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训论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话》中的训释调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择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动1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波训释词某些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初1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训诂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诂》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释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被训释词某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训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笔者不揣简陋,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同训是《尔雅.释诂》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训释方式。但是,所谓的“同训”并不是如字面上所讲的“同义互训”。有的“同训”是利用释词的一个义素来解释一组被释词,有的“同训”则是利用释词的几个完全不同的义素来解释几组被释词。由于同训方式的不同,这些被释词形成了不同的语义场。  相似文献   

4.
汉代许慎《说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17例)、异体(34例)、化义(44例)、疑误(58例)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是《说解字》声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肖莉 《现代语文》2006,(7):89-89
我国传统的古文训释方法有形训、音训、义训.形训即"以形求义",指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求其意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其代表.音训即"以音求义",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被释词的意义,东汉刘熙的<释名>是运用音训的专著.  相似文献   

6.
准确把握词义,为判断修改病句、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提供了根本保证。所以释词教学是双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不可忽视。教学中,释词教学一般应在学生已查工具书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探索释词方法,掌握其规律,做到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基本能揣摩出词义,因为有些词语在文章的确切含义工具书上不一定能查到,再说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考试时)是不允许查工具书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释词常用的原则方法,并把它们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释名>的宗旨本在于阐述事物得名之由来,按刘熙的本意,释词是被释词的意义来源,它们并非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训的词.但刘熙在解释事物得名之由来时,往往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字义和词义的说解,这种说解就使释词和被释词之间产生了语义联系,为我们探索释词和被释词之间的词义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释诂》《释言》《释训》的特殊释词体例主要包括:“数义同条”的训释模式;利用通语和方俗语转相训释;利用词语的本义(常用义)和假借义转相训释;以今字释古字;训释具体语境中的比喻义。  相似文献   

9.
李诗景 《语文知识》2013,(1):104-106
清初袁仁林的《虚字说》是"古典型的虚词研究"阶段辞气式研究的代表作。异于《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虚字说》在释词方法上带有浓厚的文论学、修辞学色彩。袁氏采用精彩生动的训释语言,密切联系修辞效果和语境对虚词进行训释。《虚字说》既是一本古汉语虚词专著,也可视为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10.
从《经传释词》的虚词分类看其系统观和语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经传释词》的词类名为依据和线索,整理出《释词》个所包含的虚词词类系统,共有叹词、助词、代词、连词、副词、介词等几大类,其中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类。从这个词类系统可以看出,在系联语词并将之归类的过程中,《释词》已体现了一定的语言系统思想;能从语法意义和功能分布的角度来区分词类,这又是一种进步的语法观念。这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释词》词类研究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青箱杂记》是宋代的笔记小说之一,其作者吴处厚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传》,在参阅宋史及众多笔记小说之后,从厘清吴处厚与宋变法派宰相蔡确之间的恩怨入手,证明吴处厚是北宋"冗员"政治和党争政治的牺牲品,他的文学才华和治理政事的能力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2.
笔记小说的演变与唐宋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社会变革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城市面貌变化亦是唐宋变革的重要论题。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记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笔记小说本身的发展和演变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唐宋社会变化的丰富历史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3.
《云仙杂记》是我国现存唐(宋)代众多笔记小说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定文学价值,可称作一部丰富的文学描写辞典,为后世研究唐(宋)代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牡丹在唐代一跃成为花王,成为中国咏物文学的杰出代表。唐代诗文中揭示了牡丹与最高权力的紧密关系,其独特的象征意蕴的形成与此息息相关;牡丹无以伦比的花王地位,形成唐时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唐代诗文中的牡丹意象体现了富贵之象征意蕴、尚奇之审美趣味、倾世之民俗盛事,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松荫庵漫录》的编者及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考索和分析,并藉此描述 了《申报》所载晚清笔记小说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7.
18.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千古文化的积淀,包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占卜是民俗现象之一。唐五代笔记小说描述的占卜现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希冀,亦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不发达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零散化”审美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与传统文学审美的比较,从文学人物、叙事和语言三个维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进行了勾勒和把握,分析探讨了其“零散化”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写作学界将“白描”与“细描”对举有失妥当,“白描”与“细描”两术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交叉,二的区别在于:细描一定要细,白描则可粗可细;白描要质朴无华,不大事渲染,细描则可质朴,可华丽,崇尚大量渲染,二的联系和统一在于:不事渲染的细描与描写细腻的白描是一回事,分别叫做白描工笔或工笔白描,通常情况下,白描与细描不能对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