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备课是一种校本研修活动,是一种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研讨活动,是教师群体集体智慧与个性特色整合的结晶。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的个性"研读";核心是教师之间的同伴"研讨";以"动词"起步,以"名词"收官。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集体备课这一研讨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所认识和尝试,成为各地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看点"。然而,听了众姐妹园的集体备课研讨,又积极开展本园的集体备课研讨后,我们发现了集体备课研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集体备课模式被误读,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凸显竞争、忽视合作;注重课前,忽视反思,碰撞、交流略显稚嫩……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促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成了"走过场",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围绕课进行的准备和研究。它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为老师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研讨情境,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的一种体现。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是指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以研讨教材、教学为载体,采取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校  相似文献   

4.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的—个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主要通过集思广益来扬长避短,它集成员智慧于—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在备课过程中促使大家共同提高。备课组的活动坚持定时集体研讨与平时组员之间随机交流相结合的原则。其形式有:  相似文献   

5.
集体备课是基层学校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时下,集体备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简单划一等问题。认识偏颇、管理粗糙、方法失当是其主要原因。本期围绕集体备课这一话题,针对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从一线实践经验出发,力图从认识层面对集体备课本质和功能进行探讨,从技术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供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集体备课的意义、目的、任务、制度、评价、应端正的几点认识等六方面论述怎样开展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7.
语文集体备课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从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准确、教学策略能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些方面入手进行集中研讨;要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集体备课为形式,以对话为工具,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和健康的"集体备课文化"。  相似文献   

8.
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是英语教师合作研讨,优化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以仙桃市小学英语集体备课实践活动为个案,从团队组建、备课要求、活动过程三方面,探讨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  相似文献   

9.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培养和发扬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合作研讨的良好氛围,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等低效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15):7-8
集体备课要把握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备示范课要突出一个"准"字,形成一些共同认可的"规定动作"和"量化指标";备展示课要体现一个"新"字,展示有"亮点",有"看点",能"出彩";备研讨课要抓住一个"研"字,在深度上发力,广度上出击;备选拔课要彰显一个"磨"字,群策群力,"磨"出汗水,"磨"出质量,"磨"出精彩。集体备课话题要能够以小见大、充满活力与张力、活泼生动有情趣、可控制能解决。在实践中通过总结与反思,把适于集体备课活动的形式大致概括为四种,即问题驱动式、专题模块式、同课异构式、网络交互式。  相似文献   

11.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备课因为种种原因,也存在不少的弊端,因此,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扬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见研讨模式,其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体备课可以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避免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有效的集体备课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教师在分析研讨和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同伴互助,达到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分看重形式,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制约了集体备课的效果。我们认为,要想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应该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研讨差异、重视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合作探究,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校本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合作精神,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加强被本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及做法!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备课形式是"一个中心发言人+全组教师讨论",而这次备课,我们采用了集体研讨的形式,"每个人都是中心发言人+共同探究"。这样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备课前认真准备,备课中积极探究,尤其是选题过程,一人提出问题,全组共同商议,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大家都可以以放松的心情点亮智慧的火花,共享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师对文本分析的展现,是教师智慧的浓缩,备课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凸显个人钻研作用的集体备课流程才能收到实效:这种活动形式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见地和心得,既汲取了集体的智慧,又发挥了教师个体的独特性,优化了教学效果。学校要运用“专题研究、集体研讨、形成共案、科学使用”的备课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理念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更先进、更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而协同备课是当前中小学校推行的新的集体备课形式,其基本环节为: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个体复备——个体施教——教后反思.在这一模式基础上,研究者们又探索出比如,主题说课式、同课异构式、先教后研式等众多的集体备课新模式.如何最大化地提高协同备课的有效性,是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是抛开"加班加点"后各校谋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渠道。各学校都想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集众人智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基本形成了"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试教)、"四步骤"(自主精备——交流研讨——课堂展示——复备改进)的备课模式。但现实之下,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