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本文结合实例谈谈"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许多重要变革,图像对于教学过程的辅助也具有许多重要的优越性。首先,"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图像相当直观,同样的信息用文字来传递往往需要较多的语言组织,图像则不一样,当图像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那一刻,所有信息便都充分展现了出来,并  相似文献   

2.
1 .读图教育具有形象价值和审美刺激机制读图教育具有强烈的可视性的形象价值和审美刺激机制。而形象性是读图教学中的最大特点。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的内容 ,如果用文字去表述会比较“干瘪” ,而用图片去表现时却能显得十分“丰满”。“一幅图片胜千言”充分地阐述了读图教学的形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电视、电影、网络,都在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我们足够的注意力,使我们丧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我们在恐惧读图时代破坏了对文字阅读的专注力,使我们丧失了深阅读能力的同时,不妨承认图像阅读,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才是关键。所谓读图,主要指静态的图像阅读和动态的影像阅读,为方便表述,统一称为图像阅读。图像阅读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信息量大、现场感强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4.
卢君 《内蒙古教育》2006,(10):41-42
目前,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正向新兴的图像阅读方式发生着转变。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形为主体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学在图像面前显得异常软弱,它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图像超越了文字的霸权,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导。青少年“读图”当然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一“、读图”对…  相似文献   

5.
地理图像试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且类型多样。其主要包括各类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试题形式也逐渐由读图、填图扩展到读图填空、读图选择、读图问答等 ,并且出现了不少虽源于课本但加以改造 ,或取其部分、或重新组合的新图。地理图像是文字内容的补充和说明 ,生动而直观地表达了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它的作用是文字难以代替的。特别是图像试题减少了对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 ,加强了智能的测试 ,在当前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下有着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图像…  相似文献   

6.
打开学生的课本、教学资料、阅读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图像”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每篇均有配图,而中高年段的课本中图片的比例也相当大。在教学课件中,影像的出现更是比比皆是,阅读材料中所推荐的内容也不只是文本,“图像”越来越多地走人阅读教学的视野,“读图时代”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教师们则一直担心着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下降,于是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似乎真的出现了一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读图能力:阅读能力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影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读图已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面对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读文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为“读图”与“读文”本源上是一致的,文字与图像是一种相互补充、协调的关系,图像阅读能力与文本阅读能力应成为读图时代语文阅读能力的双翼。只有实现图文互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高考的试题来看,以地理图像作为试题切入点仍然为其特色。有"得图者,得高分"之说。本文从高考备战的读图技巧和分析能力方面,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运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地理学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从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学习来看,地理图像也是高中地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且地理图像的判读与分析也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难点。思维导图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能获取到与地理图像有关的信息,解决学生读图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约从新世纪伊始,书本中冰冷的文字被配上热闹的插图,读书人重新回到了儿童时代的看图识字。图像取代文字成了沟通之王,现代人仿佛又过起了祖先象形指事的文化记录生活。各种各样的图像如花海一样淹没了信息时代的人们,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铺天盖地的图像带领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1.
洪宏 《江苏教育》2012,(Z1):77-78
图像是一种视觉形象,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代人来说,观看这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感性形象,相对于主要诉诸理性的抽象文字阅读来说,显然要轻松和容易得多。而且,在一个信息大爆炸并且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字阅读所必需的沉思默想,难以赶上信息更迭的节奏,而读图显然又比读书能更迅捷地吸收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图像古已有之,但活动图像的创造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是活动图像的主要代表,也是读图时代的宠儿。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跨入艺术门墙为时未久,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就为之欢欣鼓舞,撰文为这一新生的使人重新成为"可见的人"的视觉艺术鼓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进入今天的图像传播方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信息的读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文字读取变成了图像读取。因此也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是"读图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特别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读图时代"为背景,对"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讨论和解析,探讨"读图时代"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的网络诗歌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由文字审美向图像审美的嬗变,也即由"字思维"向"图思维"的转变。总的来说,网络诗歌在读图时代呈现为三种形态,即图像诗、超文本诗和多媒体诗。对此三类诗歌的分析解读,既有助于把握当下读图语境中网络诗歌的审美风向,同时对客观界定图像审美之于诗歌审美的关系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开始了对文字的“入侵”,人类从此开始进入所谓的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引起了阅读观念、阅读方式的改变,现代阅读也由此兴起。  相似文献   

15.
郭晶 《基础教育研究》2010,(1):46-46,48
早在1964年,著名的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宣告: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应和了文字人到图像人的变化。图像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图像阅读的兴趣大大超过了文字阅读的兴趣,图像取代了文字成为建构他们的心智的主要资源。[1]今天,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学生就是  相似文献   

16.
弥漫的图像     
我们的确正遭遇一个海德格尔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对于“图”的广泛阅读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广义“读图”之“图”,不单指静态之图片,而是泛指一切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不是概念(语言)的界面方式。在当今视觉形象富裕过度的“图像时代”,文字会变得更加珍贵,文字不会远去,文字阅读永远令人尊敬。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图像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教学常见的图像包括地理分布地图、地理示意图、地形剖面图、地理统计图、自然景观图、人文景观图和地理漫画等等,而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又各具特点,因而读图要求各异。地理图像的分析与判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对大量的地理图像感到无从下手。而思维导图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文字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应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19.
郑琨 《辅导员》2014,(Z1):53-54
正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链接生活激兴趣非连续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生活中非连续文本无处不在,有的以单一的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如学校徽标、火车时刻表等;有的以  相似文献   

20.
读图时付的到来,使得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形成了当代文化中由“文”到“图”的这种媒介载体的转变。这就激起了众多学者内心对文学的前途和命运的深沉焦虑,从而打起了反对之旗.其实文字和图像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图像亦可以像文字一样创造经典,厚载深意.随着由引图入文向引文入图的转变,图文不仅可以互补共存,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