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面对巫蛊之祸所上演的父子交兵、骨肉相残的惨剧,司马迁会为戾太子的无辜罹难而感慨叹息,也会为好友任安、田仁的悲剧而心伤神摧,但若说戾太子之死使他深感拨乱反正无望,便通过《报任安书》向汉武帝宣战而慷慨赴死,则是不符合司马迁思想实际的。对巫蛊一案史实的全面把握,对司马迁与戾太子之关系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报任安书》的认真解读,是认识司马迁卒年问题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提。袁传璋先生所谓《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十一月,所谓司马迁暴卒于征和二年季冬,实属臆测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报任安书》提供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概念:“曩”“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和“今”,而由三个概念的不同时性可以确定《报任安书》写于征和二年(前91)的年尾。“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是司马迁处理《史记》稿本的确切说明,意思就是正本藏于嫁给杨敞的女儿家里,而副本留在长安。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不断把施行“巫蛊”的人和“谋入匈奴”的罪名联系在一起,终于导致“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其标志是征和四年(前89)六月车千秋任丞相后亲自参与“掘蛊兰台”。“掘蛊兰台”导致太常、大鸿胪和御史大夫或自杀,或被杀,其属官也被牵连,直到后元元年(前88)六月结束。司马迁就是在这一年之中卷入“巫蛊之祸”再次下狱死。  相似文献   

3.
蒙雍香 《教育》2012,(18):58
大方之家都认为《史记·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两文是《史记》中最能体现司马迁思想与精神的经典之文。要研究司马迁的思想和《史记》的内蕴,不可不先必读《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学习了《报任安书》一文之后,笔者感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司马迁的爱和恨的思想。他的这种爱和恨隐晦而不可直言,因为"有些话是司马迁不愿说而不能不  相似文献   

4.
凡读过《报任安书》的人,无不为司马迁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其中回环曲折的悲愤之情而动容。这封书信历来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从司马迁的人格理想设计和这种人格理想同现实的冲突入手,探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因"戾太子事件"受到牵连,蒙冤入狱,待死之际,写信给司马迁,请他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明冤辩屈。司马迁后来给任安写了一封长信回复,即《报任安书》。此封长信经删节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按常理,司马迁在回信中,对任安的求助该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是去汉武帝面前帮他明冤呢,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因“戾太子事件”受到牵连.蒙冤人狱.待死之际。写信给司马迁.请他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明冤辩屈。司马迁后来给任安写了一封长信回复,即《报任安书》。此封长信经删节选人了高中语文教材。按常理。司马迁在回信中,对任安的求助该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是去汉武帝面前帮他明冤呢.还是不帮?但司马迁在信中却以极委婉含蓄的方式.回避了对任安求助的直接答复.而是详细地述说了自己六年前因替李陵辩诬而触怒汉武帝。下狱获死罪.而后自乞宫刑.在屈辱中隐忍苟活的处境。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对了解司马迁的思想状况和《史记》的创作缘起等有着其他篇章难以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它放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宏阔背景中去考察,笔者以为,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及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与之“文”虽相远而“道”颇相近,进行求同辨异的比较阅读,一定可以增加对作品的感悟。这三篇文章分别提出了“发愤之所为作”、“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论断,言殊而意近,可谓一脉相承。不过各自论述重点又有所不同,且后文都在前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因此又皆为名篇。先请看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在《史记》之外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名作。在研究司马迁晚期思想方面,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两千多年来,一直未能就其写作年代作出确论。 《汉书》的作者班固和《昭明文选》的编者肖统等,都主张司马迁作《报任安书》(以下简称《报书》),是在任安从益州刺史任上因罪下狱之后。隋、唐、宋、元各代学者均未对比说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9.
寇润泽 《文教资料》2020,(7):73-74,37
汉卫太子刘据因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案而与其父反目,最终被围困自尽,汉宣帝即位初期为其定谥为“戾”,后又称“戾太子”.本文重新梳理征和二年到宣帝定谥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宣帝时期霍光专权、建立武帝正统权威的政治实际,昭帝时期隽不疑对京城长安发生的假卫太子案的处理,以及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体现出卫太子“不悔其过”的法律因素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卫太子谥“戾”的内外原因,总结背后武帝统治权威的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家华 《语文天地》2012,(11):30-31
《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是苏教版《史记选读》第一模块“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司马迁在这两篇文章中,将自己的家世谱系、生活经历、志向抱负、创作始末等等作了含蓄而深刻的表述。实际上,这是整个《史记选读》的导引,是解读整部《史记》的一把钥匙,是研究司马迁生平与思想最直接的资料,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