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首先,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其次,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最后,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5):147-148
创设情境能够使枯燥单一的生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此不仅能时常带给学生新鲜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思维、挖掘潜能,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爱好等特点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生物知识具体、形象的进行展示,进而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新课标也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所设计的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教学可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同时把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生物认知。作为生物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和增强生活化教学实践三方面分别激活、活化和升华高中生物课堂,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形象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使得情境教学成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下面就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马拜存 《甘肃教育》2021,(3):174-175
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就创设生活情境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创设情境的策略进行了深度研究,得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首先,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其次,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  相似文献   

10.
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打开他们探求的心扉,燃起他们探究知识的热情.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蒋轲 《成才之路》2022,(2):91-93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领悟物理世界的奥秘,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有:创设生活化实验、利用生活化实例、构建生活化情境、结合信息化技术、制作生活化教具、注重...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处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去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为目的,实现教与学方式变革,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生活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就会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这一问题,逐渐呈现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呢? 一、结合趣味游戏,创设生活情境 游戏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游戏,创设游戏化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品尝到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如何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学睛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根本不可能每节课都能如实地创设好教学情境.此时,教师要有"拿来主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围绕教学目标.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悟出,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一、现实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8.
在接受一个新知识之前,创设出与该知识相关的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学生的思维。新初中语文教材千姿百态,充满诗情画意,为情境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以境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探究性如果教学只凭教师枯燥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深层次探究的情趣,更不能深化思维。因此,教师要创设以具体形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若要通过情境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解构,那么就需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情境创设.为了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展开,创设的情境要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情境创设要以学生知识基础为出发点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以情境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联想,即由此及彼,这也就决定了情境需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情境就是要借助多  相似文献   

20.
创设教学情境要紧紧围绕"生本理念",确保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基础.教师通过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中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实现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