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学目标 :一、语文训练方面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 ,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感受大自然的美。2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3.学会本课 1 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理解“漫山遍野”、“险峻”、“矗立”等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5.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二、思想教育方面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方法、习惯方面1 .使学生自觉地按要求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 .继续引…  相似文献   

2.
一、对预习提示的质疑现行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预习中,学生初读课文时,按预习要求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疑问探究,这就促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果,还可以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怎样预习课文呢?我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阅读“提示”,大体了解初中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前边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或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或点明文章的...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者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往往在课前安排有预习提示、学习要点,文中有注释,文后则有介绍课文有关知识的“思考与练习”。另外,一些篇幅较长文章的“思考与练习”还有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这对学生预习课文时正确理解文章思路、尽快掌握文章主旨大有帮助,至于“思考与练习”中的语音标点、文字词汇、词法句法部分,完全可以留给学生预习时独立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学法指导 ,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掌握其方法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下面 ,我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进行课堂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 ,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每篇课文 ,在课后都设有“思考练习” ,从第七册开始在课文前设有“预习提示” ,教师只要让学生按“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要求去分析理解这些习题 ,就一定能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1 利用“预习提示”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要贯串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而阅读教学中的预习,是个重要环节。早在本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把预习规定为“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当今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前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实际是贯彻叶先生的“预习”思想的。 预习,从课文即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准备;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角度看,又是一种“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中学语文高中课本,每篇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讲读课文前称为“预习提示”,自读课文前称为“自读提示”。(初中课文只有“自读提示”——编者注)“提示”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实践表明,这一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根据“提示”到课文中寻找一一对应的注脚,不免机械。那么,原因在哪里?下面我想从“提示”的语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第七册开始,在每篇课文之前安排了一段简短的“预习提示”,这是加强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措施。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一、明确“预习提示”的含义和作用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预习提示”一般有三层意思:一是对课文有关方面作些介绍,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七册教材激发阅读兴趣的形式多样,并且注意把知识铺垫和激发兴趣结合起来。如《趵突泉》一课的预习提示:“山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把“预习”编入课文,目的是通过“预习”提示学生,使之学到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预习”提示为导向,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自读、自求、自得。预习前,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预习”所提示的知...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安排建议] 可安排在第一单元议论文中进行教学。现行课本高中第六册讲读课文“二、杂文二篇”改为课外自读课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按照“预习提示”预习。“预习提示”共四节,提示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题解,预习时要了解课文的背景;二是概括了议论的中心。预习时要领会邓小平同志“批判了”什么,“深刻地指出”了什么,“科学地论证”了什么;三是要联系“北京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领会学习本文的“重大指导意义”;四是注意本文的论证的  相似文献   

12.
王静 《甘肃教育》2011,(8):87-87
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合理选择导入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五彩池》时,学习课文前,让学生先想象一下:为什么叫五彩池?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有哪几种颜色?为什么五彩池里的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先想象,然后自读课文寻找答案,看看作者眼中的五彩池和自己想象中的五彩池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讲读教学程序中的第一关。即在讲读课前由老师提示预习提纲,学生按提纲预习,或指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提示”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可以达到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一)预习的作用与目的。 ①使学生学得生动。讲课前,由学生直接感受课文,并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独立解决生字、难词和疑难问题,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解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从没有课文提示到有课文提示,显示出我国教育观的变化——从“教学”到“学教”,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在课文前全都有提示,基本上分为二类:一是教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二是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从总体上看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但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仔细分析可看出有的有益于学生学习,有的不可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第一册语文教材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雁 《山东教育》2000,(13):26-28
【教学目标】一、语文训练方面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出现的生词,理解“漫山遍野、险峻、矗立”等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5.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二、思想教育方面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方法、习惯方面1.使学生自觉地按要求预习课文,逐步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继续引导学生自觉地…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提示”对一个单元的整体知识作了概括和归纳,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单元提示”,了解单元内容,把握单元知识的整体脉胳,理清单元知识框架,从而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理解学习单元课文,形成阅读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单元提示”呢? 一、读“单元提示”,预习单元知识 单元预习是单元教学中的第一环节,它为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性质和特点提供了材料,学生可以依据单元提示对整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前面多没有“预习”“阅读提示”。”预习“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上是告诉学生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后一部分一般是对学生学习课文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以往我在教学中处理”预习”的时候,都只是照本宣科,仅仅对学生做一般的提示,从来没有认真品味过其中每句话的意思。后来在分析教材时,我逐个剖析每一课的“预习”。对其中有些说法颇感疑惑,觉得这些语句需要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再斟酌。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繁与简的关系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结构臃肿,材料繁琐。每本教材开篇,都有一篇长达三四千字“编者说明”。它从课本修订要点、课文内容分析,到课时安排、教学要点以及课本结构等等,叙述得非常详尽。初中课本,除课文前面有“训练重点”、“预习提示”、“阅读提示”、“参读提示”一类说明外,在每一单元前面还有一个总的“单元提示”;高中语文课本也把“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写在课文前面。而“预习提示”的内容更是面面俱到,从时代背景、结构分析、中心思想,到文学常识、写作特点乃至预习和作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  相似文献   

20.
《丰碑》一课的末尾以“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 ,要紧紧抓住这一中心 ,逐步展开 ,把读贯穿阅读分析的始末 ,引导学生领悟教法 ,运用学法 ,紧扣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一、预习导评 ,感知课文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按先整体预习再部分预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预习。整体预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预习提示”及“思考·练习”的题目 ,提出疑难问题。部分预习即教师给予预习内容。如 :1分段 ,写段意 ;2说说“丰碑”的意思 ,理解“丰碑”在课文中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 ;3画出全文中心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