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注基础--注重基本知识的有效积累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怎么重视正音、正字或理解字义.在我们看来,读音、字形、重点字词的理解等基本知识,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才能更好地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仅仅靠考前的几次"强化"和"冲刺"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史记·孔子世家》中“丧家之狗”的“丧“字读音的考辨,以及该词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否定对“丧家之狗”与孔子形象关系的四种理解,从而肯定“丧家之狗”于孔子而言,蕴涵褒义。  相似文献   

4.
先民赋予了“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可以组成很多成语,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一”字的丰富含义和用法,同时“一”的意义有所不同,读音也不完全一样,而“一”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用法.因为“一”的词义丰富多变,用法灵活,我们只有全面掌握它,才能准确理解“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才能把握“一”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长有两种读音:“chang”、“zhang”在句中或词中该读何种音,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阿长”的“长”该读哪一种音,教师们众说纷纭。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位对鲁迅先生影响极大,令他念念不忘的乳母“阿长”呢? 笔者曾注意到,在《语文天地》杂  相似文献   

6.
正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去实现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这就要求平时的教学必须切实考虑对学生学习渠道的拓展。如何拓展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做实了以下几点:一、从学生发展思考拓展学生英语学习渠道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非常时期,他们学习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我们切不可忽视其存在价值。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很多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词不达意、无话可说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词语教学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发展,应让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有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才能更轻松地理解词语,进而灵活运用。一、联系上下文,巧解词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最常用的方法。因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一砖一瓦,哪来高楼大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我们切不可忽视其存在价值。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因此,很多学生在说话或者写作时,出现了词不达意、语言苍白无力甚至是无话可说的现象。个人认为,词语教学关系学生语言发展,应让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有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才能更轻松地理解词语,进而达到恰如其分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确定,离开语境孤立地看一个词,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语境是确定和理解词义的必要前提,因此,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学习词汇是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应尽量在语境中讲解词汇,让学生倍加注意多义词的语境关系,真正理解词的确切含义及用法,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必要而常用的多义词,才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0.
1.语义定音法。根据多音字在某个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由字义确定读音。如杆:在表示较长的木棍这个意思时读gn(栏杆、旗杆等),在表示细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多作器物的把儿)这个意思和作量词时读gn(秤杆、一杆枪等)。这个方法适用于已经知道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和相应的意思,要确定出它在某个语境中的读音。 2.语法定义法。不少的多音字,读音不同,词性就不同。这样的多音字,可根据它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显示出来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小红用扇子扇风”这句话的前后两个“扇”可分别读shn、shn。因为,“扇”读shn时是名词,读shn是动词。  相似文献   

11.
罗小雅 《成才之路》2009,(25):14-15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作者创作文本、学生解读文本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语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他从一个非常高的层面简要阐释了优良品德对于人生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教给学生识字、读音、说话、写作固然十分重要,但仅限于此绝对是不够的,因为小学生无论学习什么,都必须以优良的品德作为坚实的基础,如此才能筑建人生美丽的楼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将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道理融入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之中,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基本知识,一方面又懂得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运用现成的语境,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多种方法去创造语境,从而把我们的英语由“外语”变为我们的“第二语言”,让学生的“学习”变为“习得”。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文言文虚词、实词及文意的把握除了平时积累,培养语感外,还需要在操作过程中熟读文本,弄通语境。如何利用语境灵活理解词意和文章内容,董晓平老师借助实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传授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指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积累个人独特的感受,才能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扬起个性的风帆。  相似文献   

16.
模型作为实践互动的产物使得学生对模型的理解需依赖于具体语境。因此,提出的测评工具在元建模知识的五个维度中各设计了一个非语境任务和三个语境任务。利用工具对高二学生的化学元建模知识展开测评,发现学生化学元建模知识理解整体处于“描述性”水平;在每个维度上学生的理解表现出不一致性和语境依赖性,其中在微观尺度模型、数学模型以及较为抽象的理论模型语境中,学生对模型本质、模型目的以及模型多样性的理解水平更优。  相似文献   

17.
谈生命     
这篇散阅读题着重从三个角度来检测:一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2题解释“心平气和”,不是一般的词典义。而是具体语境义。同样,3题解释“新生的力量”也必须顺着上读下来,才能找到“雨水”这个答案。如果答成“大雨”,只得1分,因为“大雨”与“雨水”还有细微差别。二是对章的整体理解。4题是对一个包含哲理的句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认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中学英语新教材就是以情境、话题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因此,在中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训练和测试中常常一遇到生词就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存在着一种“生词恐惧心理”,造成了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那么阅读理解时遇到大量生词该怎么办?平时的学习中查词典当然是排除词义障碍的一种方法,但是频繁地查词典既影响阅读速度又易破坏学生阅读的思路和兴趣。而且,词典不一定能够给单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具体或确切的含义。事实上,阅读材料中的每个词与它前后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段落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推测和判断某些生词的词义,即利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或短语和上下文中已知部分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分析推理。  相似文献   

20.
词汇的生命力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其交际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单个独立词汇,在缺乏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其准确意思和词性做出正确判断。因为一个词不仅有其本意,还具有比喻义和引申义,而且兼具多种词性。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若脱离语境对词义进行单纯地讲解,学生即使学会单词,也会在具体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教师应将词汇与句子和篇章加以结合,避免孤立的词汇教学,在具体语境下对学生加以引导,学会对词义的理解和词汇的识记,最终实现词汇的记忆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