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我院2 0 0 9级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2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在《内科护理学》单元理论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在护理实训中心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践教学并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对照组仍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结果"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护生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培养高职护生合作精神、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护生护理执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适应现代高职护理教育的需要,提高护生的技能水平,本研究对《基础护理学》中"三单式"铺床法进行了教学改革。方法在充分认识"三单式"铺床法在整个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将1 0级专科护理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新的"3+1"模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结果通过成绩显示实验组从操作质量和操作速度上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问卷调94.3%认可该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极大提高护生的技能水平。结论此教学模式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为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护理技能的锻炼。尤其《基础护理学》第一项操作就是"三单式"铺床法,它是一项基础操作,在遵循总的节力原则下,熟练并提高效率。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三单式"铺床法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了"3+1"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集中见习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校2012级护理学本科104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实验组53人采用集中见习模式,对照组51人采用传统的分散见习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对见习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生见习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总分及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习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见习能增进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可在《妇产科护理学》见习中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本学院高职护生对“互联网+老年家庭护理服务”意愿情况,为学院老年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校高职在校护生669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4.3%的高职护生了解“互联网+老年家庭护理服务”,4.48%的高职护生了解此项服务护士准入资质,19.9%的高职护生表示非常愿意从事此项服务工作;学生生源地、就读护理原因、有无做志愿者或社区服务的经历,有无照顾居家老人经历都与护生从事“互联网+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工作的意愿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在校高职护生从事“互联网+老年家庭护理服务”意愿偏低,学校教育可以考虑加入老年家庭护理实践及理论,提高高职护生从事“互联网+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59名学生,实验组78人,对照组81人。实验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移动微学习法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7级高职护生8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移动微学习法。实训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成绩和模拟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移动微学习法有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心肺复苏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职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大纲中增加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培养护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0级大专护理11个班中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为试验组共121名,2个班为对照组共123名。两组同期按计划开设《外科护理学》课程,两组理论教学大纲不变,试验组采用修改后外科护理试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原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结果:试验组学生第二学年课程结束后案例专项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实习结束问卷调查显示临床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增加临床思维能力训练项目,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熟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对于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路径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策略。方法:把2018级护理专业1班和2019级护理专业1班分别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授课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由通过医教融合方案培养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结果:实验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医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带教满意度、护患沟通能力、患者评价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在对教师讲授内容精通、运用临床案例讲解重难点、能够合理使用实训室、实训课堂操作熟练程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可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价值。方法:以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2月—2018年6月,例数为100例,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对照组则实施课堂讲授教学,分析两组教学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教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级双语班护生40人为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模式;2014级双语班护生4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章节测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得分,并对观察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TBI教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章节测试成绩是78.80±3.80分,对照组为73.08±4.63分,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t=7.18,P<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T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及增强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等。结论:TBL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将91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测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护生的训练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翻转课堂和微视频联合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模式,实验组护生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视频联合教学法。发现绝大多数护生认为翻转课堂和微视频联合教学法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翻转课堂和微视频联合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调查“1+X”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的意愿。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于2021年11—12月抽取湖北省某高职院校的1658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139名(68.7%)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519名(31.3%)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其不愿意的原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其他(41.81%),工作难度大(37.76%),工作强度大(37.19%),工作不稳定,没保障(26.59%)以及竞争压力大(20.4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看好母婴护理员工作的发展前景和了解母婴护理员行业是其毕业后愿意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1+X”制度下高职护生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的意愿较强烈,不愿意从事该工作的原因有性别方面,对该工作的职业认同感较低,缺乏岗位胜任力,该工作缺乏制度保障,以及护生对其了解较少和前景不看好。因此国家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稳定就业以及相关权益,为护生毕业后选择这份职业提供政策支持;学校教师要注重提升高职护生对母婴护理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岗位胜任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增进护生对该职业的了解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对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和职业认同的影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0级报名参加母婴护理培训与考核的大专护理专业学生21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学期末通过理论与技能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绩,采用一般资料调查法、学习投入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理论考试成绩(38.29±5.01)分、技能操作成绩为(43.22±4.01)分;学习投入总分为(61.75±12.96)分、职业认同总分为(61.80±10.82)分,护生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r=0.632,P <0.001)。结论: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可以提升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成效,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突出三年制护理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加强适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分析了现代护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护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护理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在开设基础护理学课程的上、下两学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来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两学期成绩比较,发现"情境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培养护生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培养护生的整体护理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方法对《基础护理学》实训考核方法进行改革,考核兼顾到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结果新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爱伤观念、人文关怀理念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通过《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标准改革促进了护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PBL+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2017级高职护理学生2班(60人)为实验组,2017级高职护理学生3班(58人)为对照组。PBL+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验组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个人随堂测试平均成绩、最低分及主观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BL+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衢化班"和"开化班"41名学生为干预组,与衢化医院、开化县卫计局签订"双栖双岗双导师"培养协议,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培养。另外选取41名同学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培养。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生在科研与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咨询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职“1+1+1”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关键.文章拟从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出发,从合理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和实施"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特征"的"1+1+1"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振优 《考试周刊》2013,(79):165-166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细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日益重要,也彰显出医院医疗水平,更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通过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实施后期分流,采用"1.5+‘1+1’+1.5"的培养模式,有效缓解了社会对培养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