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成人教育作为对农民工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其对成人教育的现实诉求,并尝试提出了成人教育在培养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中的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成人教育作为对人们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的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入手,分析了其对成人教育的现实诉求,并尝试提出了成人教育在培养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中的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3.
王晓君 《职教论坛》2007,(3S):27-29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成人教育作为对人们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的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入手,分析了其对成人教育的现实诉求,并尝试提出了成人教育在培养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中的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4.
转化学习,作为继成人教育学、自我导向学习之后的成人学习新兴理论,已形成个人转化、组织转化、社会转化等流派,并且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视角等已大大扩展,在成人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民工群体,作为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催生的一群特殊社会人群,其在走进、适应以及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着心理、社会、文化适应不良等问题,其城市适应的过程中蕴含着转化学习的要义。激发农民工转化学习。促进其城市适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不良的认知偏差容易阻碍他们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认知偏差的显性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并基于成人教育视角提出调整农民工城市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即开展进城前的市情教育,降低期望偏差;培养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消除城乡地域隔阂;提高农民工的市民身份意识,实现身份角色转变;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合理进行职业定位;增设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生活方式认同;提供心理疏导援助,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40位"大学生农民工"生活处境及自我提升状况的调查材料为基础,运用保尔·朗格朗的成人教育理论,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审视了在其中起作用的各方力量.研究发现,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学生农民工"难以适应生活的挑战,尤其在闲暇时间,深受消极厌倦情绪困扰,表现出群体融入程度低、思想混乱等社会适应性障碍,这也成为了他们接受成人教育以实现自我提升,进而来应对这些挑战的出发点.但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自身也面临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方式僵化、过程监管不严等问题.尽管如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而言,成人教育依旧是他们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型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导力量,但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及后天的失调,在融入城市社会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成人教育作为社会服务性教育形式,其参与新型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可以有助于新型农民工更好地在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融入城市。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通过思想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交往教育来提升新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女性农民工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她们比男性农民工面临更大挑战。成人教育是促进弱势群体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促进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应着力发挥成人教育的再社会化作用,提高女性农民工综合素质,帮助女性农民工更好、更快地适应并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9.
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现实中人为的隔阂和制度性的障碍,他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伴随着城市社区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成人教育以其自身的多样性、实效性、灵活性、开放性等优势,更能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提升他们就业技能,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新移民"的主力军,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较弱,不能适应城市工作、生活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工作的特点,应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力争通过"多维度、双驱动"的职业教育架构,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进而全面促进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