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落榜了。周围同学有的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的选择了复读,我却呆在家里不知何去何从。已是秋日了,我呆望着天空的雁阵,这些大雁,它们的  相似文献   

2.
徐蓉 《父母必读》2014,(4):138-142
正很多人会在清迈的咖啡馆里发上好几天的呆,思考所谓旅行的意义。我和我的孩子也在清迈的咖啡馆里发过呆,一起思考大象粪便如何造纸以及造纸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大学学会的第一件事是泡图书馆。军训结束,从部队回到学校.教室门没进先来到图书馆。学会了查索引,学会了办理各种借阅手续,之后就开始了"泡图书馆"的日子。算来.大学四年中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图书馆"泡"过来的.甚至逃课也在所不惜。我那时觉得.每天在教室呆着的是中学生,大学生最该呆  相似文献   

4.
天使在人间     
我给老友虫子打电话。我说我已买了手机,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又说我爱上了自己的这份职业,因其纯洁、高尚,而且让我身心愉快。虫子在电话那端——确切地说,是在我们一起呆了4年的大学——叫嚷起来:  相似文献   

5.
八月。阿R呆在学校,忙着复读。八月。阿O、阿A呆在家里,忙着上大学。八月。阿D不知在何方,忙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我的大学观     
在大学呆了十几年后,一天突然心血来潮,要到社会上去看看,于是就有了我现在非常平庸的生活:每天在各种讲话稿和会议中挣扎,只有到晚上,才有机会摸摸书本,重温旧梦.  相似文献   

7.
我大声喊道:"老梁,你这一次来还要呆多久?" 他叹了一口长气说:"明天就走,我的情况不容我久呆呵." 我没有说话,只望着他. 他低头看着自己互握的手,说:"说来话长了,可是还得从头说起!我们到美国的头十年,美博也出去工作了,我们攒钱买汽车、置房子和一切必需的家庭用具……这都是在美国成立一个家庭的必要条件,而最要紧的还是为梁平储蓄下读大学的费用……可是到了梁平读完了大学,找到了工作,又结了婚,我也到了退休年龄,而……而美博也逝世了."  相似文献   

8.
书袋学者     
从读大学本科到读研究生,在大学呆了几年了,我没见过几个真正的学者,但却碰到许多"书袋学者". 所谓"书袋学者",就是书读了很多,而见地却很少的所谓学者.  相似文献   

9.
刚退休的那些日子真的很乏味,我既不会堆砌“方城”,又不爱逛街炒股,每天呆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电视,成了名副其实的“闲人”。后来,在好友的动员下,我报名上了江苏江阴市老年大学,当初的动机很简单——打发时间。  相似文献   

10.
那一年进省城开会,与几位大学同学相聚,几位都劝我,别呆在那座小县城了,夫妻俩都人到中年了,再窝下去就没机会了。我一笑。每次都这样说我,每次我都只是一笑。忽然有一天,同学打电话告诉我,已在某省城重点中学替我联系了,让我把材料送去。盛情难却,便递了材料,只当趁机到同学那  相似文献   

11.
蓦然回首,我已经在教学领域默默地耕耘了十二个春秋。回想起当初从大学校门走入沧州财税学校校门的时候,似乎就在昨天。95年八月份到学校报道。从此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没想到,这一呆便是十几年。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专心、爱心、恒  相似文献   

12.
给父亲打工     
辛劳大半生的父亲于前年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办了一家小汽配厂。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因工作单位尚未落实,在家里呆了半年,白吃白喝当然心虚,于是提出要给他打一段时间工。父亲大喜,没想却来了真的,上班第一天就扔给我一套脏兮兮  相似文献   

13.
招聘道具     
我的一个老同学现在富得流油。他开创了一个软件公司,开发了一系列软件,生意越做越大。今天他来到这个城市后马上打电话给我。"是我啊!听出来了吗?是这样的,我到这儿的大学招毕业生,要在这儿呆上5天,咱哥们趁这个时让好好聚一聚。我做东!"既然他要做东,我理所当然顺水推舟。人家是老板,不吃白不吃!  相似文献   

14.
天使在人间     
我给老友虫子打电话。我说我已买了手机,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又说我爱上了自己的这份职业,因其纯洁、高尚,而且让我身心愉快。虫子在电话那端——确切地说,是在我们一起呆了4年的大学——叫嚷起来:“天啊!就在两个月之前,你说你沮丧到无可救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在新世纪高科技发达、市场经济浪潮汹涌、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子女上了大学才是人才,千方百计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专读“圣贤书”,使得孩子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反而跟不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我有一个女儿,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百般呵护,别人的婴儿呆在婴儿室,可是我和女儿就可以呆在单间;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人家  相似文献   

16.
抉择     
斗转星移,往事大多淡若云烟,但决定我矢志从教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却历历在目。虽然我至今也没能走出大山,但正是这深沉凝重的大山给了我独钟师道的执著。8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高考落榜的我整天呆在家里唉声叹气,感叹上苍的刻薄和命运的坎坷。眼看着昔日的同窗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跨进大学校门,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和耻辱感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85后,还记得高考后同学们选大学的标准暗含了一个心愿"离家越远越好",哪怕是能在省内上重点大学的分数也宁愿报一个省外学校,这种心理今天的话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必因为这种心理而报了离家千里远的大学的同学现在也不少。对呆了18年的城市真是感觉够够的了,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但真到了大学,你往往来不及感  相似文献   

18.
北大深呼吸     
“北大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边的风中飘逝了。”这是一个北大毕业生说的,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尽管他就坐在我旁边,我却觉得他远在千里之外。我只是静静地昕他说毕业论文上的字,像蚂蚁,各自回家,而他们却留下或离开,只剩下这所他呆了四年却末熟悉的大学——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9.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解放前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20.
我承认我具有双子座女生的特质,尤其在好奇心这一点上,所以当我看到很多爱小博的孩子提到“快乐的小呆”时,我的窥私欲在燃烧。那个总是给我写稿子却总是不中的小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