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范围内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的风险资本显著增加,这一现象的兴起引发了学术界对跨境风险投资的广泛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跨境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经验是否影响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表现。本文搜集了跨境风险投资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退出的551个项目,在之前对于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人力资本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并提出了关于跨境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经验的三个方面的衡量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跨境风险投资的本土从业经验和本土投资专业性是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显著影响因素,并且跨境风险投资的投资周期和退出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2.
王曦  党兴华 《科研管理》2014,35(2):111-118
风险投资机构本地偏好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组合空间分配的重要特征。本文以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CVSource2000-2011年的风险投资大样本数据,分别运用Probit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风险投资机构本地偏好对成功退出和退出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偏好对成功退出的可能性、退出速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本地偏好程度低的风险投资机构其退出绩效更高。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间的网络联结对退出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数据,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退出方式有显著的影响:(1)若包含所有投资轮次,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通过IPO或M&A退出的可能性越大。(2)若仅包含通过IPO或M&A退出的投资轮次,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通过IPO退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播有利于风险投资克服信息不对称性和项目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至2015年CVsource数据库中风险投资数据,本文研究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项目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影响,经验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分别在项目信息传播和经验信息传播与投资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另外,吸收能力显著负向调节知识获取对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上述结果意味着,信息传播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资绩效,而且可以通过知识获取及吸收能力对投资绩效产生间接作用。利用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框架,本文论证了信息传播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机理,并且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行为优化以及投资绩效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增加所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投资机构往往倾向于进行地理邻近的本地投资。通过Thomson Venture Xporter数据库搜集到1993—2012年间587家中国本土风险投资企业投资于2207家本土创新企业的共计3558个投资交易样本,以此为实证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市场层面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风险投资本地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分割情境下,当控制了风险投资的战略选择及风险投资机构的特征等变量后,随着环境不确定性水平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对本地偏好的依赖也会随之减弱。因此,对于后发地区而言,可以通过降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来吸引更多的外地风险资本而实现本地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CVSour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 ~2014年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跨境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借鉴Kogut和Singh的方法计算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运用Logit回归分析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外资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制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从文化距离的各个维度来看,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合作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短期导向、放纵/约束维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制度距离维度中,管制维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李刚  陈德棉  张玉臣 《科研管理》2001,22(5):112-116,143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机构风险、市场风险、退出风险、经验风险、竞争风险和项目源风险。本文认为通过建立有限合伙制、提高投资各环节的成功率和实行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可大大提高风险投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党兴华  董建卫  杨敏利 《科研管理》2012,33(10):129-137
已有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成功退出有重要影响,但影响机理尚未揭示。本文以Heckman模型为基础构建一个两步回归模型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影响成功退出的机理。先通过第一步选择模型计算出反米尔斯比率,然后在第二步回归模型中引入反米尔斯比率,从网络位置对成功退出的总影响作用中分离出项目选择和增值服务各自的影响作用。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联合投资网络中处于有利位置的风险投资机构既可以选择到高质量的风险项目,也可以为风险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因而能够实现更高的成功退出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10月30日期间上市的风险投资背景公司数据,考察主要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对创业企业分阶段投资结构的影响。使用风险投资机构历史投资事件数量作为衡量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的变量,研究结果发现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分阶段投资时投资轮数更少,两轮连续投资之间的持续时间更长,每轮投资金额更大。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退出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过程中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风险投资的退出存在风险,但风险并非仅存在退出这一个阶段,从选择投资项目开始就存在风险。从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风险资本注入企业后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来阐述对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科技风险投资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我国科技风险投资业应当由国有资本为主向民间资本为主转变。在分析利用民间资本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四种类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科技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并从税收、财政、市场退出、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激活民间投资进入科技风险投资业的政策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创业资本的退出: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业资本的退出是创业资本投资运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创业资本投资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投资家能否成功地退出投资。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创业板的设立方面。本文在参考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对创业资本的退出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评述 ,涵盖了创业投资家在IPO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a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low performance in venture capital (VC) markets. By using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s,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of VC firm managers and i) the success of their portfolio firms on one hand and ii) their fundraising activity on the other.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French VC market. The French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ight links between businesses and the state and by powerful elite networks, while the VC industry has been dominated by government funding and incentives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e evidenc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specific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and the exit success of VC-backed firms. However, unlike the research from the US market, we find no support for the claim that success determinants impact fundraising activity. Instead, we substantiate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social networks for raising larger funds in markets with strong networks.  相似文献   

14.
论创业资本的退出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资本的退出是创业资本投资运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创业资本投资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投资能否成功地退出投资。目前我国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创业板的设立方面。本首先探讨了创业资本退出战略的基本内涵,指出创业资本的退出战略主要涉及退出方式和时机的选择、退出程度的选择以及退出控制权的安排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接着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退出战略选择的基本因素,探讨了创业资本退出中控制权的分配和实施,指出使用可转换证券有利于实施最优的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多层次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对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有效的上市退出方式,可以为企业提高后续资本的供应量,以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系统。香港这样完善金融体系的地方,由于未能了解自身风险投资业的特点,即使创业板推出也不能解决问题。从投资回报、退出交易成本结果三个维度对国内外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田毕飞  戴露露 《科研管理》2019,40(9):149-158
本文构建了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创业路径模型,并采用跨案例研究法对鼎龙股份、中瑞思创、青岛金王三家企业的国际创业路径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技术型、市场型与技术市场整合型三种国际创业路径。本文认为,中国新创企业应根据技术、市场、资金三方面的能力强弱,借助跨境电商优化自身相对较弱的国际创业要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较快,但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非常有限,风险投资退出主要采用股权转让方式,而今采用IPO退出方式越来越活跃,成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途径。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多渠道地加快风险投资专门人才培养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从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冯冰  杨敏利  郭立宏 《科研管理》2019,40(4):112-124
基于激励、认证、“良性循环”三个理论视角,研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机制。通过私募通数据库搜集数据构造匹配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为私人资本提供收益类补偿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可以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然而,为私人资本提供亏损补偿加上收益类补偿,或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2)无论投资早期还是后期的创业企业,或者无论投资高科技行业还是非高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都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3)无论投资创投落后地区还是创投成熟地区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都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上述结论支持激励假说,但不支持认证假说和“良性循环”假说,表明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关键在于为私人资本提供合适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sourcing and valu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VC) funding among entrepreneurs with varied levels of prior start-up founding experience, academic training, and social capital. Social ties with VC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to organizational resource attainment and performance, and so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orrelates of heterogeneous social links with VCs. I also examine venture valuation, as it reflects enterprise quality and entrepreneurs’ cost of financial capital.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149 early stage technology-based start-up firms, I find several notable results. First, prior founding experience (especially financially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creases both the likelihood of VC funding via a direct tie and venture valuation. Second, founders’ ability to recruit executives via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 (as opposed to the VC's network)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venture valuation. Finally, in the emerging (at the time) Internet industry, founding teams with a doctoral degree holder are more likely to be funded via a direct VC tie and receive higher valuations, suggesting a signaling effect. The paper therefore underscores som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heterogeneity among VC-backed entreprene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