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邰程苏 《当代体育科技》2021,(8):177-180,18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满足农民公共体育需求、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建设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形成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的供给局面就显得极具意义。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取得更加健康、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不可或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从建立完善农村体育宣传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观念陈旧、组织缺位、投入不足、服务滞后等问题,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省部分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根据调查中农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农民体育健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以具体事例和事实说明了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农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既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更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应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村体育活动是促进和提升农民身体健康,生活文明、富裕、和谐的最有效途径.长三角地区具有典型的前沿性代表特征,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索农村体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社区改造,生活环境加以改善;现代科技发展促使机械化生产,给予农民休闲健身提供时间的保证;生活水平提高及健康知识资讯普及使得农民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等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面临:资金保障与市场开发不利;农民健康与体育意识淡薄;农村活动组织能力与社区健身硬件设施缺乏;缺少专业体育人才及社区健身氛围差等威胁。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的现实处境、充分认识农村体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实施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策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有效农村体育发展措施,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也可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乃至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论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质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重点阐述其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质建设的启示:因地制宜,抓好农村体育建设;以村容整洁为重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日渐丰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变化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文化具有更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进行探讨,以便能推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钱应华 《体育科技》2011,32(3):20-23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融水雨卜村发展体育旅游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建设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体育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征、文化习俗特征及形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亚文化,它包含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具有低商业价值高社会价值的特性.因此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切实保障农民体育权益,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四川农村地区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落后是制约四川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利用学校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发展四川农村体育的重要环节,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四川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举国体制"这个为我们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辉煌荣誉的体制,面对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受到诸多学者的质疑。笔者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相关数据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与商榷这一问题,以期有所新的认识和收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渔农村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扼制渔农村篮球运动的因素,提出了建立“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全局发展观,改善渔农村篮球运动的基础建设、凝聚组织的向心力,构筑和谐的渔农村篮球活动载体和平台、建立和培养渔农村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构筑和谐的生活理念,引导、更新渔农村居民健康的生活观念、以篮球运动为媒介,建立“城乡结对、体育帮困”的体育暖促工程新理念,来建设和发展渔农村小康社区中的渔农民篮球文化,构筑一个和谐的渔农村小康社区。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大文化的发展需求,对推动传播和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出体育博物馆作为体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建设和完善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需要。提出增加体育博物馆数量、提高体育博物馆质量和体育名人堂建设等建议,旨在使体育博物馆真正起到传播与传承体育文化的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现阶段,中国农业机械化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克服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利因素,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机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部分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如何?通过对部分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调查,可以看到,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已初具规模,但体育器材配置还远未达到规定配置水平。因此,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土洋结合,走体育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落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获奖牌国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参赛各国家获得奖牌的情况,以及雪上技巧项目获得奖牌的国家雪上技巧项目的发展情况,总结这些国家在发展雪上技巧项目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再次把体育强国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目标的时候,学界对"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理解却见仁见智。对体育强国目标的价值哲学解读,旨在弄清造成分歧的根源,探寻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的途径。体育强国目标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转变后国人对体育价值的必然诉求。价值取向的转变必然导致主体的价值选择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新的体育目标价值,用新旧不同的目标价值来评判体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是造成对体育强国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全新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下,构建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有利于统一认识,凝聚共识,为建设体育强国导航。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农村中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涛  段黔冰 《四川体育科学》2004,(2):116-116,119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120所农村中学的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了解,分析和探讨四川省农村中学体育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要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carbohydrate ingestion on metabolic and performance-related responses during and after a simulated 1h cycling time trial. Eight trained male cyclists (VO 2 peak = 66.5ml kg -1 min -1 ) rode their own bicycles mounted on a windload simulator to imitate real riding conditions. At a self-selected maximal pace, the cyclists performed two 1h rides (separated by 7 days) and were fed either an 8% carbohydrate or placebo solution. The beverages were administered 25 min before (4.5ml kg -1 ) and at the end (4.5ml kg -1 ) of the ride. With carbohydrate feeding, plasma glucose tended (P = 0.21) to rise before the time trial. Compared with rest, the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t the end of both rides,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ing observed between treatments. Thereafter, plasma gluco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t 15 and 30 min into recovery,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30 min during the carbohydrate trial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trial.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lasma free fatty acid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ride. However,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 < 0.05) in free fatty acids was found at 15 and 30 min into recovery, with no difference between trials. Mean power output was significantly (P < 0.05) greater during the carbohydrate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trial (mean - S.E.: 277-3 and 269-3W, respectively). The greater distance covered in the carbohydrate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trial (41.5-1.06 and 41.0–1.06km, respectively; P < 0.05) was equivalent to a 44s improvement. We conclude that pre-exercise carbohydrate inges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trained cyclists during a 1h simulated time trial. Although the mechanism for this enhancement in performance with carbohydrate ingestion cannot be surmised from the present results, it could be related to a higher rate of carbohydrate oxidation, or to favourable effects of carbohydrate ingestion on the central component of fatig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