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采用常规综合分析手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表征方式,对蠡湖综合整治前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年时间的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主要水质指标呈下降趋势,至目前为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已分别达到(GB3838—2002)Ⅲ类、Ⅳ类标准,且满足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佳木斯市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环境、水生态、水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佳木斯市丰富的水系资源出发,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内河水系水环境整治进行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随着佳木斯市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环境、水生态、水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佳木斯市丰富的水系资源出发,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内河水系水环境整治进行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风险空间差异的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文仕  姚尧  黄鑫  焦云腾 《资源科学》2018,40(10):2073-2084
近年来,中国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安排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先后顺序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已成为土地整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在“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整治潜力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对华池县15个乡镇的生态风险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①华池县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4个等级;②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划分为整治优先投入区、一般投入区、投入紧缩区、限制投入区,并从管控风险的角度提出各区域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和注意问题。研究表明: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评价生态风险更符合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实际,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土地整治优先序符合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际情况,在确定土地整治资金投入顺序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皮质酮(CORT)的含量,以探讨水环境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辆所分泌激素的影响,为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一次水环境应激下HPA轴迅速激活,CORT过度分泌,产生明显应激效果;长期水环境应激HPA轴可产生适应性变化,由CORT的降低体现。  相似文献   

6.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个阶段。该制度虽然对遏制环境质量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建立污染物排放量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科学分配以及最终实现水环境质量达标的核心问题。要在根本上实现环境水质达标.将依赖于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而保证该项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科学、准确地掌握区域、流域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并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金州新区开展了河流水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通过近几个月治理行动的开展,有效地整治我区河流滩地、岸坡周边的环境卫生,打击了非法采砂、洗砂等破坏河流水生态的行为,全区河流水环境得到改善,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8.
英格吐河河口——三汉口段位于西部城区内,是一条重要的城市内河,本次规划通过水利与生态、园林措施对该河道进行了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方面的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水利科普出发,分析了古代、近代六合城区的水环境,阐述了现今滁河、护城河整治的有关工作,提出了今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出路在于固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运用中国199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计量分析软件,分别逐步建立了农业种植业化肥施用密度(含施用总量)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绝对差距)、城乡收入比(相对差距)之间的三类曲线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水环境的"经济增长效应"、"农民收入效应"和"城乡结构效应"。相关的政策含义在于:国家和城市政府需要转变现行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反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与水环境的补偿机制、政策体系。从而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方式即发展经济学与制度层面检验了EKC假说,另一方面从经济增长、农村农民发展、城乡结构三个不同侧面加深理解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经济学涵义。  相似文献   

1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厚的"水情结",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来讲,河道成为一个城市最富有灵性的自然景观,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河道整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河道整治应从美化景观、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出发,进行综合整治,从而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现状并分析其症结及水环境污染原因,并对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环境容量紧缺度与区域功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环境容量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各地区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布及其紧缺度的基础上,揭示水环境容量紧缺度指数与区域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中国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和区域功能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环境容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的态势;②各省(市)水环境容量紧缺度差异明显,除天津、上海、宁夏等少数省市水环境容量高度紧缺外,其余省(市)均有水环境容量剩余;③区域社会、经济功能的众多因子与区域水环境容量紧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功能随其水环境容量增加而增强,但社会、经济功能增强的同时,随之增加的生活和工业耗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会降低区域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容量,增加其水环境容量紧缺度。  相似文献   

14.
近2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粗放利用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现象已很普遍。武汉市是一个滨江滨湖特大城市,又是全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试验城市。近几年武汉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从涉水法规制定到江河滩头整治以及湖泊体系的治理等,但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武汉市应该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水环境治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为其他城市做出有益的示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政策的实施,探索出较成熟水环境网络治理模式。以墨累——达令流域水环境治理实践为例,剖析了澳大利亚流域水环境网络治理中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及公众等利益主体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网络结构关系,探讨了流域水环境网络治理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协调机制等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滇池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单一的措施只能缓解一时的、局部的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应该是解决污染源问题。滇池污染源有周边城镇废弃物、流域农业面源、流域工业园区、底泥排放等污染。针对滇池的以上"病因",各级政府应关注"治本",整合资源重点实施城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业园区污染源治理、滇池底泥疏浚及资源化利用等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本文详细综述了2000年至2014年以来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具体包括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饮用水环境质量状况,希望为江苏省水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尔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40-140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水生态环境成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小城镇战略的需要。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本文通过阐述现状条件下藁城市水生态背景及分析现状条件下水环境问题。从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以此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的水环境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当前的水环境状况堪忧,需要对水环境进行强烈的关注,并对水环境的将来进行科学的预测,目前对水环境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污染的治理与未来趋势以及区域河流的水质预测,对全国整体的水环境现状关注较少,本文根据中国历年环境保护基本概况统计中的指标,选取2000~2006年的中国水环境基本状况为原始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未来的整体水环境状况进行预测,并针对拟合度对传统GM[1,1]模型和无偏GM[1,1]进行比较,最后运用精度更高的无偏GM[1,1]模型预测2007~2012年中国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更新随。如今应用在土地整治规划中较为广泛的就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时,需要首先进行测绘工作,给与设计项目最原始和基本的数据,在土地整治规划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内蒙古的地形地貌是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东有大兴安岭,南有阴山、贺南山。本文结合内蒙古的地形地貌,阐述了新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