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暂不考究这句话到底是“国粹”还是“舶来品” ,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 ,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 ?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再实际一点 ,我们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英雄雨来》、《少年闰土》 ,没有谁会说有四十个学生就有四十个鲁迅、四十个雨来、四十个闰土。原因很简单 ,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 ,是共性的东西。事实上 ,语文学习中的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所谓个性化 ,是…  相似文献   

2.
“有一百个读者,便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写作《哈姆雷特》时,将自己建构的一个主观世界用语言符号凝固下来。这凝固的文本是开放的,它从诞生之日便等待读者去阅读,在被阅读中实现重生——再度变成生动的精神形态而进入读者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读过一则笑话:一妇人在清理垃圾,想扔掉一本书,对丈夫说:“那是本嗜血的夸张之极的情节剧,充满了谋杀和自尽。一个人的父亲被他叔叔杀死了,他自以为是个私家侦探,便开始在夜间偷听,又杀了他女朋友的父亲和兄弟,然后是他叔叔,最后他自杀了。“”典型的现代垃圾!”丈夫愤愤然。妇人将书扔进垃圾堆,封面上赫然写着《哈姆雷特》。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否让你大跌眼镜?新课程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莫把教科书当《圣经》。笔者以为,“创造性”的前提是文本解读要恰如其分,如果误读了文本“,创造性”有百害…  相似文献   

4.
<正> 一句为评论界所熟知的话:“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长期以来对此所作的解释往往是狭窄的和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哈姆雷特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它所概括生活的深刻性、丰富性的特质决定了他的内涵的丰蕴和多义。而当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文艺评论领域时,有人继之认为哈姆雷特作为典型其自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观众或读者审美认识上的歧义。不错,从存在——意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作为审美客体——哈姆雷特,对审美主体——欣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俗话:“一千条有水的河就能照出一千个不同的月亮”,西方也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句话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度,其主旨却都是相同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6.
一、导言 文学鉴赏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基础上的再创造,读者会“各以其情而自得”。不同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作品的理解感受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会由此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比如鲁迅先生曾就《红楼梦》有如下评述:“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此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他的阅读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李镇西老师则强调:“读书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其中“读出自己”强调的是,在走进作者作品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到独特体验。生活中读书的常理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正>"说",《说文解字》曰:"释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才会有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因说话之人立场不同、视角不一,对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同一本书,才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观点、说法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茶馆的老朋友──江苏省金湖县的几位语文教师带着他们的《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来了。范进,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老“明星”了,也许在一些老师看来,对他的解读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就阅读理解的多元化而言。注意,这里的“多元化”,我理解不仅仅是不同读者的理解,也包括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内的不同理解。作为读者,今天的李镇西可能和昨天的李镇西就不一样。而且面对同一篇课文,一千个教师也有一千种教法──这是就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创造性理解和教学个性而言。于是,同样是面对“范进”,善于创新的教师便有了常读常新而又独一无二的解读和教学,在这过程中,被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便有了充满智慧的独到理解。———这也许正是语文新课程所要追求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阅读心理的角度看,学生对每一篇课文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其中或多或少地渗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体验(尽管这种经验和体验是十分稚嫩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环节中这种见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惯用语,加上对“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片面理解,于是乎,教师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独特”体验,不置可否、不敢“妄言”,进而“不明事理”、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2.
田林全 《辅导员》2010,(18):6-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同一教学文本,不同的教者就有不同的教学理解和设计,所以我赞同朱慧琴老师“同课不同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林冲是《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引导学生解读出的林冲形象也各有千秋。同课异构,从对人物个性的不同把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教者不同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同一个问题,由于师生考虑的角度不同,课前教师再周密缜细的教学设计在课上演绎时总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导致教学遇阻。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面对各种冲突该如何巧妙调适从而使课堂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5.
扁鹊之误     
王淦生 《宁夏教育》2003,(10):55-55
西谚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古人亦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论,可人们在读罢《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之后,似乎早已统一好了口径,差不多众口一词地对蔡桓公的“讳疾忌医”进行批评,以致这位“赔  相似文献   

16.
贾薇 《青海教育》2002,(7):51-52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即使面对同一对象,不同个体的体验也是千差万别.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作文教学追求的境界?有一千个作者,也应当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培养其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即使面对同一对象,不同个体的体验也是千差万别.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作文教学追求的境界?有一千个作者,也应当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培养其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小学教学参考》2009,(12):109-109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感悟是不同的,为了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心中的“哈姆雷特”,在音乐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来诠释他们心目中的音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形容文学欣赏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确很精当.文学艺术不分家,作为艺术门类的美术学科同样如此.学科特性决定了美术教育不可能像数理化那样有明晰的教学规定.美术教育首先是美的教育,即《美术教学大纲》中所阐述的“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辅德只是美术教育的一小部分.《大纲》中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若想达成这一目的,美术欣赏课是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2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探究阅读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阅历、知识积累、心理感受各不相同,对同一篇作品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解和看法,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因而,每篇课文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可以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的。那么,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