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记者到了下面,经常是当地要派人陪同采访。“陪访”,似乎已成为一种“规矩”。常见一些记者到了一个县,县委宣传部要派人陪同;再下到乡、村、队、又少不了那一级的陪同者。有时象滚雪球似的,“兴师动众”起来。“陪访”者一多,明显有几个不利:一是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15日,茫茫的夜暮中,我骑着那辆“飞鸽”驰进石河子市,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市区和闪烁的灯光,我禁不住心头一阵激动,“啊,玛纳斯河,我终于‘游’出来了。”至此,这次前后历时23天行程600多公里的古玛河之行终算画上了一个句号。一连数天,每当我坐在灯下展开稿纸,那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场景,历历在目,仿佛我又置身在这条生命的大河中……一玛纳斯河,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天山中部和静县境内的冰川区,流经玛纳斯县、沙湾县、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最后注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玛纳斯湖,从中部天山最高处流到准噶尔盆地的最低处,从源头到玛纳斯  相似文献   

3.
出身农家 ,总觉得“图书馆”三个字对我遥远又陌生。那是城里人的事情 ,只有城里人才有资格去图书馆里借书阅报。而“城”离我们这些乡下人更遥远。虽说县城距我居住的小镇只有四十华里 ,但我的伯父伯母年近花甲了还未进过一趟。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图书馆是上世纪 6 0年代初。那一年我 13岁 ,考上了县第七中学。不知什么原因 ,第七中学没建在我们镇上 ,却建在了距我们镇12华里的一个名叫“程寺”的地方。那地方既偏僻又落后 ,用“鬼不下蛋”来形容它决不为过。那是一个非常小的乡间小集 ,街长不足 5 0 0米 ,有两间供销门市部和一个小卫生所 ,…  相似文献   

4.
假睫毛     
我想去买一副假睫毛送给将去新疆旅行的一位中年女摄影家。她的同事说你别献殷勤了,她老公可是公安局的。我对她的那同事说:你误会了,她说她睫毛短,尤其下睫毛几乎是“秃顶”,上次去陕北她眼睛都让沙尘迷得又小又红了。我又阐释了一遍假睫毛是防护品、是劳保用品,甚至眼睛残疾者的“假肢”——只不过那种“肢”小而多罢了。  相似文献   

5.
我搞业余报道一年多,发表的稿件有50多篇,它们大多都是些“豆腐块”,长的不足1000字,短的仅有100来字。因此,身边的战友常取笑我“长不大”。但我却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豆腐块”就好比是基石,没有它,就不可能耸起摩天大楼。 “豆腐块”虽小,但要把它真正写得短小精悍、活泼有趣,也并不容易。因为一篇好的“豆腐块”所起的作用有时并不比一篇长篇通讯差。记得去年11月份,我把驻地一位初二学生不幸父母双亡而不得不辍学回家捡垃圾谋生的事写成92个字的小消息,发表在驻地市报上后,引起了社会共鸣,数百名读者纷纷…  相似文献   

6.
猫婆     
冯骥才 《档案天地》2009,(2):59-60,39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叫得厉害时有如小孩扯着嗓子嚎哭。吵得人无法入睡时,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1日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陪着妻子、女儿去逛商场。刚跨进一家商厦大门,腰间的BP机突然响了。报社的一位编辑告知我:浙江绍兴县皋埠一带因工业废水污染,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一夜之间,6000多公斤商品鱼和1000多公斤鱼苗毁于一旦,渔民损失惨重,正向报社告急。我马上反应过来,在“6·5”世界环保日前夕,发生污染事件,这无疑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我正欲离开,女儿撅起嘴巴说:“好不容易陪我们上一次街,你又要下乡了,真扫兴。”妻子也在一旁说:“今天是星期天,你就请个假吧。”我顾不了许多,匆匆丢下家人直奔报社取摄影器材。 赶到事发现场,看到水面白花花的死鱼(图一),渔  相似文献   

8.
我曾写过一篇介绍崇明农民铜管乐队的通讯刊登在《文汇报》上。采写这则通讯,在报道崇明农民铜管乐队支数和演奏员数时,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写新闻既不能夸大事实,又不能缩小事实,夸大和缩小同样是失实。调查农民铜管乐队有关数据,我最先找县文化馆的同志。他们告诉我,崇明有二三百支铜管乐队,演奏员有3000左右。我问这些数字来源,文化馆的同志说是推算出来的。我以为这个数字虽然很能“惊人”,但估计得来,很有夸大可能,不能写入新闻。崇明到底有多少支农民铜管乐队?我又去找县文化局的同志。他们手头有统计资料,但不完全。据已经上报的10多个乡的统计,共有56支。与文化局领导谈及稿子  相似文献   

9.
不知是从哪年哪月兴起的,新闻记者每一到处,当地宣传部门往往派人全程“陪同采访”,有时党政领导人还亲自出马。据说,这样做一是为了“礼貌”,不“陪访”显得“不热情,不恭敬,招待不周”;二是为了“方便”采访,记者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没有当地人带路引荐,采访对象难找或不肯提供情况,语言不通时,“陪访人”还兼任翻译;三是为了向记者“学习”采访,提高报道业务。理由都是千真万确的,无可厚非。对记者来讲,有人“陪访”的确是“方便”得多。但是,那怕仅仅经历过一次这种“陪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它至少也有三个弊端:(一)采访对象一看父母官、顶头上司在场,便不敢畅所欲言,甚至言不由衷,说长不道短,报喜不亮丑;记者也就不能全面了解到真情实况,甚或被假象蒙骗。(二)形影不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眼睛○吕爱强  我已苦苦笔耕十多个春秋,回首间,每每汗颜不已,多少个日夜熬灯构思、改稿,结果却令人失望,翻遍了所有的报纸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那份心情甭提有多难受。  正在我徘徊、茫然之际,政治处主任张云波把我从基层抽调到政治处担任新闻干事,给我提供了写作的环境。那时,我对新闻写作尚未掌握基本规律,常为一篇稿子绞尽脑汁。有时急得直揪揪头发。张主任见了,略带微笑地说:“新闻写作需要勤琢磨,多思考,多换几个角度……”从此,不知怎的,张主任每日都要在办公室坐到深夜一、两点钟,哪怕是看、练字,也不轻易离开…  相似文献   

11.
失去的岁月     
周国平 《出版参考》2009,(12):34-35
上大学时,常常当我在灯下聚精会神读书时,灯突然灭了。这是全宿舍同学针对我一致作出的决议:遵守校规,按时熄灯。我多么恨那只拉开关的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它们都已经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地面,知道我真实姓名的人不多,知道“杨柳青”的人却着实不少。到各地、市、县、工厂、农村去采访,好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当一道去的同志向对方介绍我说:“这是我们报总编室副主任储瑞耕”,对方说着“久闻大名”,笑着伸过手来同我相握,可我能感觉出来,那“久闻大名”4个字是套话,很勉强;那笑,是为了表示客气;因为那手,握得松松的,不过礼节性的罢了。而每当介绍到我就是“杨柳青”时,对方就会两眼瞪大,放出别一种光来;话就往往成了“啊!”一个叹词;而那双手,会  相似文献   

13.
流星的眼泪     
曾在孩提时代,邻家阿婆的膝盖上铺满我无尽的乐趣。就是在那苍老而又慈爱的膝盖上我知道了夜晚会唱歌的虫子名叫蛐蛐,知道了圆圆的月亮中还有一个漂亮的嫦娥,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听说流星也有眼泪……那一晚,月亮只露出一个弯弯的小芽,不过星星却闪闪地满了天,稚气而又天真的我一边陪阿婆看星星,一边伏在她的盖上听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突然,我发现了阿婆那个无法读懂的目光。她若有所思地望着星星滑过的地方,叹了气说道:“转眼工夫就成了快入土的人了。”“阿婆,那是什么?”“流星。”“是不是那颗小星星不爱听你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0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版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10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  相似文献   

15.
稿酬,今天谁不知道就是人民币(?),可我有两笔稿酬却不是拿的“大团结”。那是1973年,我在下乡开门办学的空隙,耐不住寂寞偷偷写成一篇《鲁迅与体育锻炼》投了出去。那年头,斯文扫地,这种东西寄出去心里也就不惦着那么回事了.想不到这年11月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同教学组的一位老教师特地跑到我家,说他在门房里看见刚到的一期《新体育》上有我一篇文章,他不无怨怪地同我:“你怎么又……”不几天,校园里爆炸了一条新闻,北京邮来的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和一支光闪闪的英雄金笔,搁在我的办公桌上了。这在发表一篇文章只能收到编辑部“请”来的“红宝书”的年代,无怪乎同事们惊异得眼睛都发亮了,班上的同学也来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一天午后,我从堆满一桌子的作文本里抬起头来,一位高挑个子、文质彬  相似文献   

16.
要命的字据     
一张字据,白纸黑字,即平常又要命.说它平常,是因为在生活中常见,有时并不发生法律效应;说它要命,是因为有时它显得字字千斤,常常成为一场纠纷、一个案件的引发点.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因为一张字据的失与得,引发的一场民告官,惊动乡、县、市、省四级政府,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7.
昏黄的油灯下,父亲伴我夜读,不知不觉,熟睡在案头。哦,我那慈祥的父亲,望着您那微驼的身影,听着您那熟悉的鼾声,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要对您倾诉一片激情……“刚下学那年,在家闲得无聊,夜里便偷偷写起新闻稿来。父亲知道后,把我叫到跟前,严肃地说:“孩子,好好干吧,你爹支持,晚上看书、写字由爹陪你.”父亲的话语不多,说得我心里像有团火在烧。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0月5日,我在陕西日报《学习版》发表了一篇题为《行政“三陪”也堪忧》的评论稿。但没想到这篇稿子,不仅荣获94年度“陕西新闻奖”新闻言论一等奖、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短论二等奖、全国党报新闻奖三等奖,而且还被中宣部新闻局办的供领导同志参阅的《新闻舆论动向》摘要转载。这篇千把字的小稿子,为什么能获如此殊荣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此稿抓住了当前在各级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下级对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陪会、陪吃、陪玩这个焦点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其一,我为什么会想起写这篇稿子。这是由于在《机电日报》和《半月谈》杂志上看到的两则消息触动了我。一则是安徽省人大代表、朱庄矿矿长苏德鑫,成年累月不断有人前往他们单位检查参观,他既要接待、汇报,又得陪吃陪喝,有时一天就有七八次,这使他见酒就发抖。万般无奈,只好在酒杯上做文章,出钱请人将酒杯钻了一个小洞。一则是安徽某乡政府为了从应酬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辈穆青的新闻通讯中的一些精彩细节,不知感动过多少人,以至许多人至今耳熟能详。他曾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可是,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忽略了这点,不太注重细节的运用。即使记者现场拍摄到了可用的细节,也可能会在后期制作中虑及播出时限而被剪辑掉。我们认为,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只是电视新闻对细节的选择和处理,有其自身的要求。择其要者,  相似文献   

20.
董桥  水山 《出版参考》2006,(4):21-21
林文月先生好像开始在写《饮膳札记》了,前天读到她的《清炒虾仁外一章》,十分亲切。她说:“多年前,台中火车站前的浙江馆子‘沁园春’,有一道无人比拟的‘清炒虾仁’,最是美味令人难忘。那炒出来的河虾.只只如指甲般大小.色香味俱佳。几乎每一桌都会点一盘,所以去晚了.有时跑堂的会陪笑道:‘今朝卖光了!对勿起。’”我没有吃过“沁园春”这一道佳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