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罗璀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5):14-19
2012年4月初,筹建中的上海纽约大学发布了2013年的招生计划及其师资、课程等最新进展情况。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标志着走过20年的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站上了新台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一直是外国教育机构最感兴趣进行合作办学的地区之一。自1991年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诞生以来,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层次类别上,中外合作办学为上海市民的外语研习、学历提升、进修深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08,(4):77-77
据《上海商报》消息,2008年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申报3月5日启动。上海市教委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一批通过复核的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名单。在合作办学机构中,最多的是开展非学历教育的英语培训机构:而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国际商务、工商管理专业项目开展得最多: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4年3月底,上海已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214家。在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既有复旦、交大、同济大学等一批知名大学与发达国家高校合作举办的高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也有各类中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成人技能培训项目。这些合作  相似文献   

4.
方兆玉 《上海教育》2012,(17):14-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这股大潮迅速席卷全球,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的上海,更因其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了教育国际化的排头兵。譬如,上海有100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史,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正在建设  相似文献   

5.
方兆玉 《上海教育》2012,(25):14-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这股大潮迅速席卷全球,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的上海,更因其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了教育国际化的排头兵。譬如,上海有100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史,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正在建设  相似文献   

6.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4):2-2
2011年第10期 《新民周刊》 上海纽约大学探秘 两年后在上海,教育界或将迎来新中国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让中国学生获得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上海纽约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国际化大学,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为深入了解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状况,本刊于2014年10月17日就上海纽约大学与国内传统大学的差异,其在本科生选拔录取、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举措等问题,对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进行了专访。访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全球化教育体系,其育人理论与实践对提升国内高教品质、建设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俞立中校长介绍了上海纽约大学是如何借鉴美国纽约大学的教育模式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评价、录取、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开展全球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上海纽约大学通过学生申请、校园日活动和高考三个环节选拔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合的优秀学生;构建主动学习模式,实施通识教育,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打造T型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实施分阶段的本科生导师制,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着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教育等领域,对各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思想观念、供给模式和运作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新的特征。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英国大学合作创办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与美国大学合作创办了上海纽约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引进国外的教育资金,增加国内的学费收入,可以影响和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外合作办学对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国家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中文合作办学的层次越来越高,同时聚焦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队伍、机构及刊物也不断壮大,创作和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我们基于2008—2017年的CNKI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培养的论文发表情况,分析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学者、所在机构的影响力,以给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研究分布的大致轮廓,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并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制度。这对于构建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分析了上海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原因和现实条件,阐述了上海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总结了上海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取得的有关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能够从一个侧面为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志万 《文教资料》2020,(2):150-15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受民办高校的影响,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知名度不高、师资认证、办学不规范等问题。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规范办学。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9月5日上午10:00,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新学年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有关情况。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熊璋、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透露,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布局更加合理,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进入快速、平稳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依法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  相似文献   

13.
张媛 《求学》2023,(3):30-31
<正>为促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和教育事业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并鼓励引进外国教育资源。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发布,随即宁波诺丁汉大学成为境内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也相继投入招生。不久,上海纽约大学等多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办学。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基础上,上海已完成1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认证,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的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转变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发展具有独立法人的合作办学机构等是突破当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困境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研究生》2010,(3):F0002-F0002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促进依法办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督促合作办学机构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增强我国教育机构吸收、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决定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评估先在辽宁、天津、江苏、河南四省市试点,为做好评估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3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试点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多元文化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选择。本文结合对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地考察,从学校内外部环境反思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提出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1年8月12日,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1340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5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83个。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跨国(境)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在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林聪 《中国教师》2010,(5):8-10
<正>目前,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48所(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机构4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51个。[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涵盖了三个层次,即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学校办学体制多样化形式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研究了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部存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立足于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根据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