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实现智能建筑高效节能的控制效果,本文对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复杂性与系统控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描述了系统控制的必要性。从系统控制角度分析了被控对象,探讨了系统控制模型,并结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含有协调器和控制器的智能建筑多级控制系统。系统基于CPS和大系统控制理论,具备实时、鲁棒、自治和高效等特点。通过室内温湿环境的Simulink仿真结果证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快速性与稳定性,适用于智能建筑的环境检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为应用对象,构建了拥有实际应用价值塔式起重机群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使用RS-232串口通信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混合应用来实现通信连接,实现了基于塔式起重机械运行工况信息共享的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智能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运而生。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通过模拟人的智能和思维过程,设计出更加智能化的机械,代替人进行更高效率的工作。这篇文章对人工智能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通过分析智能建筑的现状,进一步讨论智能建筑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建筑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作为下一代智能感知系统,有效的将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进行融合,实现计算、通信、控制协同工作。CPS技术构成包括多方面,涉及军工、消防、交通、医疗等各大领域。由于CPS各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存在规模性、动态性、异构性,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交换格式是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关键。目前数据间的交换多使用文本格式,针对XML、JSON的数据传输方式,其传输格式复杂,压缩文件体积较大,效率较低;相比较,Google推出的Protocol Buffer二进制传输格式在传输时效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主要以异构网关中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性能为研究重点,通过不同传输格式传输时效性的对比,并采用具有优势的Protocol Buffer方式对CPS系统数据进行封解包。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信息控制技术领域中,对人与物理世界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概念,即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该概念的提出对未来的通信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使人们不得不对完善当前的通信模式以及提高通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采取必要措施。本文针对实现CPS的通信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模式和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智能技术的应用拓展,面向用户的智能交互、多模态信息融合和数字空间活动的延伸,对数字信息资源组织、面向交互认知的描述和深层次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数字智能背景下信息交互与服务的深层次发展问题成为亟待探讨的议题。[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数字智能环境形成及其对信息交互与服务影响的基础上,研究面向用户的智能交互与体验设计,以及基于智能交互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安全保障。[结果/结论]在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组织中,应立足于数字智能环境的形成及其影响,寻求与智能环境相适应的服务组织模式和数字智能驱动下的服务组织方式。数字服务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交互,在于充分理解用户的意图,融合用户视觉、听觉等交互通道,为智能化服务开展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快速发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既要应对其带来的安全威胁,也要正确合理地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落地,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9)
应用vtk.js,将已有的地质构造及地下矿体的实验数据进行三维建模,通过VR及AR技术将目标体可视化,进而将现有方法模拟及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结合实现对目标体的智能判读,以便于直观高效地研究地下构造。将地质构造与地下矿体形态分布与人工智能、VR及AR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的智能判读及可视化,更为高效直观地反映地下构造。基于此建立网址,实现用户对自己对地质体的识别,通过反馈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建筑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巨大的潜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应用,为人们解决建筑的智能化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建筑室内空气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室内环境参数做出智能化监控,操作维护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种建筑室内用人工智能空气监控系统,用于智能建筑室内安装,可以在空气质量上实现智能监控,营造智能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9,(5):F0003-F0003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人工智能技术是旨在揭示人类智能活动规律,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和延拓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具体说来,它研究如何让基于计算机的人工系统去完成人的智力行为,即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软硬件来模拟实现人类某些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除计算机科学外,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控制、仿生、心理学、哲学及语言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描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的时空一致性,一种实时规范语言STe C已经提出[1],CPS的设计和实现能否满足时空一致性显得十分重要。文中对混成自动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具有位置驱动特点的时空自动机。文中提出了基于时空自动机的CPS建模与验证框架。在框架中,首先使用STe C语言对CPS进行了描述并使用时空自动机对CPS进行建模。文中采用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为微分动态逻辑(differential dynamic logic,DL),其操作模型为HP(hybrid program)。利用DL可以将所建模型转换为对应的HP。结合得到的HP对验证的CPS属性进行规约,最后使用定理证明器Ke Ymaera对属性进行自动化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实践看,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上的技术扩散和应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微观上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互动和技术融合创新过程。基于100家智能安防企业的关系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安防产业的融合创新过程进行了复杂网络分析。研究表明:(1)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转移和复制过程,而是一系列互补性创新和新型互补性技术体系的累积过程,其实质为通用目的技术与传统产业专用性技术的多元化组合。(2)多元创新主体间的比较优势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基本条件。(3)各类应用场景的开放和开发是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算法黑箱”背后的信息不对称或将带来社会风险,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透明性原则的实现是算法监管、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与基础,智能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信赖利益也呼吁透明性原则的建立。但由于利益冲突、技术特征和制度成本等障碍,对人工智能技术监管不应采取传统领域彻底、全部公开的透明方式,而需确立有限、合理的透明标准。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依赖于行为规范和私权保护的协同作用,对人工智能进行事前预防、事中约束和事后救济等全过程控制,并结合对主体、客体、程度、条件等要素的场景化思考,实现智能科技创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13.
王玻  彭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84-192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企业诊断信息智能采集模型,为服务企业智能诊断系统设计奠定基础。对比分析服务企业各诊断主题现状、流程、存在不足及诊断情报收集状况,为服务企业的诊断构建情报智能采集模型。模型整合诊断信息搜集的基本流程,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服务企业诊断情报的收集、处理、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增加情报采集的协同性与智能性,实现诊断情报知识获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分析,将数据挖掘、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在企业诊断信息采集方面是提高企业诊断智能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诊断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鲍劼  宋迎法  都平平  王静 《现代情报》2018,38(10):115-120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实现高校图书馆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智慧化服务,可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可行的参考案例。[方法/过程]运用语音技术、四元麦克风阵列、语音知识库、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技术,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设计与实现了高校图书馆智能服务机器人,并探讨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智慧化服务的新模式。[结果/结论]实践证明,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语音互动、智能咨询、信息播报、路线导引等智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互动体验,创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CNKI中相关文献,探究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文力量及主题演进、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并进行对比及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加,但尚未成熟,具有发文力量分散、主题联系紧密且交叉等特点。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8类研究主题中,智慧图书馆、智能数据服务、知识工程等是研究热点及趋势。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义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研究智能情报分析模式特点、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设策略。[方法/过程]在分析神经网络、知识工程两类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支撑智能情报分析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框架结构及建设原则,并分析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方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单独应用与融合发展问题。[结果/结论]认为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是智能情报分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实现智能情报分析的关键,一是加强一次数据资源和二次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加强深度学习技术与知识图谱技术在科技情报分析中应用的研究,三是建立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融合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万维网上的全文检索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The 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ull text retrieval are expounded.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a full text retrieval system on WWW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e author discusses three approaches of combi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information retrieval.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分析国内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标签视图、关键词时区图谱.在此基础,对人工智能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研究主题演化、内容分支、跨学科融合等问题进行介绍;换言之,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正经历着从工程技术领域向人文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从单一智能技术向智能应用社会化的"泛智"发展;打破学科知识藩篱,"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持续性涌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颠覆性认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满足情报3.0时代用户对科技情报服务个性化与智能化的要求,采用用户画像方法挖掘科技情报用户情报需求与偏好。[方法] 以TAM理论的两个关键因素(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为理论基础,通过挖掘科技情报用户行为日志数据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挖掘科技情报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科技情报需求偏好以及搜索行为习惯,以专家访谈法为基础,基于VSM理论构建科技情报用户画像模型。[结果] 通过协同过滤算法对不同场景的科技情报用户进行服务推送。[结论] 运用标签云技术(Tagxedo技术)为处于不同场景的科技情报用户定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是情报3.0时代一种有效的智能化服务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财务预测系统存在的智能性、适应性方面的不足,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Agent技术引入系统设计,构建出基于多Agent的财务预测系统总体结构,并对系统中各Agent间通信机制进行了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解决了财务预测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获取异构平台财务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