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妇女杂志社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个女性期刊社。杂志社成立56年来,所出版的《新疆妇女》(维吾尔文)杂志和《伴侣》杂志发行量节节攀升,约有近600万各族群众从中受益,覆盖面泽及全疆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乡村。多年来,新疆妇女杂志社在期刊出版领域开拓创新,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品牌  相似文献   

2.
定位一词出现在50年代的西方国家。所谓定位,简言之就是确定市场位置。市场即消费者,定位就是要确定目标消费者。报纸的定位,就是要确定目标订户。这一点,说起来很浅显,凡是办报的,不管是党报、都市报、农村报,还是专业报,都知道自己的订户在哪里,但是,如果把竞争因素考虑在内,定位就不那么简单了。 因为竞争的存在,定位就必须考虑市场“先入为主”原则。市场好比一座影剧院,先入者把座位占满了,后来者就只能站着,来得更晚的,根本就进不去了。除非先入者自愿离开,后来者是不可能占到座位的。以都市报为例,“先入者”已…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美国纸质杂志(或者说杂志纸质版)已经丧失了它的活力,这样的“定论”显然为时过早.但不可否认,杂志内容的新媒体化已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与传统的纸质版相比,如果网络媒体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网络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相比,又显得有些传统了.鉴于美国杂志出版领域的巨大变化,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Publishers)早在2009年就已更名为“美国杂志媒体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Media)  相似文献   

4.
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创新,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创新。出版的内容创新怎么做?说到底就是编辑创新。因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创新当然也是出版创新的中心环节。如果编辑创新这一环节被忽略了,那么,内容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出版物的内容是经由编辑选择和加工呈现的。如果编辑在内容上不能创新,其他环节即使有创新,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要问:文化创意的源头是什么?创作与出版是否真的能够成为各种文化创意的源头?如果出版人对这类问题无法以肯定的答案回答,那就不能怪学术界与民间不把出版业真正当作产业来发展.出版业如果能够反躬自省的话,就知道自己行业里,无论是出版业的定位,或是出版品的内容,都无法给自己行业一个能够自我肯定甚至是自圆其说的说法,又有谁能够把这个行业当作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19):73-74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产品.因为历史,因为文化,因为人群的聚集,还因为拥有了产业、商业、制度等,城市才成为了城市,城市也才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 城市品牌是城市这个产品的标签.因此就有了许多对于城市品牌的概念性描述,如数字城市、绿色城市、精品城市等.但概念,并不能准确地将城市品牌的全部价值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犹如一座桥,出版需借助它,从传统的此岸,到达未来的彼岸.正如出版本身也是一座桥,沟通了作者和读者.所以,我们可以把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之间的差别,看作是建造桥梁的材料变化了.如何使用新的材料,建造更便捷、更坚固、更美的桥梁?我们在探索.下面将一个真实的案例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同行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为一个人,那么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这座城市的“肺”。于是就又有人说,许多现代城市,都患上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因为它们的“肺”都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对《编辑学刊》所发表的争鸣文章,差不多每期都看。很有兴味的。真理愈辩愈明,而不会陷入长久的混沌的。尽管在争鸣中双方有时言词尖刻了些,但各自的观点、思想还是明白地表现了出来,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我认为,由编辑出版界来界定“编辑”概念,实际上就已经将“编辑”与出版、传播联系在一起了,即我们所讨论的“编辑”概念是属于出版、传播领域的,具有出版、传播的规范性。每一个编辑都处于出版、传播这一社会行为之中,不与出版、传播联系的有关“编辑”的学问,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与出版、传播相联系,编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文化积累。出版、传播是文化积累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整理自己的日记,如果他不打算出版,就算不上编辑,尽管他对日记也进行了文字润色、加工,甚至也按年代或其他构想为日记编了次序。为什么呢?因为这日记并未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对大众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不具有文化积累价值。而一旦这日记进入了出版、传播领域,它就会具有受众,就会产生某种文化影响,因而对它所进行的文字加工就具有了编辑意义。例如,《傅雷家书》,如果纯粹属于傅雷家人的私藏,而不为世人所知,那么,对其进行的任何加工、润色,都不具有编辑意义,因为它没有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产生文化影响,更谈不  相似文献   

10.
叶新  柳春  尹璐 《出版参考》2013,(7):39-40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部分杂志出版商就自觉地进入了第三次售卖(品牌售卖)阶段,品牌授权经营、衍生实体产品开发方兴未艾,而以"经验售卖"为主的定制出版业务也蓬勃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杂志出版商B2B出版能力的提升、客户营销服务的强劲需求,包括赫斯特、梅里迪斯、罗德尔、时代公司在内的美国大杂志出版商也从杂志出版业务拓展到了整合营销服务领域,把自己打造成了传媒经营和营销服务公司。在美国从事定制出版乃至内容营销的诸多杂志出版商  相似文献   

11.
单一的专业市场定位 就出版方面来说,首先值得研究的是该学术期刊的专业市场定位.自1971年创刊起,Folio:杂志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杂志,它是"专门服务于整个杂志出版行业的专业杂志,内容都是关于这个行业的事务.  相似文献   

12.
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基础,因而出版经营工作要注意时刻围绕其出版价值、出版文化和出版个性来开展工作。一般说来,品牌经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战略决策和品牌日常管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出版企业明确自己的出版特色和出版能力,找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传统观念认为出版品牌定位是固定的,因为出版社的出版方向是由国家规定的,比如教育社、科技社、少儿社、美术社等,其市场定位已经相当明确。其实国家规定的只是一个大的出版方向,全国有几十家教育社,几十家科技社,几十家少儿社…  相似文献   

13.
一、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理念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品牌、主导、分类. (一)品牌.商务印书馆努力将在传统出版领域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力争在数字出版领域打造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4.
校对是杂志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组稿、编辑加工、印刷、发行等组成有机的整体。但在实际工作中,校对往往不被重视,有的人认为这是“雕虫小技”,只要读过几年书就会干。其实不然,校对工作看似简单,但仔细钻下去,仍有很多学问。一、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一本杂志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论文的质量。校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内容最好的杂志,如果印刷出来后出了差错,使读者不能正确地理解作者的原意,就会造成不好影响。只有达到内容好,文字表达好,出版好,才能使一本杂志从内容到形式都完美,而这最后一项工作主要是靠校对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记得二战时期,德国坦克从一座坚固的桥上轰隆隆开了过去,后面的几万名步兵为了显示威风,排好纵队,正步走上大桥,没想到坚固的大桥在德国兵整齐的脚步声中波动的越来越厉害,一声巨响桥断裂了,上千德国兵掉入了水中.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共振原理,作为一本长期连续出版的杂志,也要充分利用这种共振原理,有意识地敲响读者的生物钟,让他们与自己喜爱的杂志同步,以期在头脑里发生最强的共振波,读者和杂志协调共舞,一起把市场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杂志出版发行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  相似文献   

17.
如果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筛选影响他日后职业的因素的话,那么对巴尼·罗塞特来说,我想这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922年出生,父亲是银行家,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 因为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罗塞特被父亲送进一所思想极其自由的学校.在那里,他出版了油印杂志《反对一切》,参加了左翼色彩的美国学生联盟.1940年,他开始接触亨利·米勒在巴黎出版的禁书《北回归线》,亨利·米勒对于异化的感受令他深有共鸣.  相似文献   

18.
邱仿 《中国编辑》2005,(6):42-44
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互联网上重新定位,对于每一个品牌期刊来说,可谓二次创业。在资本注入有限、没有网站营运经验、没有专业网络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将传统出版领域的品牌扩展到互联网上,如何利用网站推动纸质杂志的继续发展,以及如何协调网站与纸质杂志间的关系等,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出版市场在全球是数得着的大市场,漫画在这一市场中到底能占多大的份额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2002年日本出版业的销售总额是23万亿日元,该数据,包括杂志在内的总数为7.5亿种印刷出版物,2002年出版业销售总额的22.6%或者说是印刷出版物销售的38.1%来自漫画.这一市场自从1995年以来在印刷出版物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漫画能像日本这样在出版市场中占如此大的份额.如果我们把日本的出版业看作是一张圆桌,那么漫画就是它的一条桌子腿,如果漫画这一市场陷入危机,那么整个出版业都将无法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部分杂志出版商就自觉地进入了第三次售卖(品牌售卖)阶段,品牌授权经营、衍生实体产品开发方兴未艾,而以"经验售卖"为主的定制出版业务也蓬勃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杂志出版商B2B出版能力的提升、客户营销服务的强劲需求,包括赫斯特、梅里迪斯、罗德尔、时代公司在内的美国大杂志出版商也从杂志出版业务拓展到了整合营销服务领域,把自己打造成了传媒经营和营销服务公司. 在美国从事定制出版乃至内容营销的诸多杂志出版商中,梅里迪斯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梅里迪斯整合营销公司(Meredith Integrated Marketing,MIM)是其母公司业务转型的探路者,不仅在梅里迪斯国家媒体集团(The National Media)收入中占到约20%的份额,而且还获得了包括"珍珠奖"(Pearl Award)在内的多个传媒大奖,值得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