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最近,国家科委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推广精白薯类淀粉粉丝加工新技术及其成套设备。传统的薯类淀粉粉丝颜色发黑,品种单一,制作加工方法落后,而光友粉丝加工技术及其设备是对薯类加工技术的革新,对薯类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该技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使红薯、马铃薯、木薯、蕉藕、玉米、豌豆、  相似文献   

2.
张军 《内江科技》2001,(5):24-25
目前,正值红薯收挖季节,安全贮藏红薯和对其增值加工利用,对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十分重要。 (一)安全贮藏红薯的方法 要使红薯达到安全贮藏效果,必须掌握好薯窖修建适时入窖和窖内管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前,不少村办粉条加工厂,专业户办粉条加工厂制出的粉条不耐煮,颜色也极不好看,虽有生产量,但质量不能达标,在市场上不抢手,价格也扬不起来,效益很差。怎样生产精白、耐煮、竞争力强的粉丝,现提供一些技术措施,供广大加工粉条的专业户借鉴。一、主要设备洗薯机、磨浆分离机、搅拌除沙机、过滤机、和面机、粉丝机。若想减少投资,只购磨浆分离机和  相似文献   

4.
吴晖 《世界发明》1997,(10):26-26
知道邹光应的粉丝,是源于1994年在“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上,记得那时在四川省展团的一个展台前人头攒动,我以为是在销售什么尖端技术产品,挤进去一看,原是普普通通的粉丝。乍一看觉得这些粉丝与其它的粉丝没有什么不同.仔细一瞧,原来这种标有“光友”牌商标的红薯粉丝,与我以往见的那种宽如手指、色泽发灰的红薯粉丝迥然不同。它洁白透亮、品种繁多.有宽粉、细粉、中粗粉、火锅粉,还有柔软新鲜的保鲜粉。据了解.仅仅几天的功夫.这里就鉴定了近2000吨的销售合同。在过改展览会上.“精白粉丝加工技术”还荣获了金奖。  相似文献   

5.
<正>3千克鲜薯能创造多少价值?按每千克成本3毛钱来算,还不到一块钱。可是,在"方便粉丝之父"邹光友的麾下,这最最普通的红薯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增值40多倍,创造出  相似文献   

6.
一、红苕淀粉生产精白粉条技术 红薯粉丝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果胶,柔软可口,味道鲜美。然而传统方法生产红薯粉丝存在粘连困扰,而且现有粉丝机需经过散热、剪粉、摊凉、泡粉、吃浆、搓散等繁杂工序。才能晾晒,造成四多两低即用工多、浪费多、耗能多、成本多和质量低、效益低并且红苕粉丝黄黑、卫生条件差、加之粉丝弯弯曲曲,食用时极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  相似文献   

7.
将红薯制成甜酥红薯片,可大大提高红薯价值,并能出口创汇,是一条加工增值,致富的好办法。1.原料选择选择直径为50毫米左右,单体重量200~250克,外表光滑,无腐烂、无斑疤、无机械创伤的椭圆形红心薯块(普通红薯也可,但其产品  相似文献   

8.
庞沐初 《今日科苑》2007,(15):116-118
为了落实湖南省老科协关于"三大开发"(特色红薯、楠竹、中药材)的有关精神,近几年来,我会侧重搞好特色红薯的开发,帮助农民致富。从2003年起,先后采取引进良种,繁育栽培;办厂加工,舞活龙头;培育基地,稳步推进的路子,并勇闯"三关",使特色红薯在临澧境内已生根落脚,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去年该基地加工生产的"绿斋牌"特色红薯粉丝、粉条以其天然、纯正、无污染的高品位质量荣获中国绿色食品标牌,其产品在市场上已供不应求。特别是广大薯农种一亩特色红薯的收入平均可得1600~2000元,比种稻谷省工、省肥、省成本,且纯收入是种稻谷的2倍以上。这不仅给农民致富带来了福音,也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吴静 《内江科技》2000,(1):17-18
一、红薯蜜饯 1.原料处理:选用质地紧密,无腐烂、块形圆整的新鲜红薯为原料,将选好的红薯放入洗涤槽中,用流动清水进行充分洗涤干净,捞出,沥干水分,去掉外皮,按要求切成一定形状,使产品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10.
简易粉丝机     
我们的家乡慈利县岩泊渡镇盛产红薯,每到打霜时节,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制作红薯粉丝。他们右手端着瓢瓜,左手握着拳头不停地敲打瓢瓜的边缘,让白白的粉丝落入开水中,很快粉丝就成形了。  相似文献   

11.
韩化 《内江科技》1999,(5):68-68,
①红薯叶 红薯叶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是防病抗癌佳品,过去作为“忆苦思甜”用品,现在正走俏国际国内市场。如能加工成红薯保健饮料,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见“红薯叶保健饮料加工技术”)。 ②胡萝卜 经测试,胡萝卜营养价值高,且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降血压、润胃肠等功效,加之色泽鲜艳,在食品开发上有广阔前景。除鲜食外,若将其加工成饮料、罐头等,具有极大的销  相似文献   

12.
用红薯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仿山楂糕食品,口感舒适、色泽优美、富有弹性、食后能生津止渴、开胃健脾,是一种新型的保健品。加工制作1公斤红薯糕约需成本1.2—1.5元。3—5人配合操作。每日可生产200—300公斤。 一、备齐用具 农家土法生产时,备两口大锅及饮具。60目细筛1—2副,自制成型盘3—6架。 二、备足主料 选用优质红薯洗净蒸熟、撕去表皮,捣烂用60目细筛过备用。 三、浸泡明胶 将食用胶用冷水浸泡2—4小  相似文献   

13.
红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地瓜、番薯、甘薯、山芋、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一年生旋花科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一般不能自然开花[1]。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改变,在北方地区偶尔也出现极少见的红薯开花现象。2010年7月10日笔者在大连旅顺地区观察到了红薯开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当年的气象资料和文献做了一些浅显的观察和分析,对这一少见现象做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4.
原料配方:水1000克,精制红薯淀粉1600克,纤维素60克,精盐10克,白糖、蛋白适量,白蘑菇粉自备(用洗净的干蘑菇切碎、过筛、制成蘑菇粉)。 红薯粉丝新产品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脱毒马铃薯具有抗病、脱毒,其结薯早,薯块膨大快,高产且品质好,产量高,可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50%,对我们贵州山区栽培农户增收致富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1,播前准备工作1.1,合理轮作、深耕施肥1.1.1,合理轮作:在我们贵州山区马铃薯不宜重茬或迎茬种植,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如蕃茄、烟草、茄子、辣椒等)或块根作物轮作。适宜与玉米、水稻、红薯等农作物轮作。为节约地膜和减轻经济负担,在耕地上一般起垄为5.1尺,垄高8寸-1尺,垄面呈龟背形,每垄四行,行距1.2尺。1.1.2,整地:马铃薯属深耕作物,要求有深厚的土层、疏松的…  相似文献   

16.
李林格 《金秋科苑》2011,(20):180-180
红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地瓜、番薯、甘薯、山芋、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一年生旋花科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一般不能自然开花[1]。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改变,在北方地区偶尔也出现极少见的红薯开花现象。2010年7月10日笔者在大连旅顺地区观察到了红薯开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当年的气象资料和文献做了一些浅显的观察和分析,对这一少见现象做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7.
技术财源     
柑桔、红薯综合深加工技术 该项目以我国特别是湖南省丰富的柑桔、红薯资源为原料,并根据原料组合各自的生物物理化学特性,采用酶处理技术;果汁饱囊技术;超声波干燥、灭菌工艺,以及压注成型等现代科学技术及加工工艺,将各原料按特定的比例组配后加工成具有良好结构和风味的新型食品,主要产品有柑桔果汁饱囊粉、桔薯片、桔薯饴、柑桔膳食纤维,这些产品的面市,既为提高人们食品生活水平提供了新产品,也为柑桔、红薯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紫薯属旋花科甘薯属草本植物,属于甘薯的一个特殊品种类型,薯皮紫黑色,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故又称黑薯,紫心甘薯或紫肉甘薯。我国红薯研究人员成功从日本九州农业试验场引进到国内,已有20年的历史[1],,后经杂交改良现在已形成了众多地方品种体系。紫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健价值高,已成为当前农产品研发人员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在70年代就用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90年代初,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脱毒微型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巳开始应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始种生产,逐渐形成了适宜不同生态条件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共推广脱毒种薯36.5-40万公顷,获经济效益近30.8亿元。西藏高原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等自然因素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但是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生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由病毒引起。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扩后期的良繁育能获得“无病毒”的“复壮”的健康种薯。实践证明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可使产量增加30%-50%。马铃薯除食用外,还可作饲料、食品加工轻工业原料。进行马铃薯脱毒快繁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发展马铃薯产业,将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绿豆凝剂豆腐以大豆为原料,以绿豆粉作凝聚剂制成的一种新型豆腐。色白且质细软嫩,无异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制作方法如下:王选料去杂选用不霉烂、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作原料,并过筛,去掉尘土和杂质。2泡豆磨浆将干净的大豆用20t的水浸泡grop小时,泡至手掐豆烂无硬感时为止。然后,按20公斤大豆配230公斤水的比例,用打浆机磨成细豆浆。3过滤去渣将细豆浆多遍加水、搅拌、过滤,滤得豆浆液。滤渣另作加工用。4升温凝聚先把豆浆液移人锅内,用文火加热,边加热边搅动,严防糊锅,直至浆沸。再按每5公斤豆浆液加入0.5公斤绿豆粉凝剂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