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晖 《考试周刊》2009,(20):192-193
本文作者结合教育实践,就如何从生活走向物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走向物理”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实施中要体现这一理念就必须科学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对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广泛联系、恰当使用,纠正错误、深化认识,一例多用、多维透视,合理筛选、满足教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杨运鑫 《高教论坛》2007,(3):15-17,76
大学制序的发展使得大学中大学人的各种活动和交往变得越来越平和、合理,能够有效地解决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大学精神和良好大学风尚的形成。从大学制序演进的一般走向来看,未来的大学制序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变化:从强制性走向协商性;从权力导向走向权利导向;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垂直走向平面、立体、多中心;从刻意理性设计走向自生自发与理性建构相融合;从内卷内耗走向演进扩展;从突变走向渐进;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经典博奕论走向演进博奕论;从守旧走向创新;从本国走向跨国;从纵向控制平衡走向横向动态制衡。  相似文献   

4.
韩军 《中学语文教学》2000,(1):64-64,f003
从《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10)的书名就可知,这是一本讲建设的书。本书始终以“建设”为核心,在当今语文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便显得弥足珍贵。书名是于漪老师给取的,这个书名确实紧紧扣住了书的内容。作者说,这部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18年的实践“做”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作者在第一线扎扎实实从事语文教育实践的结晶,是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实践活动的广泛应用,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帮助。深挖教材活动资源、增加实践训练作业、拓宽生活活动设计域度、传授实践活动方法,教师从更多角度展开教学创新探索,能够使语文课堂形成丰富的学习成长点。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生本的理念,要让学生感觉到完成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可从集中统一走向个性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静态走向动态、由重复训练式走向自我建构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界出现的“精神散”,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不管是作家队伍的成因,还是它本身的成因以及趋势走向都会必然对中国散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多元格局,意味着中国思想界在现代环境下精神的独立品格成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理解上的成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散成熟期的到来已不再是遥遥无期的守望。  相似文献   

9.
欣赏学生习作,是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它将有助于改变传统作文教学过于注重甄别和否定,目标过高,要求过死,缺乏亲切感、成就感,学生怕、教师烦的状况。使作文走向本真、走向生动、走向愉快。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教育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教材“活”起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一、走进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激荡时代气息;二、走近学生,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三、走向开放,多方位多角度,激活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随处可见.事实上,仅靠课本上有限的文章和习作训练,是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只有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书海、走向网络、走向生活,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实现“大语文”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今天,校本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越来越多的学校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从而推动着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有一些学校陷入误区,本文对此做一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农村初中作文应走出"假,大,空"的尴尬境地,应在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大气、更为本真的视域下,走出模仿,走向思维;走出模仿,走向过程;走出枯燥,走向趣味,以此引领学生表真情,说真话,写真文。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随着经济、文化体制的转型和读者期待视野的日趋广远,散文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走向多元,走向世俗、走向自我,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使世纪末文坛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散文热”。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要提高实效,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从“乌托邦”走向现实世界,走向人的生存世界,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必将发生变革,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也不是简单机械的,不会再是“教师根据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的传统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堂。当老师不再谨小慎微、惟恐出错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课堂。课堂越开放,学生越自由。然而,如何建构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呢?《从现在开始》这节课便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不争之实。作为操纵这根指挥棒的命题专家,只有高度重视这一极其敏感的导向作用,才能用好中考既选拔可造之才又指引中国教育走向最佳之道的双重功用。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题目让学生比较容易入题,而随着答题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给校长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平时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校长起着关键作用。校长在新课程实施中,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谋划学校的发展与生存,运筹人才的培养,创办出社会认可的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值得学生终身怀念的学校。校长管理理念将出现新变化,将从强制式走向人式,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相似文献   

20.
有幸参与了区小学语文复习专题研讨活动,执教的我是‘医生’修改语病一课经历了三次研磨。复习课该走向何处?如何让师生在复习中得以解放?如何在复习课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种种盲点与疑惑点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梳理修正中逐渐明了,课也从虚泛走向实效。一磨:复习目标走向和谐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