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从二十年代起,他就在儿童心理学、幼儿、小学、师范教育、特殊儿童和社会教育等方面,有着大量精辟理论著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渊源是什么?过去教育界曾批判他的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翻版”.意思是说,他的教育思想完全出自西方杜威实用主义.其实,他的教育实践不仅吸收了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成分,还广泛地吸收了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有益乳汁,并在中国现实和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逐步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其独特的教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训育论等。当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训育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了鼓励孩子发现"自己世界"的"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所用的教材应以自然、社会为中心,以儿童生活为根据。户外观察活  相似文献   

4.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于1940年创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他的“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论”虽提出于40年代,但与我们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活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认识与了解“活教育”实施的基础与前提,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陈鹤琴把“活教育”实施的前提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与了解儿童,二是热爱与尊重儿童。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恩想体系,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本文主要探讨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从批判《武训传》开始,发展到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批判.这场不公正的错误批判,使我国教育界、幼教界二十多年来不敢问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鹤琴先生终于恢复名誉,他的教育思想重被人们重视.在加强和发展幼儿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探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幼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对搞好当前的幼教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陈鹤琴先生提倡的"活教育"的核心是"做中学、  相似文献   

8.
杨庆 《家教世界》2023,(36):36-37
<正>陈鹤琴先生是中国幼教之父、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20世纪40年代,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不断充实和发展,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不但儿童要在“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要不断地在“做”中求进步,而以“做”为中心的游戏化教学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于20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从事难民教育,对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具有积极影响。陈鹤琴对陶行知针对育才学校编制的“十字口诀”给予高度评价,对之尤其是其中的“八个顾问”进行了深刻的解释和阐述。陶行知逝世后,陈鹤琴出任育才学校顾问委员会主席为育才学校由重庆迁往上海四处奔走、积极募集基金。五十年代初,由于批判《武训传》引发了对于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粗暴践踏与猛烈批判,育才学校受到极大的压制,校长孙铭勋遭受批判、撤销职务等极不公正的对待,陈鹤琴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同情。育才学校的历程是中国革命的新教育发展历程,其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现代教育家开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珍视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现代教育财富,发扬光荣传统,完成新时代所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2008,(11):22-23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可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主要包括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及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柏拉图到夸美纽斯,再到斯宾塞,标志着西方快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三级跳”。斯宾塞基于功利主义幸福快乐论和自然主义教育心理学,在英国传统乐趣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体系完备、理论与实际结合、至今仍未超越的快乐教育思想,由此使我们领略到这位著名教育家的又一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人惯用的系统思维模式、赤子之心与儒道风骨、儿童教育、做人教育、环境教育等五方面简要地剖析了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认为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最终孕育了陈鹤琴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从而肯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改革者,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教育之路,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陈老的幼儿教育思想,本文着重介绍陈老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出版了《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论文集。这个文集全面地介绍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历史脉络,深刻地揭示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创新地展现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面貌。可以说,邓小平是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伟大导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教育智慧。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仅限于若干朝代、个别专题和少数人物,既不够系统,更不够深入;对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成因、发展演变规律、社会历史影响等也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刻把握。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系统梳理史料文献,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认真总结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践,充分发掘其思想史意义;广泛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历史成因及文化品性;辨证分析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本土特色和历史局限,正确审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洛克在他经验唯物论哲学和绅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健康及健康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教育漫画》一书中,对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途径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重新解读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健康教育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幼稚师范课程思想主要体现在课程研制的方法和课程体系的特点两大方面。在课程研制方面他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科学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规为参照;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聘请专家、集思广益。而他所建构的幼稚师范课程体系则体现出如下特点:课程目标的先进性与整体性;课程内容的广博性与专业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践性与研究性。整理和学习陈鹤琴先生的幼稚师范课程思想,对当今正处转型期的幼儿师范院校做好课程设计工作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其重要著作《爱弥儿》中提出了儿童教育思想:把儿童看做儿童、培养儿童求知的兴趣、尊重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儿童需要爱的感化。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当今的教育现实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古典教育在“一战”期受到人们的抨击,英国教育家利文斯通则认为,古典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理性和塑造国民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自由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并应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利文斯通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及其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