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希腊并不是一个国家,它由一群被称为城邦的奴隶制小国组成。而这些城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之后,希腊半岛进入了荷马时代——阶级分化明显,但还没有形成国家。公元前8世纪开始,奴隶制的城邦陆续出现。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斯巴达和雅典。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431--404年,古代希腊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旷古的大战--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使希腊的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城邦制度出现危机,希腊世界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进入了经久不息的动荡时期,再也无法恢复奴隶制城邦上升时期的局面。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代希腊城邦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古代希腊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是  相似文献   

3.
古代雅典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希腊史研究中,我国学者往往注重于城邦史的研究,只是在探讨城邦形成或城邦经济时,才偶尔提及城市,而对希腊城市的起源、结构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古希腊城邦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城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经历了同一个历史过程,不过,前者是希腊奴隶制国家的特殊形态,它“首先是一定的集体,是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人们的共同体”,①亚里斯多德称这种共同体为“政治社团”(城市社团),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民集体”。我们把一个以  相似文献   

4.
雅典城邦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和私有的辩证统一体,它是城邦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城邦的存亡;它促进了古典时代奴隶制的发展。雅典城邦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等农业问题,土地制度成为雅典城邦的一块基石,农业性是希腊古典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中,只有雅典才能代表当时的希腊文明。(一)斯巴达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希腊是个例外;(二)斯巴达的希洛特制度,是希腊文明引为特色的古典奴隶制的另类,雅典则是古典奴隶制的典范;(三)莱库古立法通过对原始共产主义制度的人为复原,使斯巴达成为希腊历史的“活化石”;雅典作为希腊世界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之都,却成为希腊文明的缩影;(四)斯巴达所体现的“城邦原则”其实只见于原始农民公社的阶段,真正的城邦原则是由雅典体现的。  相似文献   

6.
斯巴达是古代希腊与雅典齐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在政治、经济、化、军事诸方面各树一帜,成为古代希腊两种主要城邦类型的典型代表。雅典工商业发达,化教育繁荣昌盛,实行进步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斯巴达则以农立国,化相对落后,实行保守的贵族寡头政治。  相似文献   

7.
自“黑暗时代”末期(约前800年)城邦始现之日起,整个希腊一直处于城邦分立之中,到马其顿人侵入(前338年)才告一段落。城邦,这个相互独立、自给自足的政治实体,作为希腊主义的象征。城邦制自给自足的根本精神激发了希腊文明取之不尽的创造性,而希腊史的悲剧恰恰也是由于城邦长期分立酿成的。整个希腊史是一部典型的多中心史。那么,希腊城邦制长期存在,换言之,希腊城邦长期分立的原因何在呢?本文拟就这个主题作一初浅的探讨。形成——  相似文献   

8.
城邦特征是指城邦的内在特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国家形态的根本所在。古代希腊城邦众多,对其特征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虽有相当难度,但还是很有必要。小邦寡民是早期希腊城邦的客观事实,习惯上只把它当作是城邦的外部特征,实际上,它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对城邦的发展起着规定性的作用。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之核心。组织起来的公民集体追求整体发展,组成了利益一致的有机整体,对希腊文明影响深刻。城邦同时也是自给自足的整体,它既能保障城邦或全体公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又能保障作为人类的公民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小邦寡民、公民整体主义与邦内自给自足共同构成了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希腊城邦的形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说明两个问题:一、希腊城邦形成的过程和分布的范围,二、希腊城邦制的特点。公元前十二世纪多利安人的入侵,曾经引起希腊各部族的一次广泛的移徙。这次移徙历时约一个半世纪,移徙的范围遍及小亚细亚的沿岸和附近的大小诸岛。自从经过这一次移徙,希腊世界就不限于它的本土,而且还包括爱琴海的对岸和两岸之间星罗棋布的岛屿。希腊人最初建立的城邦,就遍布在这一范围内的陆上和岛上。关于希腊人城邦形成的历史,我们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希腊的城邦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600年正值古代希腊城邦初建和形成的时期。因这个时期保留有古代文明的一些遗风,故又称“古风时代”。如果说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那么城邦.则可以说是希腊文明的诞生地。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希腊.主要建立在氏族部落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开始让位于更大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被后人称之为“城市国家”或“城邦”。  相似文献   

11.
斯巴达·斯巴达克·斯巴达克团⊙邱行洲这三个名词似是相近,而其涵盖的内容却相差甚远,各有一段较特别的历史渊源。斯巴达众所周知为国名,它是古代希腊数以百计的城邦中最大的一个。以斯巴达为中心,加上周围的乡镇,形成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它的位置在希腊半岛南部的伯...  相似文献   

12.
希腊罗马时代的裸体雕塑,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最近两年,它颇引起人们的注意。维纳斯女神的塑像,成了青年们喜爱的装饰品。为什么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家要雕塑裸体人物呢?原来公元前四、五世纪,希腊有许多奴隶制国家——城邦,如斯巴达、雅典等。由于奴隶创造了财富,使得奴隶主和自由民能有可能从事商业和科学艺术活动。希腊的可耕土地很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出现动荡和危机的时代。为了对当时的政体给予补救和改进,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政体的研究更加着眼于现实。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是复杂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在不同的政体类型之间存在着混合形态和模糊地带。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不是类的对立,而是单一序列上的级数差异而已。不同的政体类型呈现出的是一种复杂的近似值。正是这种非实质的差异,为政体的演变和保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认为,战争在希腊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些学者甚至把战争当作希腊文化的精髓。但对史料的深入分析表明,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虽然由私人发动的袭击并不少见,但国家间的正式战争在希腊世界并不多见,大多数城邦能享受较长时间的和平。古风时期希腊军队的主力是由农民组成的重装步兵。以他们为主角的战争给人一种仪式化的感觉,出征前要向对方宣战,通常以在战场上的正面较量决定胜负,而极少使用伏击等战术,对战败者从不穷追猛打,极少将战俘卖为奴隶。希腊战争的这种特点首先是由城邦制度决定的,其次和它的军队成分相联系,最后和希腊人总体的文化水平、宗教信仰有关。总之,与古代世界的其他文明相较,希腊人并不好战,希腊文化的本质也不是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答: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当时,希腊许多生产部门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农业中使用奴隶较早,如在斯巴达.其他城邦在农业中使用的奴隶以贵族大地产中较多;在雅典等小农经济比较巩固的城邦,一般小农皆为自耕农,有的使用一两个奴隶.使用奴隶劳动最为普遍的还是手工业.在工商业发达的城邦里,手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如金属冶炼、武器制造、皮革生产、陶器生产、乐器制造、药品制造等等,都有使用奴隶劳动的手工业作坊;小型的一般有奴隶五、六人至十人,大型的在二、  相似文献   

16.
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四六○至三七○年)是古代希腊最卓越的唯物主义者之一。他所处的时代,是希腊奴隶制达到空前发展的时期。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希波战争后,希腊一些城邦的民主制得到空前发展,财政、商业、手工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文化科学也开始进入极盛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社会的特点是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这时,奴隶劳动在许多生产部门已普遍应用。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极端残酷的剥削。奴隶曾多次进行起义。奴隶主贵族和奴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将“各别主义”界定为希腊人的各城邦、各部落彼此独立,各自为政和相互竞争的状态;将“泛希腊主义”界定为认为所有希腊人——无论来自哪个城邦或部落——彼此之间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和共同利益的观念、言论及与之相关的行动。各别主义和泛希腊主义分别构成古代希腊民族认同机制中的亚群体性和群体性内在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张力。这种张力遍及城邦利益、民族概念、血缘观念、语言及方言、宗教、生活方式和“希腊人—蛮族人两极对立”观念等诸多领域,贯穿于城邦、部落和民族等各种规模的共同体层次当中。希腊人在这种张力之中确认着自己的共同身份,划定着与外族人的界限,建构着自己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民主制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贵族与城邦公民对内维护统治、对外殖民掠夺的霸权主义民主.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和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寡头制,尤如“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基于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及同一文化传统——土著农耕文化与印欧游牧文化融合而成的古希腊文化传统——而形成的两种政治体制.归根结底,则都是希腊人顺应自家文化传统以应对种种压力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邦是希腊人的生活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希腊人依托城邦体制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且极富人性意味的文明。城邦的本质特征滋养着人文精神,城邦对公民的教化培育了公民的公共意识,城邦赋予了希腊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城邦制度是希腊人文精神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物质生活上的自足是古代希腊城邦形成的基础,也是各城邦公民在政治上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基础。如果没有城邦的独立自由,就没有公民的独立自由,这就使古希腊城邦的公民都具有维护城邦国家独立完整的强烈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因而,崇奉独立、自由与爱国主义成为古代希腊政治文化的突出特征。希波战争后,在波斯帝国的影响下,雅典将自己与提洛同盟诸盟邦之间平等的关系变为奴役关系,而成为"雅典帝国"。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独立、自由和爱国精神激励下,以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其他城邦,对雅典的奴役进行了抵制和反抗,从而使"雅典帝国"迅速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