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智慧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用户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深入分析为智慧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但也增加了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本文从智慧图书馆视域下用户数据应用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出发,遵循安全性、匿名性、用户同意、服务与数据对等原则,针对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利用、数据转移与清理各阶段分别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更好地平衡用户数据应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图1。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作为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媒介之一,其数据共享相关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数据的开放访问。 为全面了解学术期刊科学数据存档与数据共享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文章以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数 据的提交、存储、访问到利用及数据的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共享政策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其数据政策及共享措施 的探索,为我国学术期刊制定相关的数据政策及推进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5.0”时代的到来,作为支撑智慧图书馆转型的数据,已呈现出风险的动态化、复杂化以及多元化特征,数据安全、用户隐私成为智慧图书馆数据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数据治理具有风险预测、追踪溯源、信息共享、价值保障等功能,能够推进图书馆风险治理模式向智慧化、高效化、可视化等方向转变,进而加强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的关联性、有效性,实现风险的事前预防、实时分析,从而对之进行有效规避。数据不仅为智慧图书馆提供发展的“价值”,也为其风险治理提供有效的“工具”。文章认为在技术、制度等因素支持下,图书馆传统思维也应发生转变,这样才能在“社会5.0”时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数据的隐私风险已成为科研数据共享与利用的对立面,相关主体有必要展开针对性的数据治理。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与网络调研等研究方法,在厘清个人数据及数据隐私等基本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数据密集型研究环境中容易产生数据隐私风险的涉人类参与者研究、国际合作研究、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并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监管和伦理审核规范,对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中防范数据隐私风险的治理方式提出建议,认为高校图书馆要对科研数据深化生命周期隐私监管,提高平台隐私保护技术水平,以及加强对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智慧图书馆依托互联网开展服务,用户数据隐私等问题引起了图书馆领域有关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中有关条款,探索数据主体(用户)、数据控制者(图书馆)与数据处理者(业务)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三者的关联性,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的规范化使用以及相关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秦长森 《图书馆》2023,(1):36-43
智慧图书馆的兴起极大地加剧了图书馆数据处理的法律风险。既往的图书馆数据合规工作忽略了不同数据类型的特殊性,无法有效地应对智能时代下的数据风险。为有效保障智慧图书馆与读者的合法权益,可借助数据分级分类的方法对智慧图书馆的合规模式进行完善。首先,在“领域理论”的指导下,可将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分成读者隐私数据、读者个人数据与不具有可识别性的普通数据;其次,在“数据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数据的法益特点,识别数据生命周期流程中的不同风险;最后,根据数据风险的不同,制定具有因应性的合规方案,如此才能实现读者权益保障与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双向平衡。  相似文献   

7.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对于助推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意义。厘清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实现的机理,精准把握数据价值推动图书馆智慧化的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是有效释放数据价值以完成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具体而言,包括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构建完备的图书馆数据交易平台;完善数据要素安全治理制度,搭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有效利用的可信环境;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释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惠州市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引用SERVQUAL模型实证评价了"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结果发现,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中资源更新率、资源整合能力、反应速率、数据分析结果可靠性、个性化服务满意度、用户互动、用户隐私等指标的综合得分较低。最后针对这些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措施,以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数据安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选取CNKI核心期刊库和CSSC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描述论文的年代分布和学科分布,同时利用Bibexcel、Ucinet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安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云计算、云存储、隐私保护、大数据、网络安全和图书馆领域,其中研究前沿包括大数据、隐私保护、Hadoop架构、敏感数据、属性加密、代理重加密、数据存储与数据共享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英国科研资助机构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布时间及内容两方面分析英国主要科研资助机构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政策发布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5-2007年及2010-2011年两个阶段;政策中提及最多的内容是数据访问、数据保存、数据共享,亟需完善的内容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时间表、数据管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数据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版权与隐私、机构库、数据中心。通过调研所得出结论对我国的启示:科研资助机构应继续完善数据管理政策,为数据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并明确各方职责;科研人员应熟悉数据管理政策制定的工具,制定数据及元数据标准;图书馆应辅助科研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并开展数据保存工作。  相似文献   

11.
首先详细描绘了科研数据共享的现状,然后通过论述数据监管与图书馆的关系以厘清图书馆应用数据监管开展科研数据共享服务活动的必要性,最后系统梳理出图书馆开展数据监管所扮演的角色与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数据治理是智慧图书馆管理和利用数据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国内图书馆在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价值利用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欧盟《数据治理法》在数据共享和数据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欧盟《数据治理法》的主要内容,借鉴其成功经验,以为我国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平台(简称“平台”)为例,对平台架构及功能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平台数据开放共享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思维转型,促进图书馆空间转化和服务转型;为推动平台高质量发展,提出创建科学管理机制,恪守数据隐私安全,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行业数据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国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协会(CILIP)发布了其《图书馆用户隐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制定《指南》是用于帮助图书情报服务从业人员处理复杂的保密和隐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数据共享、互联网、儿童、CCTV以及警察和其他安全机关要求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智慧图书馆"概念内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涉及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为样本,对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英文智慧图书馆研究聚焦于智能信息技术、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智慧环境构建、智慧馆员、用户隐私保护等主题,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仍将重点关注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将更加重视对于智慧馆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在利用用户个人数据实现精准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已成为重要议题。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据被遗忘权对图书馆用户个人数据的影响和挑战,以提供借鉴和建议,帮助图书馆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符合隐私保护要求的个人数据处理机制。为了完善图书馆用户数据隐私管理模式,研究设计了面向图书馆资源服务平台用户的个人数据注销机制。通过该机制,用户可以要求图书馆数字平台删除个人访问、检索、阅读、下载数据,主要目的在于彻底删除用户隐私数据,从根本上避免数据泄露或滥用,进而保障图书馆服务用户的隐私信息,提升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7.
专业图书馆如何实现科学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意义,分析科学数据共享与专业图书馆的关系,论述专业图书馆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系统的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图书馆将呈现出人机协同的精准服务方式、趋于平等合作的馆员与用户关系、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更为灵活多样的服务组织形式等新服务形态。研究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建设"智慧国图"的思路,要面向图书馆用户开发人工智能系统服务,面向智能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源建设服务,面向不同服务群体的拓展型深度服务,以助力国家图书馆的智慧转型。  相似文献   

19.
从图书馆数据价值利用视角,探讨数据隐私问题来源,提出图书馆数据价值利用对隐私宰割、侵袭、漠视与监控等问题,尝试构建数据治理机制,平衡数据价值与隐私关系,保障用户权益。  相似文献   

20.
魏东原 《图书馆论坛》2006,26(6):319-321
阐述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意义,分析科学数据共享与专业图书馆的相互关系,论述专业图书馆通过参与科学数据共享提升自身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