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窦春霞 《考试周刊》2010,(17):34-35
本文通过分析美学和语言的自身发展,为从美学角度研究语言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回顾中西方学者在美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中所作的贡献,论述了从美学角度研究语言的实际可能性.旨在说明对语言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美学这一全新的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以来美学原理著作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学研究经历了80年代的“美学热”和90年代的美学转型,美学研究高潮迭起,美学著述也颇为丰富。笔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美学原理著作进行了综合考察。既进行了时间上的分段描写,也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从而探询出各阶段美学原理体系的特点、美学界的兴趣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天台宗的自然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代美学库》的出版,无疑是美学界的一件大事。在这一座巨型的中国美学的思想库、资料库中,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美学问题。比如,在佛教美学研究领域中,就有不少未曾研究而对今天建构当代美学体系可以提供有益借鉴的课题。现试以天台宗人的自然审美观为例,略呈管见。  相似文献   

4.
体育美学发展的态势与展望冯萍早在五十年代,国外体育美学这门新兴学科就已诞生。日本西田正秋发表在1950年《体育科学》副刊号上的《体育美学的提倡》一文首开体育美学研究的先河。随后,日本、欧美各国和前苏联相继开展对体育美学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有关体育美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尹力教学美学研究就是运用美学理论来阐释教学中的审美问题,探讨使教学活动达到美的境界的种种条件。80年代末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受到教学论界的普遍关注,但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不难发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未理清。诸如:教学美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古典美学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而共生。王国维和蔡元培引进西方美学,确立美学史的基本解释范式和研究方法。宗白华、邓以蛰和朱光潜则分别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进行现代阐释,在西方美学的参照下,开掘中国美学的特质,并尝试断代史和专门史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理论实绩成为80年代以来整体通观中国美学史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7.
季水河先生的新《新闻美学》建构的新闻美学体系将新闻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这一总体框架中来探索新闻活动本身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带来了学理的纵深层次的发掘,并从多维研究视角和传统超越上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实践美学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乔雪 《现代语文》2006,(3):90-91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进步大、成就高。这一时期德国美学有很多流派:德国古典美学、德国浪漫派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唯意志主义美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美学等等,不管哪个流派对有关部门艺术的美学问题都很重视,很多作都有相当篇幅专门探讨有关绘画、音乐、学、戏剧等部门艺术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美学放到复杂的文化场中加以考察,这是研究的必要,但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艺术创造与审美的内在规律。以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贯穿美学史研究,必然会产生误区:将背离艺术的教化原则混同于美学规律。在中国美学史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其他任何学派都更重视艺术本体及其艺术创造规律的研究,因止已它的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试谈图书馆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些有价值的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如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社会学、图书馆统计学、图书馆经济学等,它们丰富和发展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而图书馆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图书馆学和美学为主要研究基础,同时也渗透着哲学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是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及工作,是美的规律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和体现。一、图书馆美学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在美学史上,美学是以研究艺术为主。而在当代,由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白华的周易美学研究,体现了诗与美的结合,文学与哲学的融通,既可以情动人,又可以理服人。他从周易之道出发,深刻地阐明了阴阳相抱、时空合一的美学本体论,俯仰宇宙、悦目畅神的审美观照论,饰终反素的文质论,通透明丽的光线论。这对于激励我们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美学精神,对于走向21世纪的周易美学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先验美学强调美只涉及形式,不涉及概念,也无涉存在、内容及利害,它仅仅是对象的形式合于主体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要求和谐活跃运动这一目的而引起人的愉快。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康德美学的专家认为其先验美学是形式主义的。这种结论是对康德先验美学的误解甚至曲解。事实上,康德先验美学正是对形式主义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对席勒美学进行研究时,张玉能先生具有一种非凡的洞见能力和精审独到的概括能力,他洞见到了席勒思想中完整的审美人类学体系,概括了这个体系可能提出的诸多问题。同时,他所采用的视角也是富有价值的,因为这使得用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来研究审美人类学问题的存在根据和发展趋势的构想成为现实,为确立美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新的美学研究方向彰显出当代意义。不仅如此,还由于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美学的向度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阿布都秀库尔·穆罕默德伊明对美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美学原理研究和美学历史研究这两个部分。在美学研究领域,在维吾尔人中阿布都秀库尔·穆罕默德伊明当属第一人,他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美学问题,他的研究独具特色,在美学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美学研究没有"中国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那样明确的学术分野,这实际上是美学界长期担忧的美学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薄弱的一个体系性原因。中国的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体系不完善、整体观照不强、内容畸重畸轻、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不够强大等问题凸显,这不仅使人们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及其当代发展的思想深度,而且造成了中国美学整体性特征的消颓。在中国美学的宏观视野里考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指导地位,不仅要看马克思想主义美学理论研究本身的进展情形,而且要看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其他美学研究的隐性辐射作用,要善于把创造美的理念置于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方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史上,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与我国齐梁年间刘勰的《心雕龙》,双峰并峙,前集大成,后启来世。他们都采用了整体观察、辨证认识的研究方法,其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的认识一致。当然,他们的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也有相异之处,这导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化背景,折射出他们不同的美学旨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美学库》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件盛事,它对于中国美学史与相关人学科的建设无疑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这部大型献资料库经过前后12年的艰苦历程,才得以问世,这本身说明中国古代美学与中国古代化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厚积薄发,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对于时下过于浮泛的学术研究风气是一种矫正与警策。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胡健2001年写的《中国审美之魂》,属于美学史的研究,那么,他2004年出版的《存在之光——美学引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当属于美学原理的范围。一史,一论,构成了胡健美学思考的两翼,而崇尚史论融合,综合把握美学本体的逻辑构成及其历史形态,正是胡健美学研究要追求的学术目标。显然,这一研究思路、方法,既和“以论代史”不同,又和“以史代论”相异,应当说是走在正路上的。  相似文献   

20.
漫谈数学美     
数学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已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但是数学的美学价值尚没有被人们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加以论述,使人们对数学的美学价值有所关注,争取在这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