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教育形态"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不同形态决定着教育的不同形态和范式."和谐社会"是一种实然和应然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经历着"依存型联合体"、"契约型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三种具有"和谐特征"和"和谐追求"的社会形态,也相应经历着"经验形态的教育"、"技术形态的教育"、"交往形态的教育"三种教育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努力构建以"科学发展"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技术形态的教育,迎接交往形态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为特征的文化转型.普通高中教育应该以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教育凭借自身丰厚的文化特质和强有力的实践性理应通过中外文化的建构培养理想人格,从而肩负起"立人"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一位文武并重的教育家和实践者.孔子继承、弘扬、积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文武合一"教育传统,这对于今天改革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杜威针对"美国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观。他提出,职业教育不同于狭隘的行业培训,职业教育以民主建构和自由人的培养为旨归;以主动作业和课程教学相结合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最佳方式;在职业教育的外部管理上,以"单一制"的管理方式作为保持民主精神活力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张天宝北京科技大学高教所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①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并为之服务,但这是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作为文化发展和传播主体的大学生,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其有效途径主要有校园精神培育、人文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7.
在吉尔曼建构的教育乌托邦里,教育即社会母性,是社会为全体孩子提供的一种特殊滋养.教育即社会母性这一理念是吉尔曼文化女性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是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自然主义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女性主义诠释.这一理念对于解决当今教育问题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为特征的文化转型。普通高中教育应该以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教育凭借自身丰厚的文化特质和强有力的实践性理应通过中外文化的建构培养理想人格,从而肩负起“立人”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人之初的教育,是与人之"人间"密切相关的.教育是为人之"人间"的建构与形成服务的.教育的责任只是通过老师之眼、之口将人之"人间"的各个要素彰显,加深其在个人心中的文化印象,解读这些要素对个体生命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使这些要素以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一、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含义以及它同校园美育、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学校、校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存在和文化行为,它既是人类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又是选择、聚合、传递与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为文化人并继承与发展人类文化。这一点也正是教育与文化、校园与文化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之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时期,赋予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以极大机会,社会历史向人们展现自我,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仰望之情油然而生。人们上述这样的历史经验都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个人模式的社会批判理论——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所看到的自己历史定位;社会历史感的核心借助否定性辩证法和交往行动理论多方面地展现了其与个人之间的拒斥与被拒斥的关系,这也使它更能够被个人所认识,人们开始用文化与社会历史感核心打交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展现其所包括的文化含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了解释社会前进动力的含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前进的趋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撇开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撇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一些论者把科技伦理定义为全体科技当事人服务于全体人类。这种科技伦理“全员”论只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等于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社会历史因素存入了“括号”之中,充其量只是谢林的“理智直观”或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产物,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超现实、超历史、超阶级、超国家的科技伦理只是一种主观的虚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科技活动及其异化、资本主义国家价值取向的“单向度”性,决定了科技伦理“全员”论不但是“认识论的贵族主义”,而且是“抽象的乌托邦主义”。唯物主义的科技伦理观的科学性就在于:从科技活动的现实出发、从现存的社会历史形态出发,去说明和解释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及其伦理蕴含。惟其如此,我们的科技伦理学才能立足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不但帮助人们“解释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准确地解读"以人为本"命题,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解读"人",认识作为类的人所具有的自然性、精神性、社会性三种属性,同时,还必须搞清"以人为本"的最基本含义,理解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上,而且个人发展应该是一种普通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法律保障,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劲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需要和谐,社会和谐需要道德。道德如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理学家以宇宙的最高本体“天理”为建立社会道德的外在的终极的权威,以人的“本心”为内在的道德源泉,以“天人合一”即人的“本心”与“天理”的贯通,熏陶、约束和规范“人欲”,力图达到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目的。重新审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对其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现代性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开启道德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通过人的劳动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即三大交换活动协同运动。生物个体即个人的“三大交换”是基础,社会“三大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个人的“三大交换”与社会“三大交换”的活动就是“私”与“公”的矛盾。“私”与“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私”、“公”矛盾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正确处理“公”、“私”矛盾,主要是树立“公”、“私”分明的观念,实践劳动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正确把握个人角色的变换。  相似文献   

18.
如何整体解决“三农”问题,是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实践向社会科学理论提出的新问题。这需要对当前农村社会结构进行科学研究,考察农村各种行动主体相互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和谐农村社会关系”为基点,有序地推进整体配套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终极的目标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为我国当今的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战略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引领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