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就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这种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布鲁纳所著的《教育过程》一书中。尽管这场教学改革运动由于教材难度太高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研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思想,分析其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本土课程教学理论,不仅是课程教学实践的迫切呼唤和课程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民族文化主体自觉、本土课程教学理论自信的表现。建构本土课程教学论,应采取以下策略: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教学论思想;借鉴和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教学论思想;大力开展课程教学实验;推进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元理论、课程系统、课程实践和评价以及课程方法与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理论分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具有学科内涵、理论内涵、教学内涵和课程内涵,在属性上既是政治性的国民教育理论,也是科学化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性的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4日至5日,由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论坛在南京市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中国本土教学思想与当代教学改革。四个专题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及其当代  相似文献   

5.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精神就是强调学生多方面的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精神建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扩大交往和确立同情。大学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误解”与赫尔巴特学派对“教育性教学”的“狭义的解读”有相似之处。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基本精神对“教育性教学”“思想范围”“观念群”的解释,对“课程思政”建设有启示意义,有助于专业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唤醒心灵”“充实心灵”的内涵,有助于克服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窄化理解,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心灵能力”要素的挖掘,从而有助于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二次开发。大学专业课教学应按照赫尔巴特教学论精神进行转型,构建新型教学文化,强化“心灵能力”培育,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丰富性、精神主动性和精神生长性建设。  相似文献   

6.
骆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109-113
在西方教育史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他的兴趣教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研究阐述了赫尔巴特的兴趣论和兴趣教学论,分析兴趣的主动性,广泛性,多方面性和统一性,并解读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阶段论,得出了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传燧  石雷 《教育研究》2012,(3):82-86,9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源自于德国的"教学论"范式和源自于美国的"课程论"范式的认识不够清晰,造成了目前国内存在着"大教学论""、大课程论""、并列论"和"整合论"等四种关于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的观点。它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认清楚教学论和课程论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脉络的教育范式。所以,走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误读的出路就在于首先认清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物理教学论发展面临的问题,充分认识到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突出实践取向的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方向,即应在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考核评价和教育研究等方面增强实践性,同时将突出实践性作为其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年,我国教学论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拨乱反正,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2.解放思想,引进外国的优秀化;3.进行理论探讨,着手教材建设;4.深入教学实践,开展教育实验;5.课程论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我国教学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教学论界已开始反思和检讨教学论学科本身的发展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检讨预示了我国教学论的发展方向: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指导,是一项严肃艰巨的任务;2.整合教学论研究成果,改变散无序状态;3.进一步明确我国教学论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既有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进行解读和讨论,却忽略了对其教育管理思想的梳理与探析.这既不利于全面地把握陶行知的思想,也使得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无法彰显.与当下的教育管理学不同,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有着极强的教育学意味,它强调"管理"与"教育"的统一,坚持"自教育看管理"的思路,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这种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能够中和既有教育管理学过重的管理学色彩,也可以化解现实中"管理"与"教育"相背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适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适一生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从八个方面介绍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胡适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教育目的、师德观和教学原则三个方面对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对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其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的,老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主义,他的许多观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原则等方面对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揭示其对教育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对东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总体上引领着世界教育的潮流。纵观20世纪整个西方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思潮之论争,其实质乃是科学与人文、现代与后现代之争。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思潮的演进以科学与人文的论争为线索,而下半叶则以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是极负盛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一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起源于哲学思想的萌动,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活力正是基于其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文章探讨了晏阳初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自由教育哲学思想、博爱教育哲学思想和民本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需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引导。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与立场为出发点指导教育工作,对当代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百年王船山教育思想传播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起始主要是王船山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研究、学习王船山教育思想并非自觉,其影响的表现形式多样:王船山从祀文庙,办船山书院,模仿船山史论作策论等;王船山教育思想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是自觉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阶段,此时期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的论文非常丰富,形成了热潮.但是,这种研究仍有缺陷:简单套用主流理论,多是贴标签式考察.王船山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应有路向是:一是研究王船山的教育理论,二是研究深蕴在心性之学中的教育哲学,三是研究王船山自身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思想史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方法是在教育学的抽象层面上展开的,教育史学家的主要兴趣在于记载教育家的生平事迹及所提出的教育思想。这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的非历史性,它把教育思想从其所在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分离出来,把教育思想看成是教育家本人思考的结果。洛克、卢梭、夸美纽斯三位教育思想家思想有其不同的历史命运,因此教育思想史应该将教育家的思想置放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去理解,从而明确一种教育思想是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又被重新发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