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心理调整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佳竞技状态是与运动员心理状态直接相关的,不能正确地起用记忆系统的信息,就难以使身心进入高度统一化的功能态。本文就冲破心理障碍、自觉控制心理状态、建立动力定型、保持宁静的心理状态、自我训练法五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存在着四种心理状况,这四种心理状态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稳定性。因此,调整赛前心理状态,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就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在复杂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保持心理平衡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心理修养才能达到目的:1.运用正确思维进行"情绪选择";2.从新学习"角色"、不断调整需要;3.确定生活目标,寻找精神寄托,4.学会自我心理保护;5.积极社交,丰富感情生活.  相似文献   

4.
8色卡测验是让受试对8个色卡按喜爱程度排序,得到一组色卡编码,通过编码到相应的分析表中查询其机能,这样就得到受试当前心理状况的分析结果。这套测验可得到有关受试在意识上的心理构造、无意识的心理结构、神经不安的范围、分泌腺的平衡或不平衡。8色卡心理测试电脑软件的研制,使这一测验能通过电脑实现其功能,且更为简便、实用、准确,排除了暗示性干扰,用电脑来代替繁琐的手工作业。8色卡心理测试电脑软件对于各个项目运动员的心理咨询是非常适用的,能快速进行多人测试,并提供规范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是人心的管理,一个企业领导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统筹思想,综合安排各项工作.兼顾各方利益,保持职工心理平衡.注重对应关系,防止事物走向极端.注重对应关系,防止事物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运动训练的科学体系中,心理训练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员掌握参赛所需要的心理技能,,与掌握其专项技术、战术及发展体能一样,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运动员掌握基本的心理技能,以利形成训练和竞赛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和竞赛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铅球项目是一项不仅要求运动员身体高大,还要有良好的速度爆发力、有较好的协调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运动员在比赛中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否保持心理稳定和动作的正确性发挥,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完善的技术外,对比赛心理承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技术、技能和素质的训练基础上遵循田径比赛的客观规律和铅球比赛中运动员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征,科学地抓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对提高专项成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对提高武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竞技体育强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的高度统一。在这种因素当中,运动技能和身体能力一旦达到某种水平就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而心理能力不同,它往往容易变化,特别是未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在面临比赛时,其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9.
在跳高训练和比赛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映。通过心理训练的不同方法,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存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更多的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致于在比赛时不能发挥最佳水平。所以心理训练对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跳高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到中老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是自己的享受,而且是子女和亲友的福气,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就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生活的中心.对心平健康学多年的研究让我感受到,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直接相连,一个平静的心情,一种平衡的心态,不仅可以预防少得病,而且可以治疗已患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精神健脑的主要要求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其作用超过一切保障作用的总和。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养生的精华和健康的金钥匙。一个人心理平衡,生理就平衡,什么病就都不得,得了病也好得快。由于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的思想所塑造的,所以心理健康来源于大脑。美国约尔美医院汤西希科博士说:“可以断言,人的大脑想的是什么,会强烈地影响着人的身体,而且还会影响人身体的最后结局——死亡。”心理健康就是精神健康,就要心理平衡。一个人只要有个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对他人和社会永远有种感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足球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指出了裁判员必须要有稳定贯注的注意品质.控制自己的注意,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的、最适宜的注意水平.提高控制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人口学为自变量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变量中清晰目标、享受体验、时间变换和意识丧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指标中共性显著性差异的维度是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控制感和清晰反馈;建议对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大心理训练力度,提高运动员心理机能,促进流畅状态的出现于保持。  相似文献   

14.
一、中日学校体育心理研究的现状 l.研究内容广度的差异 日本学者研究范围较广,课题大多是各学者自选,其研究兴趣逐渐由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移。在日本,与体育教学效果有关的学习心理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分别占42.2%与30.2%,明显高于我国的29.6%与 19 2%。但,日本学者忽视体育心理基本原理的研究,仅占心理研究的0.4%,我国却占15.l%。对于社会心理的研究大致相同,日本占14.7% 中国占13.8%,就整体而言,日本的学校体育心理研究论文已逐年减少,运动心理研究论文却成倍增长。这种重竞技运动、轻学校体育的偏向,…  相似文献   

15.
论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技能训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竞技成绩,保持长时间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一项重要训练措施,也是各体操强国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拟用“心理技能训练”来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素质,并采用了实验横向比较,取得了利用“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和竞赛成绩的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争十分激烈的运动。运动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掌握精湛的技术,战术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篮球意识和较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比赛中控制自己,调动对方,从容地驾驭比赛,达到夺取胜利的目的。因此,在篮球比赛中如何调控运动员的心理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重视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一、体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体育竞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残酷。这对体校学生必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变化,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应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好就业的准备。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射击属于个人间接对抗、以静力性为主体的技能项目,比的是精确度。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要求十分突出,高水平的竞赛更是以0.1环之差定胜负。运动员细微的情绪波动就有可能影响发射的精度。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应激的反应往往能决定胜负的结局。本文以应激反应的概念,射击运动的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内在、外在原因以及心理应激的控制方法。提出通过系统应激控制训练,针对性地使运动员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转移压力向转化动力改变,实现变压力为动力目标。从而使运动员掌握更好的自我调节方式,产生较好的适应力,有效防止过度应激,使运动员的即时心理状态达到紧张而不慌张,保持冷静大脑意识清醒,本体感知觉清晰,并积极行动,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正常稳定发挥,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养生之道 贵在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是为了健康长寿,但是注重养生的人,并不一定都能长寿,历代皇帝都注重养生,但是长寿的并不多。为什么呢?除了某些遗传病因素和某些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之外,主要是没有掌握好“两个平衡”,即人体自身的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这两个平衡是人体生命之“车”的操纵系统。“上帝”赐给每个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