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财政补贴能够有效推进技术进步,但到一定时段应及时退出,代之以新的政策设计,不然会产生挤出效应,造成创新投入不足。本文把创新网络分为大幅度财政补贴阶段、补贴减少阶段和补贴部分退出后阶段三种情形,采用多智能主体Blanche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对财政补贴退出前后的三类创新网络运行机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动力情形下的网络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分享体系出发重构的多主体创新网络,以内部自行驱动取代政府外力推动,其绩效高于大幅度财政补贴、补贴减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网络,新机制能够有效推动技术的进步。市场端财政补贴应当适时退出,技术端的财政补贴应该加大。  相似文献   

2.
方炜  王莉丽 《科研管理》2018,39(9):30-41
协同创新网络强调了创新主体在技术、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多个元素交互作用下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协同合作,是涉及多组织、多层次、多阶段和多种创新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的开放式创新活动。从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起源发展入手,梳理了协同创新网络的属性分类、协同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以及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式单案例研究,从创新资源、创新主体、运行机制、边界拓展及融合机制5个维度深入探讨飞地合作下高校研究院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演化阶段及演进路径,拓展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演进研究,并提供了一定实践启示。研究发现:飞地合作下高校研究院经历校地融合期、链路融合期、主体融合期、跨区域网络融合期4个阶段,先后进行科技创新链纵向链路融合,多元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各链路间网络融合,培育"多层级研发-多层级孵化转化-多层级投融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剖析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出发,对我国特别是中关村地区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对风险投资的主体建设、其运作的融资阶段、投资阶段和退出阶段所必需的制度、组织和政策环境的营造与创建给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分析大规模协同设计影响因素对协同设计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不同运行机制对产品和社区演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产品-社区共生模型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仿真研究方法。首先,在深入分析大规模协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从产品、设计主体、社区三大方面总结协同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集合;其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建模技术提出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产品-社区共生模型,论述运行机制的优化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桥接模块化理论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种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解构提升创新竞争力的价值信条并赋予相应模块,可以在平衡企业的创新策略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外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领导企业为核心,融合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在内的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能力互补、协调分工,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化的过渡;将模块化嵌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并辅以相关运行机制,可以改进协同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柏洲  王雪  薛璐绮  苏屹 《科研管理》2022,43(3):173-182
   本文基于刺激-反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知识流动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gent建模仿真方法,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政府及环境之间的知识动态交互过程。回归结果表明:当主体间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受到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意愿、信息刺激强度以及知识发出方知识权力的显著正向影响;当主体与政府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还受到政府支持力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信息刺激强度在政府支持力度与知识创新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互式创新主体数量始终多于知识集成式创新,成为主流趋势,尤其是知识权力较大的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知识交互式创新;相比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下的创新网络知识集成式创新主体数量未出现下降趋势,且退出者比例更小,说明政府调控能够有效引导主体知识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
多主体仿真模型的主体行为规则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安  田钢 《软科学》2008,22(3):14-19
主体规则的设计是多主体仿真建模的基础,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仿真模型的成败。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主体规则设计的三个原则,并运用刺激—反应模型对创新资源分配模型的主体规则进行描述,继而提炼出主体行为规则设计的基本程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对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科技创新活动中组织网络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多主体参与、协作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研究热点,如何保证各个主体间创新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成为研究趋势。本文从有序度的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指标体系,同时确立有序度识别的方法及标准,并阐述科技创新活动中有序因素与组织网络运行的作用关系,从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动态调整机制、资源投入机制、组织协同机制及动态监测机制4个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针对网络密度对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的影响机理,从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呈倒U型关系的研究假设。应用基于多主体(Agent)的建模方法建立一个基于多Agent的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过程模型,采用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具有双面性,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网络密度过高往往先抑制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扩散,随后进一步提高再是阻碍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110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协同配合对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应,市场融资并未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而市场融资对下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同时,相对于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两者协同配合对非国有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新激励与政府干预理论,并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设计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创新绩效而言,政府扶持"无形的手"和市场竞争"有形的手"是最重要的两大影响动因。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双元创新动因,即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149项研究进行再统计分析,发现双元创新动因对创新绩效同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政府扶持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直接技术补贴、税收优惠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产权异质性和行业特征两方面的调节作用分析上述差异化的原因,发现产权异质性调节了政府扶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相关性在民营企业更加明显;在行业差异化的条件下,创新绩效对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的反应程度都具有区别,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新常态下,发展更需要创新,政府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补助是否越多越好呢?利用2010—2014年珠三角上市创新型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转换成本、正外部性特点,创新型企业倾向于用内源融资进行研发;在外源融资中,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对债权融资的挤出效应最为明显;政府补助在适当的区间内,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若补助过多,会挤出企业用于研发的其他资金投入,并不能起到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其一,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对于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政府补贴对其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其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有差异,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其三,政府补贴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作用效应,也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显著;其四,政府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会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5.
绿色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多措并举的异质环境政策能否真正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高管风险偏好又扮演何种角色?本文围绕环境政策与高管特征两个维度,以2013—2018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tata15.1实证检验了激励型与惩罚型两种环境政策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异同,以及高管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激励型环境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惩罚型环境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存在U型关系;高管风险偏好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正向调节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环境政策的合理匹配与有序投放,再加高管冒险精神的适度提高,是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6.
尚洪涛  宋雅希 《科学学研究》2020,38(6):1121-1131
选取民营制造企业样本,通过构建PVAR模型,动态分析政府补贴、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互动关系,进而揭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应和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制造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均有滞后期为1-4年的促进作用,且对创新数量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说明补贴持续激励了企业创新产出的“量”与“质”,但企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短视行为;反过来,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对政府补贴的后续投入强度分别具有滞后期为2-4年和1-4年的促进作用,且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迅速、更显著,说明政府更注重参考企业创新质量的反馈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积极影响了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优化了“补贴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后续补贴投入”的政企双向反馈链条,说明高市场竞争有利于创新补贴的高效使用和合理配置。研究结论可为政府补贴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铂晨  赵树宽 《科研管理》2022,43(11):154-162
在低碳经济时代,推动绿色创新的研究和发展是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和环境规制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我国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U影响;政治关联、环境规制均会削弱该U型影响,且随着强度的升高,削弱效果愈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以往多从资源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但极少有研究从信号传递的视角来做分析。本研究试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对象,就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中的资源属性和信号属性作用进行探究,对以往研究做出补充。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能够发挥资源属性的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的创新投入,带动创新产出;第二,政府补贴能够发挥信号属性作用,帮助企业获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和支持,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补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剑峰  杨震宁 《科研管理》2014,35(12):54-61
技术创新文献对政府补贴究竟是激励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尚无定论。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个权变的观点,即认为政府补贴能否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和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另一方面是企业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本文对2008-2011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电子、制药和信息企业创新绩效(运用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与其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企业CEO两职合一、控股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对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政府的研发补贴政策和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贴则对该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专利研发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