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硫酸铜大晶体,经反复试验,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此法不仅操作简便,且制得的晶体既大又好,具体操作如下:1.在市售的硫酸铜晶体中挑出2个晶形较好的小晶体,分别用2根头发系在同一根短玻棒上,备用。2.在盛有100ml 纯水的小烧杯(150ml)中,投  相似文献   

2.
快速制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浙江省慈溪中学(315300)刘水英笔者用棉纱试管法制取硫酸铜晶体,不但速度快,操作简单,制取晶种和晶体一次完成.只要四小时就可以得到大小相似,晶形完整,每边长5-8毫米象念珠那样的一长串硫酸铜晶体,外观非常漂亮.每次都能取得...  相似文献   

3.
取一根长约25cm直径为1cm左右的玻管,用喷灯将一头封闭,在中上部弯成150°角度,然后在另一端加人硫酸铜晶体使之到底部,最后把另一端管口也封闭,如右图在药品部位加热,可以看到蓝色硫酸铜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并有水流至下端,待封管冷却后,把它竖起,使水趟至硫酸铜粉末处,可以看到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马上变成蓝色晶体,现象很明显.优点:1.这封管能长久保存,可反复进行演示实验,这样既节省了药品,又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2.用此实验可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封闭装置@李志菊$上海崇明向化职校!202161…  相似文献   

4.
1)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将市售的粗硫酸铜固体,粉碎成小颗粒,根据它的溶解度,选择在80℃时制成饱和溶液。以1g硫酸铜需加1.2mL蒸馏水的比例来制备。称取一定量(170克)CuSO4·5H2O,放入250mL洁净的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加热使CuSO4·5H2O晶粒完全溶解,趁热过滤(用减压过滤最快)。把滤液倾入另一干净清洁的烧杯中。选取一颗晶体较好的小晶体,用细线(锦纶线、丝线)系好,悬挂在已制备好的饱和溶液里,使之慢慢结晶(注意: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不能让它冷得过快,否则结晶出来的硫酸铜晶体簇晶较多)…  相似文献   

5.
用滤纸法快速制取硫酸铜晶种上海市番禺中学(200052)吴西沙为了制得硫酸铜大晶体,首先要制得晶形完整的晶种。传统的方法是:把热的硫酸铜饱和溶液过滤后,让其在烧杯中缓慢冷却,大约10—20小时后,烧杯底部就有若千小晶体生成,选出晶形比较完整者作为品种...  相似文献   

6.
要制备一块有规则的大晶体硫酸铜,首先要制备硫酸铜晶种。其方法是:用蒸馏水和分析纯硫酸铜晶体配制一烧杯煮沸状态的近饱和溶液,然后将烧杯置于盛有热开水的面盆中(盖上表面器)让其自然冷却。开始出现晶种是在液体表面,慢慢长大下沉,过一会儿烧杯底上出现许多小晶体。小心取出晶体,选用形状完整的晶体作晶种,并用普通线扎牢作为下一步制备大晶体的晶种。  相似文献   

7.
以“制作硫酸铜晶体玫瑰花”为微项目学习主题,通过制定制作硫酸铜晶体玫瑰花的方案、配制硫酸铜饱和溶液和获得硫酸铜晶体玫瑰花三大核心任务,进行“溶解现象”单元复习,建构溶液相关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展示了以微项目学习方式开展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对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硫酸铜是一种常见化学试剂,它常以白色粉末状无水硫酸铜和蓝色晶体水合硫酸铜存在。它作为化学试剂在中学化学中有着显著的位置。初中化学中最初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有水合硫酸铜的失水实验,蓝色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初步了解到化学变化的特...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质疑初中化学 2 1 9页学生选作实验二“晶体的制备”,让学生亲手制备大晶体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仔细深究该实验 ,发现教材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 1 0 0mL水里加入 40g硫酸铜晶体 ,加热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是否能有小晶体析出 ?(2 )制备大晶体之前有没有必要一定先制备小晶体 ?(3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 1mL稀H2 SO4,真的是“为了防止溶液浑浊”吗 ?(4 )“实验所用试剂必须纯净” ,是不是指一定要用纯净的硫酸铜来制备硫酸铜晶体 ?(5 )“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温度都要适当” ,何为适当 ?2 晶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小实验带…  相似文献   

10.
用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解晶体析出的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时从10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中蒸发掉100克水,保持温度仍为20℃,会有多少克硫酸铜晶体析出?(20℃时无水CuSO4的溶解度为21克)晶体析出的计算题在初中化学有关溶质析出的计算中是难度较大的一种.此题的一般解法有两种.一种是考虑到晶体析出后的母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要符合溶解度关系,解,设析出x克晶体,则母液的质量为1000-100.X=(900-x)克,又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CllSO。·SHZO知,X克晶体中含有CllSO4的质量为外兴X克,原1000克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CllSO。为1000XM克,故母液中的溶…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演示[实验4—7]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实验证明,课堂演示硫酸铜晶体的析出不够理想,晶体较小。采用多步结晶法制得硫酸铜晶体,易于观察,现象明显,更有利物质结晶的教学和晶体概念的理解。制作方法如下: (1)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水,加热至100℃,同时加入75.4克蓝矾,搅拌,使之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2)静置,冷却,当烧杯中析出较多硫酸铜晶体后,从烧杯中小心取出一个相比较大的有一定几何外形的  相似文献   

12.
王永刚 《化学教与学》2012,(3):90+97-90,97
尝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微型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硫酸铜晶体设计了两个微型实验:重量法测定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比色法测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例1 20℃时,某饱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往该饱和溶液中加入4g无水硫酸铜固体,从理论上计算所析出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解析无水硫酸铜固体加入其饱和溶液中时,它要结合溶液中的水形成结晶水合物——CuSO_4·5H_2O(即硫酸铜晶体),饱和溶液由于"失水",其溶质又以晶体形式不断析出,从微观上讲,这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温度不变,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当析出的晶体中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初三《化学》第六章第一节“铁的性质”一节中,用[实验6-2]在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来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例1]向30℃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0g无水硫酸铜,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若将上述溶液250g蒸发掉50g水并降至1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CuSO4溶解度:30%:时25g,10℃时17.4g)  相似文献   

16.
花园雪景     
材料:苯甲酸、炉灰渣、沥青、蓝色硫酸铜晶体、红色重铬酸钾晶体,白色硫酸钾铝晶体,石腊、橡皮泥等。制作:用沥青作粘合剂,调合炉灰渣制做儿座山峰,山上用化学晶体粘结成各种颜色的矿石宝藏。用柏树枝制成长青松柏,用腊制成梅花,粘在山坡,山脚下用橡皮泥等制作花园、亭阁,小桥。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1907年第1期上刊登了“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封闭装置”.笔者认为这一实验是危险的,由于物体由固态或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会骤然膨胀(一般增大1000倍左右),如果容器是完全封闭的,则当其中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会冲破容器壁上最薄弱的部分而引起爆炸.现针对该文章中的实例分析如下:1.根据硫酸铜晶体受热分析过程:在一个大气压下(敞口容器)要得到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温度必须在258oC以上.而在封闭管中由于加热后压强大于一个大气压,分解为无水硫酸铜的温度必然高于258oC,因此封闭容器是不宜加热的.事实上…  相似文献   

18.
部编初中化学课本(1982年新版)第152页上曾写道:“从实验可以看到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后变成了白色粉末,同时,放出了水蒸汽。这是因为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后失掉了结晶水,生成无水硫酸铜的白色粉末。”这里没有讲明失水后的固体粉末是否仍是晶体,这往往会造成错觉,似乎粉末并非晶体。  相似文献   

19.
袁俭良 《高中生》2009,(16):22-23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50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C.在中和热的测定中,用温度计测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所需的玻璃仪器仅有烧杯、温度计和量筒  相似文献   

20.
由废铜生产硫酸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废铜生产硫酸铜山东冶金学校(肯定255007)安建国硫酸铜通常以水合物形式存在,其水合物为蓝色晶体,俗称胆机。在空气中微有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甲醇、甘油,微溶于乙醇,加热时失水,无水硫酸铜呈白色粉末。它广泛应用于染料媒染剂、颜料、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