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阐述“低碳经济”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内涵,对“低碳经济”模式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价值评价,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亮  马美妮 《成才之路》2023,(32):33-36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的探讨,认为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还提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明确目标、选取恰当的内容、规范评价方式,并论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行动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4.
曾芸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58-158
当前我国"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探析"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入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探析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创新升级,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以及提升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实现我国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实践教学成果反映出来的,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了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依托课题研究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七二一”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活动与指导教师的合理化配置作为研究内容,在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活动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三七二一”模式下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希望有效地提升该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探索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政课教学形式和内容创新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标准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标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模式。基于“金课”视域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从方向和方法层面呈现了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内涵,思政“金课”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体现,混合式教学法则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高校“四史”教育实践,阐述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内容体系的措施,探索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结合”的方式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以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不断提高教学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学生积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等路径,促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双创”教育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故从“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两个层面展开探究,详细阐述了“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包括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改善思政课教学质量;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思政课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要素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具有较强相似性,前者可被创造性应用于后者,开发“谈话节目式思政课”。我们可利用电视谈话节目“光环”效应,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融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多级信息流模式转变传统思政课堂的单一信息流模式,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实效性;通过运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形式,拓展思政课知识广度与思考深度,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供实践路径。应用策略包括教师对自我能力的审视及提高,对课程进行整合策划、主题策划,选择与邀请嘉宾、设计谈话路径及用语等,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余进军 《考试周刊》2012,(19):107-108
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特点,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把握案例的精髓,客观、公正、积极地对案例进行评论,提高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指引和现实要求。“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两者在价值导向、内容倾向、行动指向三个方面高度契合。“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争当大先生以凝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重塑大课堂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搭建大平台以强化“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创新大评价以落实“大思政课”育人效度等方面,提升“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依靠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互联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是加强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分析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阐述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建议,包括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树立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崔浩 《河南教育》2023,(1):32-34
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教师主导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广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等衔接不够、融入不深,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致使思政课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缺乏幸福感和获得感,讲道理的效果不佳。高校要积极探索以提高思政课实效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抓住思政课的本质,提升讲道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8,(61):150-1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思政课的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模式传统单一低效,与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不相适应。因此,高校思政课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考核模式,形成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为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政策保障,且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功能相近,为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要求,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指向,是促进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必然选择。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目标为导向,突出“一个关键”;以内容为抓手,做到“两个讲清楚”;以创新为引领,抓好“三个重点”;以效能为核心,实现“四个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