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百家观点     
《湖北教育》2015,(2):50
衡水中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杨东平先生发表了一篇博文《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主张教育公平,反对扼杀学生个性、"分数唯一"的办学理念。随后,衡水中学官网发表了署名为学生家长胡子宏的文章《杨东平要是衡中校长,就该给他几个耳刮子》,质问杨东平:"你能保证我们的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吗?"这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的思维。衡水中学是一杯什么奶?奶源是怎么来的?超级中学炫耀自己辉煌的高考成绩,其实是在炫耀权力垄断下的特殊地位,那些被掐了尖、招不到好生源的校长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吞。——戎国强(据《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下家长对于升学率的热切追求、学校为了逐利而盲目扩张以及政府为了政绩对"超级中学"的大力支持是"超级中学"形成的原因。"超级中学"收取高额择校费以及垄断一流学生生源等,造成了不同阶层间的教育不公平;垄断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校际间的教育不公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后进生,造成了学生间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通过改革高考制度、补偿薄弱学校、拆分"超级中学"等措施来消除"超级中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遭遇"超级中学"围困是一个全国性普遍存在的现象。"超级中学"凭借地理区位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和多年来教育经验的积累,吸引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而吸引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大量优质生源及优秀师资加盟。在媒体、社会普遍批评"超级中学"破坏区域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公平的形势下,理性分析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差距,想办法,创特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地方都有这样一所神一样的中学,它们垄断了当地最优质的师资和生源,是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的保障,他们用流水线的模式输出流水线型的大学生,滚雪球般积累名气,使之处在教育资源"食物链"的顶端。这就是所谓的"超级中学",这些被称为"航空母舰"的"超级中学",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崛起"的"新生事物"。它们不仅规模巨大,多为万人高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许多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巨型学校与"超级中学"的存在,实际上是政绩观与利益链共同驱动的结果。(6月24日《中国教育报》)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新一轮高考宣传大战  相似文献   

6.
近期,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这标志着有"超级中学"之称的衡水中学走出河北省,正式进驻云南。(2015年1月21日中国广播网)一个班级上百人,一个年级动辄三四十个班级,全校上万名学生。一边是学生拼命往里挤,一边是舆论口诛笔伐,这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超级中学"现状。其实,关于"超级中学"开分号的看法,有这么一个道理很容易理解。"超级中学"开分号,对所在地的学生来说,看  相似文献   

7.
当前,"超级中学"引发的农村子女教育起点弱势问题愈发凸显,针对此现象,文章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观点,分析得出农村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分别造成其要进入超级中学面临"以优择校"难、"以钱择校"很难、"以权择校"难上加难。据此,提出通过完善"择优录取"、抑制"钱学交易"、杜绝"权学交易",淡化家庭资本在高中入学竞争中的效应,进而改善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年来的高考录取中,"超级中学"垄断国内一流高校的生源,正成为一种现象。"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加之拥有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高考成绩连年优异,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超级中学"并非新现象。多年前就存在过"县一中"现象——上重点大学的名额,大都被"县一中"占据——不过近年来,出现了"重中之重"的"超级中学",把"县一中"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度被神化的衡水中学派人到南京学习的时候,"错愕"一词已经不能完全形容人们的复杂心情了。衡水中学一共有500多名教师,此次派出共60人的团队来教育大省江苏学习,这样的阵势看上去是取经,但不免给人感觉是炫耀。必须承认,作为超级中学的"模板",衡水中学有很强的气场可以对其他学校展开"辐射",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天而降,"落地"南京,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异类"学校面前,衡水中学注定无法学到最核心的教学理  相似文献   

10.
刘鹏 《教育文汇》2013,(19):17-17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超级中学”异军突起,引起社会关注。这些中学在校生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有的网罗、垄断了所在城市甚至全省的尖子生。“超级中学”因学校规模大、创收多、高考成绩相对较好而常常被地方政府当做政绩来炫耀,有的实际上已渐渐地演变成“超级企业”。这些“企业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以收取高额择校费或赞助费而谋取利益,以做大规模和扩大影响力以谋得政府的支持和人们的关注,其做法明显背离了教育本身宗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垄断着优质资源的超级中学在其发展中引发了择校热、导致了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失衡,阻碍了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从观念、资源均衡、薄弱学校改善等角度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日前,新华社记者报道两会代表委员"声讨"各地出现的"超级中学",十分值得关注。这些被称为"航空母舰"的"超级中学",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崛起"的"新生事物"。它们不仅规模巨大,多为万人高中,有的甚至超过两万人;  相似文献   

13.
刘志权 《教育》2012,(21):6
超级中学,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它们座落在城市,享受着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资和设备,进而凭借晕轮效应和先发优势,垄断一个地区甚至全省的优秀生源,发展的结果是,一个超级中学的学生数目动辄以万计。超级中学的形成当然并不是基于科学的教育理念。一个万余人的庞大中学,并不比一个数百人的学校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学校的集团化、连锁化扩张冲动的实质,往往是通过"尖子生"组成"强化班"来提高升学率,并通过向更多的普通学生收取巨额的择校费来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涛 《辽宁教育》2015,(2):25-26
单纯批评某一所在现有规则体系下将"筛选功能"发挥到极致的"超级中学",或希冀该学校实现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主动变革,显然犯了不顾结构性掣肘因素而将价值应然片面当成实然的理论幼稚病。以河北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中学"日前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该校因拥有奇高的升学率和"北清率"连续15年荣获省高考冠军而成为中国百强中学、十大名牌中学和国家级示范学校,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学子;另一方面,该校却又被舆论标签化为已然污名化了的"超级中  相似文献   

15.
"超级中学"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城乡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表现为城乡子女就学要求不一致、入学方式不均等、入学归属感差异显著的教育起点不公平,在硬件配备、师资水平、信息获取、社会支持等教育资源享有上差异显著的教育过程不公平,教育成就方式不等同、付出和收获的多少不一致、就学准备度差异显著的教育结果不公平。改善城乡子女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公平现状,要通过强化弱势补偿原则,从起点处落实教育公平;科学分配教育资源,在过程中保障教育公平;消除高等学校招生"城市倾向",在结果上达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视窗     
《上海教育》2012,(21):5
要刊视点超级中学:一将功成万骨枯?超级中学高扬的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延续的是"效率优先"的"教育产业化"路线。它打造一两所学校的"教育奇迹",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违反了教育规律。构筑留守儿童成长"安全网"当前留守儿童犯罪低年龄、低文化、低法律意识"三低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班级上百人,一个年级动辄三四十个班级,全校上万名学生……这说的可不是大学,而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超级中学"的现状。一边是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鹜"往里挤,一边是学者和社会舆论"口诛笔伐",以衡水中学等为代表的"超级中学",到底是屡创高考神话的"行业标杆",还是反素质教育的"高分工厂"?(10月27日新华网)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长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视窗     
《上海教育》2012,(14):5
要刊视点超级中学:一将功成万骨枯?超级中学高扬的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延续的是"效率优先"的"教育产业化"路线。它打造一两所学校的"教育奇迹",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违反了教育规律。构筑留守儿童成长"安全网"当前留守儿童犯罪低年龄、低文化、低法律意识"三低现象"  相似文献   

19.
基于A大学2007-2017级的新生数据,将所占A大学录取比例超过省内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的高中定义为超级中学,通过构建超级中学的教育垄断指数测量各省超级中学的垄断程度,并以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分数线作为衡量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测度指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超级中学平均占据了A大学34%的录取机会,造成的教育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内地有26个省份都属于中度垄断型及以上,其中西部省份长期保持一所高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教育与经济较发达或人口众多的省份则会出现三所超级中学三足鼎立的态势;各省份教育垄断指数名次与理科一本线名次大体上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各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为打破教育垄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严令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无限制招生的同时,还应该在提升弱势高中教育质量,引导学生与家长理性择校、提高高等学校专项招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付诸努力.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之声》报道,最近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标志着衡水中学正式进驻云南,衡水中学四川分校也已经签约。这一消息坐实了人们对"超级中学"受到美化和追捧、正在做大做强的担忧。各地"超级中学"的特征是相似的:上万名学生的巨大规模,一个年级五六十个班,一个班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严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之"万念归一",只问高考;实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