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走俄国人的路”的错误言论主要有两类,一是鼓吹“走西方人的路”,二是把“走俄国人的路”同“走自己的路”对立起来.在要不要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走俄国人的路”;在如何进行革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社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会与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联合召开的“十月革命与世纪之交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最近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77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强调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意义。有学者认为:今年是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自1917年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走过了由高潮到低谷的艰难曲折历程。尽管苏联已解体好几年了,但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针对国际和国内都有人否定1917年十月革命,认为俄国当时落后,只应走孟什维克立宪主义道路的看法,学者们认为,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当时俄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只能走以工农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3.
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时间记忆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学生认为历史基础知识里时间是最难记忆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年代呢? 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记忆。 1.注意逻辑,防止颠倒。例如: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道路及其历史地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十月革命从发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不过,历史上的争论从来也没有像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今天所进行的争论那样尖锐、激烈,那样举世瞩目。面对“原罪论”和“失败论”的冲击,如何评价十月革命,成为我们面临的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只有深入探讨十月革命问题,正确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及其历史地位,才能正确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保证社会主义中国充满希望地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大历史课题。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认知,邓小平运用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论,特别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认知精髓,科学运用历史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和实证调查法等,探索出一个“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模式,为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比出真知     
朱金同学问:“朱老师,请你谈谈《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一文对比论证的作用好吗?”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通过正反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应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本文的对比论证更有其特色,现略加分析之。一、大的“纵比”。本文主要通过事实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在列举事实时,作者把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分成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人学西方;后一阶段是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前后两个阶段就形成了“纵比”。  相似文献   

8.
一位西方史学家感叹地认为,苏联史学家在本国历史研究中,“最不走运”的是关于二月革命这个领域。在苏联,关于二月革命的论述,“没有一个象样的总结性专题著作”。①苏联史学家对临时政府的研究,更流于简单化和教条化,往往以“反动”二字以蔽之。这种简单的斥责代替不了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和科学分析。尽管俄国临时政府只存在了短短的八个月,尽管临时政府在八个月中很少有什么大的作为,可是它终究代表了俄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是: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什么?这种性质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临时政府实行的各项政策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临时政府在俄国历史的转折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纯属一孔之见,看法亦极不成熟,切望史学界同行赐教。  相似文献   

9.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黑暗时代,大变革的时代。血气方刚的李大钊借着北斗星光,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大道,他是中国革命的引路人。辛亥革命后,引领反袁反督斗争,继续反帝反封建。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李大钊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先进的,指引走继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引领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高瞻远瞩,引领中国人民走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之路,勇往直前,站在革命的最前列,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了新中国,引领建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实际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建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更是信心百倍地引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他指出了革命的对象与斗争方向,不屈不挠、疾志不渝地宣传与组织人民大众为建立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三代领导人坚持依靠自己的实践,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邓小平使历史课题得到初步解决;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源头之活水。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互动的进程。“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俄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世界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党的理论、特别是执政党的理论的伟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自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脉的最新成果。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从低潮中奋起、振兴的征途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充分地显示出来,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理论变成了现实。192 1年 7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此以后 ,中国共产党人就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将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为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指出30年历史经验的基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原则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与实践发展、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体现在了诸多方面,从大历史出发牢固坚守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基础上坚持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深刻诠释与典型示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典型示范,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深远变革。守正创新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鲜明品格,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根深叶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伟人,他们分别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二人都曾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孙中山晚年提出“以俄为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张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走俄国人的路。可见,俄国对两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借鉴、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引言中提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近年来,许多学者撰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何时在中国传播、怎样传播都做了精辟的阐述,唯独对于十月革命的消息怎样传到中国的,教材和教参均未提及。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若夫王朝。3月15日,俄国成立以李沃夫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月30日,中国驻俄公使刘镜人奉北洋政府之命在俄首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会见了俄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米留可夫,宣布承认临时政府。…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曾经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五四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随着现代工人阶级的成长."走俄国人的路"、走"根本改造"的路、走社会主义的路.终于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而与此相应的是.自由主义不断式微,最终在中国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观念在中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三种社会主义观念: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超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六周年刘宗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固然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她同时又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