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2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很重要的化合物,综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CO2知识常考常新。本文就中考试题中涉及“CO2”的应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析。一、“温室效应”中的CO2例1(200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试题下图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表明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十分重要,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请你提出能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两项措施。解析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善于从图文中捕捉信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温…  相似文献   

2.
CO_2是初中化学很重要的化合物,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CO2知识常考常新。本文就2002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有关CO2知识在生活、生产、环保和科技中应用的题目,帮同学们进行分析。一、温室效应例1 图1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表明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十分重要,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请你提出能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两项措施。(云南省昆明市)解析:从图文信息中可得出引起大气中CO2含量增高的因素,一是大量使用矿物…  相似文献   

3.
一、“温室效应”中的二氧化碳例1(昆明)左图①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表明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十分重要,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请你提出能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两项措施.解答:从图文信息中可知,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因素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故减少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或利用新能源是防止“温室效应”的一种有效措施;森林的减少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因素之一,因而禁止乱砍滥伐森林,大量植树造…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正常组分,是一种常见气体,它直接存在于动植物生命的摄取和排出中,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来真正认识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碳循环的主要载体自然界中各物质通过循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碳的循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标志性气体“温室效应”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说是谈之色变,其实“温室效应”自“古”就有,它是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失的而造成的。它使地球…  相似文献   

5.
白猫杯     
《中学科技》2009,(8):28-29
1.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因不断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默袭给显室效应杯- 甸伽COZ在大气中含量沪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反 应不属于自然界自发缓解“ A .CO。+HZO一 B.COZ十ZNaOH 由肠布洋礴 C.CO。+CaCO。斗一H:O D.6 nCOZ十51:HZO 谁黔(ceH10o‘;摊唬2, 分析:题干中强调的是自然界自发缓解“温 接存在NaOH.故本题选B. 应” 然界里不直 变式: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含有CO:,但不含啾 气却具有氧化性,试推测在还原性大气向氧化性大气转 分的游离氧来源于(), A.大量的火山喷发 的大 大部 B.强紫外线使水分解而释放出的0:和H: C.远古时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三。从整个初中教学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它的实验室制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地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讲精练】考点1.大气的保温作用【精讲】例1.读图,回答(1)~(3)题:(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和。【解题分析】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等气体成分,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着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得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并将吸收的大部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呼吸…  相似文献   

9.
“温室效应”是全球大气污染的三大问题之一,备受人们关注,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有涉及.随着综合考试的不断深入,“温室效应”已成为理科综合的热点,且常考常新.题目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约78%的N2,21%的O2,还含有少量的CO2、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和杂质.如果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地球正在变暖、冰川正在消退的消息时有所闻,海平面可能上升、某些岛屿和城市可能被淹没的预言令人忧虑。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元凶是二氧化碳(CO)。早在1896年,科2学家就发现,燃烧煤所产生的C O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2近百年来,随着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大气中C O的含量逐渐增加,它像薄2膜一样覆盖在地球的上空,使大气中的热量难以向宇宙空间扩散,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减少大气中CO的含量、2控制温室效应已是当务之急。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以将C O“埋葬”到地下。21995年,英国煤业公司提出,每年全世界燃烧煤约放出的50亿吨C…  相似文献   

11.
现行各种版本的初三化学教科书中 ,均没有设置“CO2 溶于水”的实验 ,教学中教师多通过介绍 (或展示 )“汽水中溶有大量的CO2 ”的事实 ,去引导学生推出“CO2 能溶于水”这一结论。为了使教学更加直观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CO2 溶于水”的实验。现介绍如下。1 实验装置 (如图  相似文献   

12.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 :正常雨水的pH约为 5 .6 (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 ) ,酸雨的pH小于 5 .6。我们认为“5 .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 ,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1 常温下 ,雨水中CO2 的浓度在 1atm(CO2 分压 ) ,10 0体积水内溶解的CO2 体积数为 :0℃ 10℃ 2 0℃ 2 5℃ 6 0℃1711198875 .736  设雨水温度为 2 0℃ ,则 1L水中溶解 0 .88LCO2 ,CO2 在水中基本上以分子形式存在 ,只有大约 1‰生成H2 CO3。又因为H2 CO3的电离度很小 ,所以可以粗略地认为CO2 在气液两相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问题设计] 大量排放CO2会加重温室效应,影响地球大气环境,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科学家也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自主学习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排放CO2,导致温室效应"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什么?②大气中CO2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③大气中CO2的增多也可能会带来哪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种子和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但按此实验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不论是实验装置还是实验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原装置如图1所示。a.原装置的不足。①种子呼吸后释放的CO2会从漏斗口溢散(尽管漏斗口塞放了棉花),因此集气瓶里的CO2浓度不会很高。②CO2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故不宜使用排水法促使CO2从导管里排出。③由于该装置收集的CO2存在溢漏,使…  相似文献   

16.
“水之形 ,避高而趋下” ,孙子从这一朴素的思想中总结出“兵之形 ,避实而击虚”的指导作战原则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 ,总会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时也要避实就虚 ,设法避开“实”点 .下面举例说明 .一、找准虚点 ,乘虚而入例 1 如图 1所示 ,已知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 70V和 30V ,R2 =R4.求AB间的电压 .图 1分析 :如能仔细观察 ,发现“四个电阻串联 ,且R2 =R4”这一“虚点” ,则可知图 2中两个电压表的连接与图 1等效 ,其结果便一望而知了 .解 :UAB=U1+U2=70V + 30V =1 0 0V .图 2  二、绕开实点 ,直奔目标例 2…  相似文献   

17.
赵雷 《科学教育》2004,10(6):35-37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大气体之一。本节教学内容以空气中CO2这一学生熟知的物质作为载体,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性质、碳的单质的基础上,进行同化和顺应,使CO2的性质成为本节知识学习的核心,通过“如果空气中没有这0.03%的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吗?”这一问题的创设,启迪学生思维,也便于教师运用学生在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知识,引导他们去进行丰富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应紧紧抓住碳元素的化合价(0、 2、 4)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形象地归结为“碳三角”(如图1所示).“碳三角”在解题中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样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3 0 0分 ,考试时间 1 50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1 2 0分 )本卷共 2 4小题 ,每题 6分 ,共 1 2 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 ,其后果将是 [   ]A.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B.导致海洋表层二氧化碳增加 ,与温室效应无关C.导致大气中臭氧增加 ,紫外线大量进入大气圈D.留出大量生活空间 ,致使浮游动物大量增加2 .如图所示 ,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20.
给地球降温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地球正在逐渐变暖,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