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网络游戏的定义出发,引出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对网络游戏应用于教育教学优势进一步分析之后,指出了网络游戏应用于教育时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活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学校教学对网络游戏"深沟壁垒"的思路、方法与意义都值得怀疑与反思。其实,网络游戏与学校教学在模拟社会、交往互动、个人成长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在吸引兴趣、寻找身份认同、持续激励、任务设计、可视化评价、合作与竞争等方面,亦能带给学校教学许多有益的启示。将网络游戏的精华运用于学校教学之中,实施一种与未来人类网络生存方式相适应的"网络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沉溺"学习",比用苦闷的教育把学生"关"在学校里要有益得多。  相似文献   

3.
"开心农场"引发了社会对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思考,特别是对学习高职生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不能将其妖魔化,从根本上理性对待,认清其对高职生影响的根本内在心理层面的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网络游戏的特点及其吸引力,分析了网络游戏对高职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规范网络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防范、抵制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网络游戏当成重要的课外娱乐活动时,我们不得不对网络游戏重新进行审视,对教育作出必要的反思。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寻求网络游戏中的教育因素,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文章在分析网络游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信技术的成熟成就了INTERNET,也孕育了一个让亿万父母、师长头疼的市场:网络游戏。伴随中国网民数量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报告层出不穷。但是,当我们注意到网络游戏在吞噬学生青春的同时,我们一样不能忽视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近乎妖魔般的吸引力。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网络游戏有这么大的能力让如此多的学生沉迷其中?其次,我们的教育能否引用这些魔力,让学生也沉迷于学习呢?本文即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出发,深入分析,回答学习能否让学生沉迷;并进一步讨论作为肩负教学任务的学校从网络游戏中可以受到何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综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优势分析,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CDIO背景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并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分别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结构以及考核方式和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深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游戏,人们对它的评价大多是消极的和否定的,有人甚至将其中的网络游戏比作"网络海洛因"。的确,网络游戏由于自身的特点对于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来说有极强的吸引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但是,游戏中是什么使得青少年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呢?这些东西又是怎样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呢?本文试图挖掘蕴含在游戏中的极富吸引力的设计原则,并试图从游戏前期规则的设计、过程、评估和奖励这三个方面与教学设计切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剖析德育课程同"互联网+"连接的内在需求出发,旨在探寻实践场域下"互联网+"思维同主题班会融合的新路径。文章结合主题班会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形态,从主题确立、题库建立、"云"讨论、效果检验、讲解等五个方面阐述以"立德航海棋"网络游戏为载体、以网络为学习环境的"互联网+主题班会"的实施路径,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呈现了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对网民道德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快速发展。与一般的静态文化产品不同,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创造性、参与性使其呈现出"虚拟社会"的所有特点,影响到网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网络游戏之中包涵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游戏玩家的现实行为和隐性道德观念的形成。为此,需从网络游戏产业规制和行业自律、网络游戏内容制度监管和技术规制、网民网络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自律、健全网络游戏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绿色网络游戏产品和模式等方面,加强网络游戏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MOOC教学两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将MOOC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于面对面课堂教学,融合课堂讨论、在线学习及课外训练于一体的新型混合教学新模式,并从教学分析、教学活动安排和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对新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西部高校电气工程类专业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表明,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显著优化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