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99):33-34
新课程下,教师越来越重视朗读,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在课堂上变换各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要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无痕地落实朗读方法的指导,促使小学生在语文朗读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而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无需像语文教学那样挖掘文字的深意与内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要把好朗读训练关,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一个方面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示范朗读在朗读教学前,教师要精心细读,掌握好以声传情的方法。我在上朗读课前,就先把课文细读几  相似文献   

4.
朱丽玉 《快乐阅读》2012,(19):30-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和陶冶情感。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针对本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呢?我认为,通过三个步骤,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交流,是语言最主要的用途。朗读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是学会交流的第一步。英语朗读好的学生,语感是好的,成绩也绝对是不差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要把好朗读训练关,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是,如今在很多课堂上,朗读训练只是  相似文献   

6.
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富有耐心以及恒心,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及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根据课文类型有选择地进行朗读训练;根据文章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充分保证课堂上读书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积极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语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一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朗读教育"与"朗读教学"并不是一个概念。"朗读教育"就是指教师给学生读书听,朗读的主体为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允许的时间内读书给学生听.朗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新尝试,它能够将语文课堂延伸到教学目标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听读中渐受感染,在文化的熏陶中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9.
利用教师范读、朗读评价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朗读的参与度,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扎实的朗读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是重中之重,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关键。"朗读是最好的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加强朗读指导,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建平 《考试周刊》2015,(14):95-96
朗读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朗读习惯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丰富朗读训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加强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从学习起步阶段打好朗读的基础,后继朗读就会很轻松,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做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条件和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重视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增加朗读积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继而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展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一、加强朗读训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现在的语文课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不遗余力地讲解分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渐渐地疏远了语文课,疏远了语文这门学  相似文献   

15.
黄葵 《广西教育》2014,(25):83-83
正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朗读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注意力保持稳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但从目前朗读教学的状况看,在朗读的形式、方法、内容上仍存在诸多不足。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朗读教学的形式、方法和内容,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优化朗读教学。一、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仍以齐读的方式为主,学生只要在朗读过程中达到整齐、统一,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单一的朗读形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机械式地完成教师的朗读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冯春梅 《黑河教育》2014,(11):38-38
正朗读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扩大学生词汇积累,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是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一种可行方法。我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朗朗读书声重现课堂,我在低年级学生朗读指导上做了一些探索:一、利用教材,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在文章中寻找故事,因此对文章有一定的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朗读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教师指导单一等问题。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朗读训练目标,精选朗读训练点,并采用多种形式,指导、评价学生的朗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热点。教师要掌握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心理作用,在朗读指导时要把握若干要点,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情发于心间,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江琛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75-276,272
教师对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是否感兴趣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课文朗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言学习的高效性,课文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笔者在课堂实践中观察到,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老师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时,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不浓。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朗读训练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朗读,历来被视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但在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遍又一遍机械地读,却读不出课文人物或作者的感情色彩。教师往往也缺乏指导学生的有效方法,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普遍表现出空泛和缺乏实效性的特点。这样的"读"和指导反倒成了制约朗读教学的瓶颈。那么我们究竟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我们的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