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2.
如今地理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颇多,目的就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恰当地运用诗歌,让它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独到的妙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诗歌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有:假借诗歌设疑,丰富教学手段;利用诗歌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运用诗歌把抽象的内容化为形象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曾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而今把这两者统称为诗歌。诗歌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又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诗人特定的感受融为一体。诗歌有精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并有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是政治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引入诗歌的内容,一定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造乐学氛围,激发学生听课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陶冶文学修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谈诗歌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诗歌美育教学是以诗歌为审美对象开展审美教育,以审美为主要手段来感受诗歌的语言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要认识诗歌美育教学的作用,熟悉其教学内容,掌握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静 《成才之路》2012,(4):92-93
设想一些课堂教学环节来营造学诗、爱诗的气氛,创造情境,让学生走入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独特的魅力。这些诗歌鉴赏教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生动导入、创造情境、对比鉴赏等。把音乐、美术等引入课堂,化抽象为具象,激活课堂,激发兴趣。用诗歌中的真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诗歌鉴赏的过程变为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诗歌学习是—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幼儿能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幼儿的,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在诗歌教学中有了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8.
诗歌意境抽象、空灵,中学生要把握这个抽象的概念,确实不易,但诗歌教学中又不能回避"意境",因为只有正确把握诗歌意境,才能较准确地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为此,我本着"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设想,以中学生熟悉的诗歌为例子,从表层意境、深层意境、境外之境三个层面浅谈对诗歌意境理解。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具有高度艺术境界的文学作品,绘画是经过提炼的表现艺术,把两者融为一体,把高度的境界通过形象的艺术体现出来,将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相得益彰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教学中,适当选用形象生动的诗歌隽句作为绘画的题材,对于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激起他们的艺术情感,增加他们的艺术感受,往往能起到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屹立于文坛数千年,那么诗歌教学,就是一个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要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品味作品的语言,捕捉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诗歌这种有声艺术特有的美感;又要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思,感受意境和构思之巧妙。论文从诗言、诗境、诗意(情)几个方面来展开。古典诗歌精炼、精致的特质,决定了其形式的美,鉴赏教学从诵读语言这个载体开始,入境、悟情、会意,贯通全诗。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诗歌教学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要根据诗歌的情景交融、诗乐画一体等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打好阅读诗歌的基础。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其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感受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诗歌教学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要根据诗歌的情景交融、诗乐画一体等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打好阅读诗歌的基础。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其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感受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傅勇锋 《现代语文》2006,(5):103-103
在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把诗歌定位为欣赏阅读,而师生对于“欣赏”的理解,又似乎更倾向于“赏”,较典型的教法是听听读读,感受感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似乎在欢快的氛围中,诗歌的意境已经轻而易举地穿透,诗歌的韵律信手拈来,但这如同蜻蜒点水,嫌于浅尝辄止。另外的一种教法则是强调“析”,对诗歌进行不断地拆分,像普通章的教学一样,从字词、题材、结构、立意等方面进行剖析,甚至讲得如庖丁解牛一般细致入骨。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一旦课堂教学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的知识就随之而去。最终,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欣赏观,诗歌到底好在哪里、美在哪里,都很迷惘。  相似文献   

15.
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探索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路径,即:以"读"为导,在诗歌情调中感受韵律美;以"品"为法,在诗歌诗眼中感受情感美;以"思"为镜,在诗歌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整合的成败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为此,笔者把信息技术与诗歌教学的整合细化到了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过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诗歌本身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设置逻辑起点。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关于诗歌方面的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去敲打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所触及到的将是一方崭新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我为此专门制作了一个配合课文教学的诗歌专题网…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使儿童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以下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诗歌风格受诗人性格、生平经历、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诗歌是一种流动的音乐,需要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歌的内在美。诗歌诵读是多方位、多层面的,重视诗歌鉴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审美能力,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当诗歌鉴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之后,古典诗歌的教学,在不少教师眼里成了高考试题的复习和演练。诗歌鉴赏教学变得简单化和程式化,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体悟、联想、想象等精神心灵活动被消解,鉴赏活动停留在为应试而作的内容分类、术语套用的层面,呈现浅表化和平庸化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石。感受诗歌的意境,不仅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又触摸到诗人的心灵。本文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