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根本在于价值自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需要价值自信。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价值自信是教育者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前提,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形成品德和确立信仰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基础。为此,要抢占理论制高点,强化理论自信;要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强化学科自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强化功能自信。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平台。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研究倾向,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内涵,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由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个性环境构成,具有心理动力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情感支持功能、感染渗透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的总积淀。政治文化除了包涵政治思想、政治心理等外,还应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处于潜在和内隐状态,政治行为模式则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外在体现,处于外显状态。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了困境,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表现出逆反心理、在实践上难以将"知"转化为"行",这些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大学生的功利心渐强、官员贪污腐败导致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低落、东西方文化碰撞导致大学生文化迷失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导致其容易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侵害等原因造成的。在新形势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定的目标,因此,必须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所设计和建构起来的包含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操作方法和环节、师生关系、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心理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应充分发挥文化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教育对接的对接点,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论提高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团文化具有思想教育、凝聚、社会化、心理补偿、导向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党政部门要重视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团文化中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是关系到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以校园网络这一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教育载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的正式开通和不断发展,促进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多数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由功能定位不明确引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将心理疏导的理念引入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之中,借鉴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构建心理疏导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种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路,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新视界。全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现状,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落实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是关系到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以校园网络这一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教育载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的正式开通和不断发展,促进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多数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由功能定位不明确引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将心理疏导的理念引入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之中,借鉴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构建心理疏导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属性与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社会化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内容,政治社会化过程是西方社会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所要传输的是有关政治制度的信仰系统以及关系政治活动和政治运转模式的认识体系。它把资产阶级政党理论化的政治思想,通过与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的相互作用,“社会化”到社会全体成员中去,使之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信仰,并在社会政治行为中体现出来。准确把握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属性与本质,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心理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重视心理环境的优化,从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个角度出发,探寻合适的优化途径,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在内涵上具有交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这两大理论来源在内容上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毛泽东革命诗词中所体现的艺术美和理想美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认真挖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课程,是具有时代性的全新课题。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倡要注重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加强和优化思想政治中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强自立、理智平和、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和心理疏导两种方式以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文化创新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政治文化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的分析,指出政治文化创新的四条原则:与时俱进原则、政治公开性原则、政治稳定原则和政治开放性原则,并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集体目标的正确确立、集体心理的健康形成、集体文化的构筑以及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咨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矛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关心大学生的需要心理,把握他们的需要心理规律和特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需要心理相结合,不仅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政治上的保证,而且能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上的支撑和精神上的服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展。文章从需要理论出发,通过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分析研究,提出针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教育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疲软,政治认同出现危机。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落脚点和社会价值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手段与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政治学常识、重视大学生参政能力的培养与参政渠道的疏通、完善政治体制教育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