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我国古代内蒙古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基本上属于萨满教。信仰山、水、火、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也崇拜灵魂、祖先和困腾。我国古代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各有自己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活动、宗教仪式。我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和反映原始宗教的宗教节日、习俗、巫术、占卜以及禁忌等原始文化,由于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原始宗教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原始主义倾向是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崇慕自然、呼唤生命力和缅怀原始道德为其表现的三大内容,它体现为原始、反原始和半原始三种态度,其形成具有较为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蛮族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迁徙到江汉、江淮地区的蛮族大都进入了封建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涌现了大量蛮族村落。蛮族内部差异甚大,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文学人类学批评方法,从原始主义文学形态这一特殊视角对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作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分析,认为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已取得突出成就,是50年代“经典性”边地小说之后的一丰碑,其成就甚至并不亚于50年代的小说。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家们在表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之时注重于文化学上的揭示与穿透,从而多侧面地反映了云南民族文化心理、精神风貌,使新时期边地小说的表现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原始美术”的含义,一般是指在世界上今天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艺术作品。原始与现代,古老与新奇,抽象与简单,神秘与直率,原始艺术的永恒再现源于艺术样式多样化趋势中现代人对于庞杂的舍弃和对于极简主义的追求。图形、符号,作为一种简单反映原始人内心需求的媒介,在似与不似之间,恰恰体现了现代人直接追求自我和自然的原始回归。  相似文献   

6.
原始美术符合设计基本属性和特征,应当被视为原始的设计。因此,一切“纯美术”作品都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设计”。在艺术发展史上。“原始设计-纯美术-现代设计”经过了漫长的流变进程,符合否定之否定客观规律。本文试对此命题做抛砖引玉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黄河赞歌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进发出灿烂多采的人类文明,谱写了一首华丽的优美乐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剖析。着重研究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风俗画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当今“主题性绘画”与它的联系等。力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读者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风俗画,并以“历史名画”为佐证。说明我国风俗画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习惯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习惯法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原始宗教的影响,习惯法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的,习惯法又强化原始宗教意识,维系原始宗教结构,促进原始宗教功效。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原始宗教与习惯法的互动,弘扬和提升有益的积极的内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苗族人自长江中下游西迁,经历了以千年记时万里记程的大行动,产生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本文从原始宗教、游戏活动以及图式纹样等方面对其生命生殖的崇拜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又是古老巴渝化的发祥地。其丰厚的历史化遗存,滋养和培育了古老的重庆学;大禹娶妻重庆涂山,神女定居三峡巫山,“灵山十巫”升降巫溪——这些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从烟波浩淼的历史海洋一直延续至今,使我们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生成与发展和人的生成与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原始诗歌的基本形态从最初的劳动呼声,到祭咒语和图腾歌舞,再到抒情诗歌的萌芽,密切配合着初民的生存状态,凸现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它们显示了人类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勾勒出人的主体意识由自然观念到群体意识、再到个体体验逐渐演进的轨迹,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重视人物灵魂深处的挣扎斗争,大肆渲染其心灵内部的矛盾冲突,是剧作家赋予仇虎形象典型意义的根本因素。而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剧中主人公仇虎的人格冲突和内心冲突之中。可以说,是内心的冲突造成了其人格的冲突。悲惨经历促使他报仇雪恨,但是他却杀死了无辜,由此陷入了灵魂深处激烈斗争的深渊,最终不能自拔,在迷茫痛苦中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的丰厚意蕴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运用原始主义批评方法对沈从文小说加以解读。通过对沈从文的创作倾向的分析,本文认为,沈从文的创作既有原始主义倾向,又具有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和反原始构成其互为悖反的创作心态。同时,二者对峙形成的巨大张力,也使其小说蒙上了一层忧郁色调和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刘道军  刘红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4):38-39,72
不同时期的蜀地有不同的原始宗教反映,而历法应该与之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古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原始宗教入手,借助蜀地的考古发现,分析原始宗教与历法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表明,古蜀地区从日月崇拜向月亮崇拜、太阳崇拜的演变,历法也由太阳历分10月、12月而演变为阴阳合历。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儿童散文中流露出明显的原始主义倾向,体现为:一是推崇具有原始人格的儿童,反思成人的异化,二是描摹具有原始意味的理想世界;这是丰子恺探索应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方式,其中,也反映出丰子恺对儿童社会化的悲观体认。  相似文献   

17.
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现行机械加工方法来看,提高加工精度方法有:减少原始误差、误差补偿、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转移原始误差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原始分与标准分在学业评估运用中的比较,指出原始分固有的缺陷及其产生的不公正性和标准分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客观性,并阐明标准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萌芽于中华原始文化。那些被后来思想家或理论家所阐释或提倡的自强不息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发明创造精神,厚生爱民意识,伦理道德意识,注重血缘亲情、讲究家庭伦理,敬畏生命与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品格,以及和谐礼让、尚中精神等,已经孕育在原始神话传说、原始宗教和原始礼乐等中华原始文化之中。中华原始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长篇小说创作达到高峰,对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结构的研究,大家辈出,见解纷呈。笔认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是一种圆形结构,本主要从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