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宽容无错,但学生出现错误时不批评一定有错;批评无错,但批评时粗暴和缺乏真诚一定有错。”我们只有读懂了这句话,才能说真正懂得了批评的艺术。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有错就要批评,可是面对还不会说话,却调皮得要命的小家伙,该如何批评呢?  相似文献   

3.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何况是单纯幼稚的小学生。由于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往往做出意想不到的恶作剧,引发各种事故。作为教师,常常拿起批评这个教育武库中最常用的武器。很多教师常常认为批评了学生以后,任务已经完成,便将其束之高阁了。事实上,批评这种事并不是一种工作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朱倩 《班主任》2013,(12):14-16
学生免不了犯错误,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学生认清错误,改正错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该批评时决不能姑息迁就。但批评学生时一定别忘了教育目的,莫让批评变了味,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王伟情绪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的班主任却忽略了这一点。批评学生时板着面孔,随意斥责或处罚。学生虽然表面上迫于压力而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在心里却导致师生情绪对立。不但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7.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如果认为这些小差错、不良习惯无伤大雅,放任自流,就会酿成大错。我们知道表扬一个孩子会鼓励他积极向上,但孩子违反了规章制度等有关的约束,就不能进行表扬这时,艺术地批评一个孩子,就能及时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促使他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有人说批评就像香皂,洗去了污垢,留下了清香。批评运用得当,这清香会持久不退。及时批评一旦孩子做错了事,就要及时进行批评。经常会听到做母亲的说,等你爸爸回来再批评你。孰不知他父亲回来时已事过境迁,再回头讲这件事,批评已经失去了教育意义。也有人喜欢把孩子做错…  相似文献   

8.
正当代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人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使其个性得到张扬,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批评。每个学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面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富有艺术的批评能使学生进步和发展。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批评学生呢?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前提。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喜欢把错误扩大:把偶然的失误说成一贯制,把个别学生吵架说成是  相似文献   

9.
开展文艺批评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韦尔伯·斯克特将这一标准或方法概括为道德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社会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原型批评五种模式。不可否认,这些方法(或标准)都有其言之成理的地方,但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它的批评标准和方法应该是什么呢?四十多年来,我们经历了一个胜利的却又是艰难曲折的,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过程。五十年代前期,在  相似文献   

10.
朱永兰 《青海教育》2014,(9):107-107
时下教育界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赏识教育,即注重发掘学生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然而,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笔者认为,赏识教育诚然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但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应恩威并施,适当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和反思,从而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批评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极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求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批评徐众     
公开地宣称批评,似乎有些粗暴,并且缺乏一定艺术性。可是我不能不运用批评,而且用的是这么一种直露的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我们往往过分地注重了“授业解惑”,而忽视了“传道”,尤其在需要批评的时候,蜻蜓点水般地过去了。批评,成了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是进行细腻、恰当的批评,而是代之‘采取’痛骂一顿的办法,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变得冷酷、绝望、凶横和孤僻。他们会以充满敌意的态度对待教师。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这一论断告诫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对学生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关爱,这样才能使犯错误的同学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塞利说过:“就像我们渴望获得承认一样,我们也害怕受到谴责。”害怕批评,拒绝接受批评,逃避批评,这是学生对待批评时的常见态度和反应。但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必需的教育方式之一。回忆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几乎是伴随着批评长大的。虽然我们也曾反感,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当时我们需要从批评中获得对自我行为、能力表现等方面的评判,需要通过批评来纠正自己的言行,改善自我。作为班主任,批评教育是对学生不足的很好警示,是督促学生改善自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总是怒发冲冠、暴风骤雨般的一番训斥。结果自己伤肝损气,劳而无功;学生伤心赌气,毫无悔改之意,批评效果可想而知。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听后去思索,去回味、自省,达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批评语言学生才能容易接受呢?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意思是说 :批评往往都是苦的。而正因为批评往往都是苦的 ,致使许多人在面对批评时 ,常常是难以接受 ,甚至不予理会 ,从而失去了批评的效果。教师在实施教育工作时 ,总免不了要指出学生的错误 ,若不讲究批评的艺术 ,教育就会事倍功半、徒劳无功 ,甚至前功尽弃。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因贪玩把一只小狗“贝贝”带进了“严禁携狗入内”的商场。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悄悄话 ,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 ,当她上了二楼时 ,才发现“严禁携狗入内”的警示牌 ,小狗已无处可藏。恰在此时 ,商…  相似文献   

16.
批评亦有道     
教育学生,批评是必要的。但批评亦有道,适度的批评不仅能激励学生进步,还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李代桃僵法。教师在公共场合或者上课前常常遇到学生口无遮拦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故意引发轰动效应。处理这样的事件,李代桃僵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临近上课,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体验内疚,促其幡然悔悟 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谴责。为了达到批评的力度,批评者往往要使批评尽可能表现出严厉的一面,促使受批评者因过失产生自责,以期找到补过办法。班主任在运用批评时,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产生内疚感,形成自我谴责,  相似文献   

18.
一、主题背景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曾经赞扬过许多孩子,也曾经批评过不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虚荣心,当他们得到别人赞扬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高兴。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尊心,当他们被别人批评的时候,心情也一定伤心难过。可以说,孩子们很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非常不乐意被别人批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人在受到批评时,由于心理受到刺激,失去平衡,自然引起感情上的焦虑、愤怒和沮丧,从而会不自觉地抵制和反抗批评,因此我觉得引导孩子们正确地对待批评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班会主题《正确对待批评》。  相似文献   

19.
常见到书法作品中有错字出现,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中就有25个明显的错字。也听过“书法无错字”之说,这句话不是说书法作品中从不出现错字,而是说书法作品中可以有错字,其错字不叫错字,叫艺术。其实,这种做法和说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批评     
教师的批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符合规范行为施以否定性的教育,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其符合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在使用批评时,必须明确批评对象的特点,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