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三十年代苏联的远东战略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苏联政府为保卫国家东方安全,在外交、军事及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遏制日本侵苏的战略和措施。 在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斗争中,苏联的远东战略是“先西后东”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正确评价三十年代苏联的远东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弄清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益于增进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经验教训,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17世纪的远东传教区内,欧洲多方势力围绕着传教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成为该时期天主教远东传教史的最大特点。本文立足于传教修会的立场和角度,论述了在这场争夺过程中修会与教廷冲突的实质是一场教廷欲建立对各修会远东传教团的绝对控制而各修会加以抵制的权力之争,而引发各修会间斗争的根本原因是各修会间为争夺日本、马来半岛、中国等地区的传教事务领导权,并分析了这场斗争对远东教务的利弊得失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加强,中越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得到深化和发展。通过综述2007年中越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两国高层领导人从长远的眼光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牢稳定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中越关系的友好和稳定发展符合符合两国、两党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从长远来看,还需加大中越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和民间往来,进一步促进中越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4.
董玥 《初中生》2008,(11):42-43
为了巩固胡锦涛主席“暖春之旅”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在日中友好协会和大阪市政府的协助下,今年7月6日至11日,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组织了中国优秀小记者团赴日参观、交流、访问。作为团中的一员,“全国十佳小记者”董明同学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下面就让我们跟她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为了巩固胡锦涛主席"暖春之旅"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在日中友好协会和大阪市政府的协助下,今年7月6日至11日,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组织了中国优秀小记者团赴日参观、交流、访问.作为团中的一员,"全国十佳小记者"董玥同学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下面就让我们跟她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6.
16世纪是葡萄牙在远东的黄金时期,葡萄牙享有对东方的“保教权”,但是它的这种霸权受到了来自西班牙的挑战。葡、西间的这场斗争在第一阶段表现为16世纪双方世俗政权之间的斗争;第二阶段的表现形式为17世纪双方各自支持的基督修会在中国的竞争。这场斗争改变了近代远东的国际关系,并对之后的远东殖民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主席召集的第十五次最高国秀会议6日下午继续举行。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于台潜海峡地区的当前形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作了说明。会议就这个问题交换了意见之后,一致同意周恩来总理受权发表的声明。会议号召全国各界人民一致动员起来,为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而斗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为领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创建真正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进行了反对错误倾向的两条战线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在领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把党内错误倾向分成“左”右两种,并把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明确概括为“两条战线的斗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条战线斗争的理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马列主义两条战线斗争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对马列主义两条战线斗争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本人体会,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支持英国黑人斗争的声明中指出:“种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美国黑人“在社会中处于被奴役、被压迫和被歧视的地位”。“美国帝国主义对黑人的法西斯暴行,揭穿了美国所谓自由民主的本质,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国内反动政策和在国外侵略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英明的论断明的论断,揭穿了美国种族关系的真相,指出了美国黑人斗争的重大意义。从今年四月三日开始的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风暴,已席卷美国广大地区,并在继续扩大和发展中。这是美国反动统治集团一贯地、系统地推  相似文献   

10.
现实问题: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年来,在几代中国领导人、七任美国总统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大事     
我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坚决反对美蒋条约美国侵略集团和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永远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准备新的战争的罪恶勾当,引起了我国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十二月九日。周恩来外长发表的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声明,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为拥护周外长声明所发表的谈话,首都以及全国各地人民纷纷集会拥护周外长声明,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行动,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了:团结一致的在解放斗争中百练成钢的中国人民,是任何战争威胁所吓不倒的。美国侵略者企图利用美蒋条约对中国人民实行战争挑衅,也受到了全世界正直舆论的反对和严厉的谴责。  相似文献   

12.
时事背景一2004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邀请访问法国。1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巴黎签署了主题为《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的中法联合声明。声明指出,面对新世纪国际形势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中法两国同意,在继续贯彻1997年联合声明的基础上,巩固、发展、充实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民国建立后,清末革命派和立宪派各自聚合为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政党。过去,史学界只注意到这两大政党的矛盾和斗争,认为两党在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而忽视了两者的统一和联合,或断言进步党“代表袁世凯专制独裁利益”,是“反对国民党的顽固势力”。笔者对此颇持异议,认为两行有离有合,有异有同,终不失为在根本阶级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党派之争。  相似文献   

14.
1959年,日本发生大规模反对美日签订新安保条约的斗争,美日关系进入冰点。肯尼迪上台后任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远东问题专家赖肖尔出任第四任驻日大使。赖肖尔任职期间通过"对话"外交,深入日本各界进行思想沟通,传播美式价值观,改善了日本国民的仇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联合声明     
由两国或数国共同发表的声明称“联合声明”或“共同声明”,是外交文书的一种形式。联合声明的内容通常是包括有关国家关于某些重要国际问题的一致看法和态度,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应根据的原则和政策的说明,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种  相似文献   

16.
访韩随感     
应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的邀请,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锡澄为团长的中国工会代表团于1999年吕月26日至9月2日对韩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我有幸随团出访,亲身感受了韩国工会界的友好之情。自中韩两国1992年8月建交后,中韩两国工会的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1996年4月尉健行主席率中国工会代表团访韩和1997年朴仁相委员长率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简称韩劳总)代表团访华后,两国工会的友好交往和在国际活动中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渴望同中国工会交流的心情在韩劳总机关本部和其下属的地方工会都非常迫切。济州道地域部议长左捕守(道相当于我国…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2008,(3):21
一、国内部分 1.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一见了日本外相高村正彦。胡锦涛说,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密切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和地区安全等问题,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8.
中美大学校长讨论会是一件大好事情,两国校长经常对话,交流经验,对促进我们教育改革将起重要作用,对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加强两国间的教育和科技合作是有益的。我们两个国家自从建交以来,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是不断发展的,这些交流不断促进了两国人民间的进一步了解,也增进了两个国家的关系。听说你们的会开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自从去年10月以来,日本人民为反对日美反动派阴谋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反抗怒潮。现在,这个斗争还在继续发展着。日本人民阻止修改和争取废除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是日本人民长期以来反对美帝国主义占领、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  相似文献   

20.
1905年至1920年之间,美日两国为争夺在华权益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几番较量,美国均处于下风。美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这是近代以来美日在远东地区矛盾斗争、以及美国对日绥靖的必然结果,也与美国在远东外交上的孤立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