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错误的结论在学生的思想中为啥根深蒂固呢?究其原因就是思维“惯性”造成的.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也是思维“惯性”.思维惯性如果注意不到,将会造成错误.有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就非常容易受思维“惯性”的影响,从而造成实验失败.下面就列举几例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中容易受思维“惯性”影响的实验.通过剖析学生在面对这些实验时所犯的错误,我们就能够了解思维惯性对我们的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人们思考某一类问题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引人们从熟悉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影响当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思维定势是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后继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力学是研究物体惯性、力和运动三者关系的科学,认为力学只是研究力和运动的科学是不全面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是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物体不受力才能做惯性运动.然而我们所处空间不存在做惯性运动的物体,这就给惯性问题的教与学带来困难,使学生很难理解惯性的本质,很难把惯性和受力现象区别开来,很难在研究力和运动时考虑到物体的惯性.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快速跑步的过程中,要想很快转个弯儿就不是不减速,这样才能保证身体不会“失控”摔倒。这是因为在跑步时,人的身体具有惯性的原因。其实,人的思维也有“惯性”。思维的“惯性”有时会对解决问题形成阻碍。请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人的一种思维惯性,即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人一旦采用某种思维方式获得成功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定势,碰到新问题,也要用老经验去试一试,按固定的模式去验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6.
臧海峰 《农村教育》2007,(11):49-49
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较准确的判断时又时常成为我们创新的绊脚石。就像我们习惯了晴天而发现不了阳光灿烂的美一样.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使我们麻木,麻木的我们缺失了发现与创新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克服惯性思维.越过经验主义的绊脚石.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那我们一定能够跨越书本,超越生活.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挖掘、利用、优化人的思维潜能是提高认识效率的根本途径,惯性思维正是人的思维潜能的表现,是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充满兴奋而形成难以抑制,也无须抑制的持续性思维活动状态。其形成机制与逻辑思维、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知识结构及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认识效率,就必须利用思维潜能,养成惯性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8.
所谓层次是物质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无序到有序,逐渐形成的类似阶梯样的程序.类似地数学思维层次性也是如此,它是进行数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它具有惯性、顺序性和发展性.根据数学思维的特性,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又可形成下列四个思维层次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给你出这样一道题"1+1=()",你会怎么做?想来大多数人会直接写2,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形成的思维惯性,就是给你一个"=",你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是"执行计算"的意思,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五年级学习方程后,许多教师就会发现学生受以往这种思维惯性的影响,对等式的理解并不是太好,特别  相似文献   

10.
人的创造性形象思维活动的机制可分为两类,即人的脑生理活动机制和其思维认识活动的信息运动机制。前者存在于人的左右脑功能相通互补机制与脑生理神经第二信号反射系统机制两个方面。就后者来说.则在于思维信息相似性的同构机制与思维信息运动的整合机制。创造性形象的运动机制必然形成其自身活动的内在规律,即意象互渗同构律、形象共殊结合律、形象思维时空结合律和形象思维整体同一律。  相似文献   

11.
求异思维就是按照与习惯性思维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它往往表现为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性理论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求异思维是一个创造者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因为一个人只有善于求异思维,才能发现事物的不足,产生创新的欲望;如果不善于求异,就会因安于现状而毫无创造。下面以两道密度计算题的特殊解法谈培养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但通常我们在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灵活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注。孰不知,人类所经知识接受——能力形成——素质提高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人的认知结构的矛盾运动过程.是批判性思维引领下认知图式的调整过程。纵观数学史上几次重大的进展,无理数的发现、菲欧几何的提出.三大作图的不可能性、高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不存在性等.都是数学界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的有力证明.可以说不敢批判.我们就不敢挑战,思维就不能开拓.社会将失去前进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逆向思维运动的认识和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可运用以下策略:一是摆脱思维惯性,转换思维方式;二是明晰运动要领,反复示范训练;三是真诚地评价鼓励,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我们需要选取参考系,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是不同的. 参考系有两种,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在一切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描述运动的力学规律完全是等价的.这就是力学的相对性原理.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的描述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惯性现象虽然随时可见,但不少学生仍认为惯性概念难理解、惯性习题难解答.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时,B经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是否也有惯性呢?以人乘坐汽车为例:当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人向后倾倒;当行驶中的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第一种现象说明静止的物体有惯性,第二种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在这两种情况中,人受到的重力、…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包括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所谓辩证思维,就是从思维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研究思维,研究概念、判断、推理自身的矛盾运动和辩证思维的逻辑方法.它是思维发展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高级阶段.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科学,它遵循辩证法的规律而运动、发展、变化,数学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甄淑亚 《河北教育》2005,(23):47-47
物理学有一个惯性定律。人的思维是否也有惯性呢?例如:某农民种药材发了财,明年许多人会群起而效仿.结果价格猛跌,连本都赔了进去。传说哥伦布第一次环球航海成功回国后,国王为他召开庆功会,会上有入不以为然地说:“他这算什么,如果当初让我去.我也能成功。”哥伦布顺手拿起一个鸡蛋说:“谁能让这只鸡蛋站在桌子上?”大家都面面相觑。刚才说话的人也目瞪口采,这时,哥伦布不慌不忙地说:“我就行!”只见他将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鸡蛋稳稳地站在了桌子上。  相似文献   

18.
图形的思维     
物质的运动有惯性,同样,人的思维运动也有惯性。人们常用线性思维和平面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思路用得多了,就会成为一种“固定观念”或习惯性思路。而这种“固定观念”或习惯性思路,常常会使我们头脑僵化,从而使我们的视野过分狭窄,磨灭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学家曾举过这样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请用六根火柴棒摆成四个等边三角形。许多人在一个平面上左摆右摆,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摆不出四个等边三角形。有一个思维灵活的人,他思考了一会儿,说,有办法了:用三根火柴棒先在一个平面上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再用另三根火柴棒在这个三角形上搭成一个四面体,正好是四个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的大脑多次受到某种外来信息刺激作用而作出反应后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人们在用某种思维模式多次解决某类问题时,就会表现出一种要套用以前思维模式的倾向,即喜欢凭经验循着一条自己熟悉的路子,按照一个既定的框架去思维,好家总有一张网套住你去得出一个熟悉的结论。而同一方法使用次数越多,这种倾向就越强烈,越不容易摆脱,形成一种思维的惯性。  相似文献   

20.
例1汽车转弯时为什么要减速?答如果不减速,汽车惯性太大,汽车不易转弯,甚至翻车.这个答案中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即:“物体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小.”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惯性概念的缘故.由于许多同学把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与惯性混淆不清,认为物体只有不受力时才有惯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物体的惯性会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思维定式.惯性还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即守旧性),如我们做实验的一辆小车,原来静止于实验台,则它就有保持静止的性质.一旦我们用力把它拉着运动起来,在刚开始运动的一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