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地委宣传部长常批评那里搞新闻的同志。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只能搞一些几百字的“豆腐块”,拿不出有“震动性”的东西来。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写的新闻“不全面”。他的全面,是指大而全。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不认真报道地区召开的一些会议。实际上,这种各地区到时候都开的会,省报、省台都不报道,写去了也无用。  相似文献   

2.
有些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去年8月间,中宣部在哈尔滨召开了省报总编辑座谈会。在7天的会议中,我都坐在一个自我固定的位置上。我观察了一下,与会的几十名同志,几乎都“各就各位”,很少变换。奇怪的是,9月间在辽宁省兴城召开的东北三省报纸协作会上,这种现象又一次出现了。我问一位同志:“你怎么总坐在这个地方呢?”他反问我:“你为什么也老坐在那个地方?”彼此莞尔一笑。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如果“挖”一下思想,好象有个习惯问题。上午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了,下午觉得  相似文献   

3.
有些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去年8月间,中宣部在哈尔滨召开了省报总编辑座谈会。在7天的会议中,我都坐在一个自我固定的位置上。我观察了一下,与会的几十名同志,几乎都“各就各位”,很少变换。奇怪的是,9月间在辽宁省兴城召开的东北三省报纸协作会上,这种现象又一次出现了。我问一位同志:“你怎么总坐在这个地方呢?”他反问我:“你为什么也老坐在那个地方?”彼此莞尔一笑。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如果“挖”一下思想,好象有个习惯问题。上午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了,下午觉得  相似文献   

4.
“哦,你们厂生产搞得不错,先进经验登报了。”答者苦笑一下,摇摇头:“是啊,上报了,花了三千六。”“发新闻又不是登广告,怎么还花钱?”答者拉长声调,一字一顿地说:“赞助费!”这是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一幕。初听这样的“奇闻”,我为之愕然,待我粗粗一了解,才发现自己少见多怪了。“花钱登新闻”,在有些地方、有些新闻单位已是创收的一大来源。有一家省报,在报眼登一条“本报讯”,介绍某厂的新产品,收费四千元;有一家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了一家公司以产品质量赢得信誉的电视新闻片,收费  相似文献   

5.
二十八年前我刚刚跨进新闻工作门槛时,一位老同志给我一句赠言:“白鸽往亮处飞。”他说:新闻工作者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哪里有新闻线索,就往那里跑;当你没有新闻线索,看不见“亮处”时,就应该深人下去,花硬功夫搞调查,在调查中发  相似文献   

6.
培训基层通讯员是省报群工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基层通讯员一般来自乡镇政府、乡镇企业和县属厂矿、国营农场等,他们大都在办公室或政工科搞文秘工作,兼搞宣传。他们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有的曾在报社电台发过不少稿件。但一般说来,大多数对新闻都在入门阶段,他们热情高。干劲大,热爱新闻写作,可是对新闻的特点和规律却不甚了然。通过短期培训,为他们指明方向,让他们少走弯路,早日成为新闻战线的优秀通讯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发挥综合性报纸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多前,几位新闻研究生同我交谈。一位研究生提出:“请你谈谈,省报如果不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如何进行新闻改革?”听他这一问,我感到很突然,只好回答:“我考虑的倒是,省报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应当怎样改革。”这样直接提问的人虽然是个别的,但有类  相似文献   

8.
一年多前,几位新闻研究生同我交谈。一位研究生提出:“请你谈谈,省报如果不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如何进行新闻改革?”听他这一问,我感到很突然,只好回答:“我考虑的倒是,省报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应当怎样改革。”这样直接提问的人虽然是个别的,但有类  相似文献   

9.
写下“外部断奶,内部搞活”几个字,眼前不由自主地映现八十年代新闻界发生的两件事。事情一,一位中宣部副部长在省报总编会上提出.报纸发什么(稿件)不发什么,应由报社总编辑说了算。一年之后,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宣告此说不当。事情二,在一次新闻学会联合会主持的学术研讨会上,笔者遵嘱特邀一位对人的主体性有专门研究的哲学家,发表传播与主体为主题的演讲。不久,有人对新闻传播强化主体性的言论提出质疑。有人可能会说,这两件事同“外部断奶,内部搞活”有什么关系呢?且听笔者细说。(-)中国的新闻改革进入体制改革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天,正读初三的外甥女突然让我教她写新闻。原来,她刚学到语文第五册“新闻单元”,老师布置写一则消息。接到这个任务,我颇为踌躇。本人尽管新闻学院毕业,并已在一家省报工作两年,但仍认为自己的新闻写得不好。怕万一讲不好,或者和课本上的不一样,岂不误己子弟。于是,我决定还是先看看课本再说。然而,看后却让我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尽管课本中有关新闻的讲述大部分都比较准确,但我觉得尚有一些讲述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一家地市报上读到一条新闻,说是某县建立了全省首个生态养殖基地。可是,过后不久,又在该省的省报上,读到另一条新闻,说是另一个县也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生态养殖基地。同样是生态养殖基地,同样在一个省,竟出现了两个“第一”,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时下,在新闻媒体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这里搞了一项建设,冠之以“第一”,那里搞了一项建设,也说成是“第一”,不是全国第一,也要来个全省第一;或者这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说成是“首创”、“填补空白”,那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也说成是“首创”、“填补空…  相似文献   

12.
我对五家省报的广告篇幅计算了一下,发现7月上旬广告平均每天都占一个版面的在三分之二以上,其中三家超过五分之四,有一家十天就有四天登了整版以上的广告。报纸广告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是一种喜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有些文科毕业生来报社实习,仅几个月时间,就发出“搞新闻采编没劲”的感叹。言下之意,采采编编并非做学问,毋需有“学富一车”之功底。他们有这类想法也不足为奇,就在我们新闻界内部持这种观点的也为数不少。当年,我在省城一家报社实习时也这样认为:天天看一大堆通讯员来稿,日日按“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定格,总觉得枉学了五年什么“学”呀、“史”呀、“论”  相似文献   

14.
深入采访,是搞好新闻写作的基本功和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都必须注重这一问题。过去我总认为,采访就是到处转转、看看、问问、记记。因此,采访时象柳絮一样,飘得很,总是深入不下去,往往听到一点东西就忙于写稿,结果,稿件的命中率很低。有的稿件即使被新闻单位采用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感。前年七月的一天,我去如泉县磨头镇采访,一位干部向我反映了天阳小学校长朱千进,拾到汽车上掉下的价值上万元的五匹毛料布,及时送到了镇政府,交给了失主,我马上就写了一则快讯,发到上级有关新闻单位,可是没有一家选用。原因是材料单一,写法一般化。后来,我又去找朱千进同志认真采  相似文献   

15.
“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读书的经验谈。他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自己有这样的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现在看来,先生的这一经验还很有借鉴之处。依愚之见,特别是报刊的编辑,更应养成“随便翻翻”的习惯。几年前,我为一家省报写了一篇书评,半年过去,杳无音信,于是又改寄到市报,月余即被发表。第三天,省报的一位编辑给我写信说,稿件拟定在某日刊用,请作者来信说明是否还向其他报刊投寄。我禁不住笑了,如果编辑随便翻翻市报的话,也就不会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东西,如果有时间,不妨看看。”一位年长的同事向我推荐。我接过来一口气读完,觉得很好,又推荐给另外几位同事,他们读完,都觉得不错,并发出一番赞扬和议论。这篇文章是合众国际社驻巴黎记者所写,是篇社会新闻特稿,名为《被困在机场的人》。题目并不精彩,但稿子写得很引人。事情似乎很小,却颇具新闻价值,经作者匠心独运,使人读来趣味盎然。文中讲的是一位身份复杂的莫罕先生受困于巴黎机场的故事。在一家机场受困几小时的事倒是经常有,但多达几天者却不多见,长达2年以机场为“家”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搞好成就报道党报责无旁贷。这项工作做好了,有利于鼓舞士气,增强信心。 成就报道年年搞,如何才能出新意?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满腔热情地搞好成就报道”,着重交流报界开展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看一着本期《前沿关注》的作者阵容,足见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一位中央级报纸的副老总,三位省报总编辑,一位市报总编辑,还有一位是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的系主任。他们的文窜紧密联系实际,或就实论虚,或夹叙夹议,读来饶有兴味。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各报都在筹划成就报道。我们特意组织这次讨论,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大家谈“新闻”与“辛苦”张志锋记者常被一些人称为“无冕之王”,不信吗?报纸上有名,广播中有声,电视上有影,似乎出尽了风头。实际上,这都是一些局外人被一些“光环”给迷住了双眼,每位吃新闻饭的人都会感叹:记者是“生如蝼蚁,催人早逝”的职业,新闻姓“辛”(新),记者姓“苦”。 关国一家权威机构曾作过一项关于劳动量大小的调查。排第一位的从业者是矿工和码头工人,记者和警察则位居榜眼。调查会有偶然性,但记者工作脑力和体力消耗之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体育记者和摄像(影)记者,采访时消耗的体力,非常人所思。从…  相似文献   

19.
谈起“五味瓶”,很多人知道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瓶子。有句俗话叫做:“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不是怎么好尝的,而说到“方格地”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而绝大多数搞新闻报道、舞文弄墨的人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有人戏称吃新闻这碗饭的人是耕种“方格地”的,还有人干脆称之为“苦行僧”,不管怎么说,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泡在这块“方格地”里了。五年艰辛,常有朋友问我收益几何?我只答道:“拣到一只‘五味瓶’”,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有苦也有甜”。记得刚学“爬格子”那晨光,热情蛮高,下班便钻进宿舍,挑灯夜战到三更。早晨上班时路经邮筒旁,偷眼瞧瞧,如无熟人,便麻利地把稿投进信箱,然后便哼着小曲上班去。留下的是永无休止的等待。  相似文献   

20.
当一张报纸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你也许对其中某条消息感兴趣,殊不知这也许是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报道员或通讯员的“杰作”呢。当你合报品味这条新闻的价值时,也许还没看清作者姓甚名谁呢。殊不知这一条条不起眼的小稿,凝聚着多少报道员的苦辣酸甜!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组来自部队基层很适员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苦在其中万事开头难,搞过新闻报道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刚刚走上新闻报道之路的报道员,他们的感受更深。报道员贾伟东,是刚刚从新兵连调到报道组不到5个月的“新手”。在新兵连里,他经常写写散文、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