而是在适当地介绍徐老的革命经历后,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采用“串讲评点”的教法,启发诱导学生将徐老高贵的革命品质和“有些人”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以及“四人帮”的丑恶灵魂进行对照比较。这样,既通过鲜明的形象,紧密联系实际,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又围绕课文思想内容进行了词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课的同志都觉得这一课上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听了这一课后,使我更感到有跳出语文“教学八股”的圈子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雷锋同志说得好:“人不吃饭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他这样比喻正说到了我的心里。解放前我是个目不识丁的长工汉(十一岁打长工到二十岁,即一九五零年止),解放后上了几年冬学,到五八年才扔掉文盲帽子,一九五八年由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被调到学校工作。我想俺们穷人  相似文献   

20.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属于革命文化主题,是特殊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单元统整教学背景下,单元习作“写一写自己的心愿”的教学,聚焦革命主题,依托真实情境,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实践。课堂上,教师通过“梳理‘我的奋斗愿望’清单”“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心愿”“我把美好的心愿读给你听”三个进阶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建构。这样能有效传播革命文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