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口述史的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武术散打当今发展现状、武术散打的社会地位以及武术散打口述史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武术散打口述史研究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提出发展武术散打口述史的发展策略。发展策略:①强调武术散打口述史工作者的多元化;②扩展武术散打口述史研究范围;③更熟悉的掌握访谈技巧;④加强已有口述史料的运用,促进散打口述研究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续武林屁话     
阿句 《精武》2009,(10):53-55
人在别人的武术神话中习武,却不一定在自己的武术神话中教别人习武,这样看来武术神话与武术既有关系也无关系,可无知的人们却偏偏愿意追寻无聊的武术神话。  相似文献   

3.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学方法,以"中国武术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近百年中国武术史学术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近百年来中国武术史研究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回顾:民国时期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发轫、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九十年代武术史通史研究的勃兴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史通史、断代史及专题史的全面发展。其次分析了当今中国武术史研究面临诸如人才断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缺乏史料整理、有些武术史重大问题或影响大的拳种史研究没有获得学界公认的成果、武术史学术研究欠规范及人才培养不足、武术史研究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最后对中国武术史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武术史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与深化、武术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融合、武术史相关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武术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有关武术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对武术档案的深入研究是武术史研究的一个的新领域,对武术史研究在现阶段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突破目前武术史研究的范围,提高武术史研究的水准。进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术家是武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武术历史记忆的承载人。对当前武术家进行口述史研究,可形成民国至新中国以来以人(武术家)为本的历史记录,补充以往武术史写法以事件为主的不足;可建立武术家习武、从武的个人历史资料库,弥补以往武术史文献中关于武术家生活史、思想史等记录的不足;可记录武术家群体关于北京亚运会武术比赛等重要事件的历史记忆。范式研究由国际化正逐步本土化、中国化、学科化,并已进入口述史研究领域。基于范式理论、口述史方法、武术史现状,建构以武术家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范式,旨在推进中国武术的口述史研究,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武术史研究是针对于武术这一文化现象发展历程的研究,在这其中,既有宏观的对于广义的武术发展的研究,也有微观的对于某个拳种甚至于某个招法的研究.当代武术史研究大多是对微观现象展开的研究,对武术的细枝末节进行相对细致的考察,但对整个武术的宏观发展历程却反而关注不够,使武术史的研究与当代武术的发展不相对应,这使当代武术史研究很难为武术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应该说,这是当代武术史研究的很大缺憾.  相似文献   

7.
黄婷 《拳击与格斗》2020,(2):138-138
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各学科中的发展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趋势,口述史运用在体育的研究是一大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口述史在武术方面的意义.近几年,社会各界逐渐关注体育口述史的研究,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口述史方法研究武术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了武术史料研究范式;(2)增强武术史料的可靠性;(3)学术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解读中国武术在其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话现象”。研究表明:武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神秘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在军事上和民间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传奇色彩,不断演绎着虚幻的神话传说;当现代传媒借着武术神秘性的噱头日益浮夸,当代武术在“神话”的喧嚣中与武术的“本义”渐行渐远,武术未来的走向留给我们一个现代和传统碰撞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9.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素材和基础"没有史料"历史的研究便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进行"武术史研究也概莫能外#所以"史料的丰富程度与武术史研究的进展是息息相关的#应该说"武术史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由于其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所以其史料散布于史籍和古人留下的诸多著作和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字当中#但丰富的另一面"却是武术史研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由于宋以后中国武术的社会底层化"使武术在宋以后资料尽管十分丰富"但同时也十分斑杂"这就直接导致了武术史研究中史料选择的难度"给武术史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唐以前的武术史更因其年代久远"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多角度对《中国武术史专论》一书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了此书的创新性和对武术史研究的贡献,认为此书是一本开拓了武术史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文物分析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影响青藏武术文化形成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①青藏武术在神话、英雄、宗教和工业化阶段各有自身的阶段特色和记载转述方式;②战争是青藏武术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同时宗教思想亦是影响武术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③青藏武术文化区域内发展有较大差别,青藏东北部武术文化较为多样,中、南部则发展迟缓.④工业时期青藏武术文化的形成主要受政府青藏的支援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武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目前岭南武术产业发展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武术产业市场混乱、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尚未完全形成、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促进岭南武术产业发展对策:首先完善、规范岭南武术产业市场的法规;其次...  相似文献   

13.
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现象 ,本文通过对武术史的研究 ,力求揭示武术拳术流派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因素 ,把握和理解武术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武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在武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武术产业市场发育不健全,武术产业规模尚未形成,管理经营体制和各项法规体系不完善。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武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武术史的研究,对深入认识传统武学的价值有重要意义.中华武术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口传史,原始性与多元性交错并存.本文就武术史料来源的现状及武术期刊承载的任务、运作的方式,阐述了武术期刊如何进行武术史料的搜集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被冠以中华文化全息缩影的武术也同样会受其影响。文章通过对动物图腾、自然物图腾、神话人物图腾这三个方面如何影响武术文化生产进行初探,认为:动物图腾生产了武术的技术、拳种、门户、理论,自然物图腾生产了武术套路的雏形,对神话人物图腾生产了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和具体化的武德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峨眉武术史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特别是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探索的领域与提出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取得了一定可喜成果。然而,也应该看到,由于整体武术史研究的薄弱及其他种种原因,目前峨眉武术史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为此,文章就目前论著中比较突出的若干史实问题、资料注释规范及基本史料的类别等不揣陋识,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我国都没有出现一部中国武术史。但国外研究武术史却迈出了一步,而且重视有加。中华武术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需要武术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中华武术是我国学者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习云太教授撰写的《中华武术史》一书,就是在这一呼声中完成的。习教授是一位武术工作者,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收集有关武术的史料,十分可惜的是那些宝贵的资料在“文革”中被抄缴尽毁。但习教授凭着对中华武术的一种热爱与追求,文革结束后,在成都体院有关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重新鼓起勇气,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1.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武术产生以来,武术功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包括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的技术体系。2.武术功法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从分类看,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于志钧 《武当》2001,(5):36-37
《中国武术史》提出一个“武术体系”。这个“体系”是《武术史》一书的基础框架。首先,我们看看《武术史》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