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辑发表文章三篇。汪寿明教授的《韩国部分图书馆所见中国古代“小学”善本书》,是作者赴韩数月学术查访、研究的成果之一。中韩两国文化交往历史悠久,但近年建交以前数十年间因交往阻隔,中国大陆学者对韩国在藏中国古籍所知甚少,此文提供了韩国一些重要图书馆所藏中国古代“小学”方面善本书情况,于学术界必有所帮助。韩国郑沃根先生《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的流传和影响》,记述了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知识分子和民间的广泛流传以及对该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其中还记叙朝鲜古代不同阶层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不同态度,以及类似我国宋代的说书人、说书艺术的一些生动的故事。作者现为我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小说批评史略>韩国语版序》,系作者应邀所写的一篇短序。《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由韩国学者译成的韩国语版近期将在韩国出版。国际间彼此的学术文化交流是很有必要也很有益的。深受中国《剪灯新话》影响而编撰完成的韩国古代小说《金鳌诗话》在本国已失传,后来在日本发现它有的残本;中国明末短篇小说集《型世言》在中土已佚失三百多年,近年于汉城奎章阁发现它的全四十回本而得以重新问世,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希望各国学者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史略》一书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贡献:一、《史略》在著录文书、分类等方面有所创新,是一部成熟的史籍专科目录,为历史文献学做出了贡献;二、《史略》集宋以前史学批评之大成,展示了古代史学批评的总体水平;三、《史略》体现了作者的史学思想,从侧面透露了南宋史学发展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3.
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馆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韩武熙先生认为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为“近几年不可多见之力作”。译成韩文出版,不仅可作为韩国“大学及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之学习与研究之价值”,并且“对中韩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华文化并大有裨益”。要我为这一译本写一篇序文。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写序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并借此机会向朝武熙教授和参与翻译这本书的其他各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正张忌,1979年生于中国浙江。小说家,人民文学新人奖得主。2003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近百万字,出版作品有《出家》《搭子》等。2016年其长篇小说《出家》一经出版,即引起广泛关注,是豆瓣年度读书榜单推荐作品之一,并被韩国Sallim出版社高价拍下版权,在韩国上市,另有繁体版即将出版。2017年,张忌和作家格非、阿摩司·奥兹等共同夺得首届京东文学奖。另有《夫妻店》即将被改编成电影。  相似文献   

5.
《安康史略》是一本简要介绍安康地区历史和风土文化的乡土教材,1988年出版后,在本区,甚至本省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从地方志的角度,对《安康史略》第四章“安康战争史述”中关于周昭王南征,东汉、三国时期的争斗,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战争,南宋在陕南的抗金斗争的史实作了详实的考证,并提出了一些与《安康史略》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诚望杰构于来哲也”──鲁迅论《中国小说史略》钟扬一、“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它问世之初,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胡适除了在他的小说考证中多次借重鲁迅的成果(当然,鲁迅在《史略》中...  相似文献   

7.
谢昭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和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先后出版了《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现代皖籍作家艺术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相似文献   

8.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六年.为什么又开手了呢?——这也已经写在《呐喊》的序文里,不必说了.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正当废科举、兴学校之际,我国出版了一部新编历史书—《历代史略》。全书共六卷,上起唐虞三代,下迄明末而止。这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一部历史教科书。张舜徵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对《历代史略》一书作了一番介绍。他说:“当清末罢科举、兴学校时期,江楚书局最先出版了一部《历代史略》,从唐虞三代编起,至明末为止,共为六卷,而每卷分篇章,用流畅的文辞,较有条理、有系统地把历代史实叙述出来,由  相似文献   

10.
作品信息     
●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在韩国出版最近韩国银杏树出版社出版了东西的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小说集共收入《没有语言的生活》、《慢慢成长》、《原始坑洞》、《目光愈拉愈长》等五个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10月27日于上海"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吴淳邦先生相识,陆续会到了好些学有专长的韩国同仁,见证了中韩小说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在吴淳邦先生主持下,我们编纂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韩译本1993年起分五卷出版。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发表了我的红学论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证谬》《从胡适的"求证"到脂砚斋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本专业点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中国当代小说、鲁迅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当代文艺思潮四个研究方向。指导组有2名教授、3名副教授,结构合理,富有活力。 本专业四个研究方向均具有个性特色和优势。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重点突破对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以及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的研究。一注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探讨;二注重研究现当代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联系;三注重对作家创作个性、艺术风格的研究,突出小说研究和小说研究者的个性特征。导师谢昭新教授是全国著名老舍研究专家,现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专著2部《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现代皖籍作家艺术论》;合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5部;在韩国《中国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国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00多万字,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鲁迅研究以研究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鲁迅与外国文化见长。导师程致中教授是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现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寻找精神家园——思想者鲁迅》,合著、参编教材多部,在《文艺理论与批评》、《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以对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诗作研究以及新时期诗歌流派研究见长。导师杨芝明副教授在《鲁迅研究月刊》、《郭沫若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合著3部,参编教材多部,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吴尚华副教授、方维保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诗歌、当代文艺思潮研究,在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产生良好影响。 本专业点近年承担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8项,获省级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有40余篇被海内外刊物转载、摘登、引用。在读研究生已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些论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受到同行专家好评。  相似文献   

13.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里还应该补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  相似文献   

14.
<正>由黄擎教授领衔撰写的专著《"关键词批评"研究》,即将由商务印书馆付梓。在该著杀青之际,黄擎与我联系,请我为之写序,但因文事与庶务繁多以致拖延至今。黄擎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与教学,勤于著述,出版有《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等学术专著多种,发表有《时代铭纹深重的话语风貌》《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批评"现象及反思》《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研究检视》等学术论文数十余篇,是一位具有较为敏锐的理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时代起;黄维梁就开始发表文章。以后出版的书,多为文学理论著作。其中《中国诗学纵横论》《洪范书店1977年12月出版》所收的三篇论文:《诗话同话和印象式批评》、《王国维《人间调话》新论》、《中国诗学史上的言外之意说》,所论的均是中国以诗词批评为主的文学批评。另一本《中国文学纵横论》(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8月版),范围有所扩大,不仅论诗,还兼及小说,但此书的内容和前书一样,都偏重理论探讨,而非具体作品的批评。香港地区,理论研究与实际批评并不相互交叉,有不少学者是从欧美回来专攻比较文学.或引进不少新的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太平天国研究始终是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其著述之宏富,探讨问题之广泛深入,为其它研究课题所不及。近日,沈嘉荣教授新著《太平天国史略》就是一部富有新意的论著。该书28万言、五章、28节,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再现了太平天国从兴起、鼎盛到内讧转入衰微、败亡的悲壮的历史场面。与以往的太平天国史书相比,该书主要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17.
《九尾龟》是从1906年到1910年之间连续发表的、由张春帆(?—1935)著述的最晚的著作之一,在出版的时候,也是那些部分地用吴语方言撰写的晚清小说中最流行的一部。 在1890年左右中国出现的这些小说,通常被称为“吴语小说”。吴语方言的使用是同小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根据刘惠吾、刘学照先生主编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一书所译,除了两位编者外,刘文英、王承礼、郑宗育、冯纪宪、蒋世弟等先生也参加了执笔。这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诸位先生共同执笔,为没有直接体验过日本侵华经历的中国青年而编集的。遗憾的是,刘惠吾先生在该书出版后第二年就去世了,但我在访问该校时会晤了刘学照先生以及冯纪宪先生,谈起了翻译的念头,并约请  相似文献   

19.
<正>何兹全先生在长达近80年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学术文章九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何兹全文集》(六卷本)、《中国文化六讲》、《爱国一书生》、《秦汉史略》、《魏晋南北朝史略》、  相似文献   

20.
去年8月12日《中华读书报》记者张洁字报导:《九云记》是中国小说还是朝鲜小说?两派学者都说“铁证如山”。文章说,二十多年前,偶然在韩国一座图书馆里,发现一部9卷18万字的汉文小说《九云记》。二十年来,一派学者说“是一部地道的韩国小说”,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是一部中国小说”。尹荣玉、陆宰用和法籍华人学者陈庆浩认为是“韩国小说”,而丁奎福、崔溶澈和中国社科院的刘世德则认为是“中国小说”。双方都说自己的结论“铁证如山”,谁也说服不了谁。张洁字把这个问题推向了全国。四个月过去了,好象也没有什么反响。起初我看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