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燕 《教育与职业》2006,(36):160-161
“师道尊严”,是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教育理念。文章提出“师道尊严”包含了“师德”、“师尊”、“师威”三个基本要素,而“师威”一直是人们质疑“师道尊严”的集中点。文章分析了“师道”要不要威严,能不能敬畏,指出“师道尊严”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娇 《教育科学》2007,23(1):60-63
教师地位、角色应该受到专业尊重与为人、治学严谨是“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现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师道尊严”。双向式“师道尊严”是现代师生关系新走向,具有尊重、沟通、分权等特性,可称为“第三种结构”或“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章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受教育传授科学知识与真理是“师之道”,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水平,做到自尊,是“师之尊”。“师道尊严”无罪,“师道”当“尊”、当“严”!  相似文献   

4.
谭虎 《江西教育》2002,(17):11-11
在我国,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同列,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五千年中华文明,铸就了“师道尊严”这熠熠生辉的四个大字。余生也晚,待到成为师范大学一名学子亦即未来教师的时候,“师道尊严”已被大张挞伐。教师的称号与“臭老九”、“封资修”划了等号,斯文扫地的现象举目皆是。教师似乎成为罪恶的渊薮,个个都是“假道学”、“伪君子”、“两面派”、“教唆犯”;而起而口诛笔伐的,竟大都是老师的学生。自幼在乡间形成的对教师的崇拜之情被猛然轰毁,心头百般不解,充满了失落与哀伤。直至拨乱反正,教师才洗清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5.
我们靠什么来守护"师道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道尊严",一度作为挂在"臭老九"脖子上的"罪状牌",遭受严厉的批判.之后,人们再面对它,不免心有余悸.然而,中华民族数千年尊师重教的传统,难以割舍"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迎来了教育的春天,"科技兴国"的国策,使教育享有"优先发展"的地位."师道尊严"在尊师重教的舞台上重新亮相了.  相似文献   

6.
课堂创新教育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平等.自由,开放的课堂 要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要摒弃传统教育中崇拜权威,迷信教材、师道尊严的观念,摒弃教师“主宰”一切,课堂气氛严肃,  相似文献   

7.
黄翠华 《教师》2012,(27):20-21
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来谈批评教育似乎有些“非主流”。曾经有一位教育家感叹:当今的学生是脆弱的一代。学生脆弱,家长也脆弱。我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可是对于“可口”“甜口”“爽口”之良药,学生、家长似乎更加喜欢,所以,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把这一味苦口良药变得“可口”“甜口”“爽口”些,来顺应这一教育的大趋势。于是在赏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师普遍采用鼓励、褒奖的怀柔策略,批评这一正当且基本的教育手段被这个时代束之高阁了。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五千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惯性地曲解了“师道尊严”的含义,无限放大了教师的权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平等和个性观念的不断张扬,师道尊严的传统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表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紧张有时甚至剑拔弩张,这些都曾深深困扰着老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8.
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睑洗耳恭听,唯师是道,唯师是尊,是为“师道尊严”。“师道尊严”式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学生人格尊严,扼杀了他们鲜活的个性,也违背了民主平等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等教育习惯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摆出一副极其严肃的面孔,微笑是一种体态语,不仅表示教师的外表,也显示教师的内在情感,微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也显示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以和谐为基调的社会背景下,师生关系也不断地发展和调整,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地变化和提升.文章认为,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坚持师道尊严不仅无碍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是健康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适当坚持师道尊严,也是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塑造灵魂与滋润心灵的,教育的崛起与完善决定着现代人的成长与发展。正确认识教育的理性内涵与"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反观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现状与问题,探寻并梳理出构建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新内涵:"尊师重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生相随,传统“师道”已成为时下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师道”在师表上强调“君子、大人”的儒雅与正气,在师法上强调教师恩威并重之尊严与权威,在师职上强调“传道、授业、解惑”、清贫乐道和悔人不倦之职责与操行。如今,由于人类民主制度的提升,公众对传统“师道”的批判及教师自身的妄自菲薄,传统“师道”日益衰微,但无论从教师的角色地位还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特质看,我们都应秉持传统“道之当尊、师之当严、器之当锐”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职业的“去理论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工作具有浓重的知识背景。以往,制度化教育使教师在教学活动默认某种当然的理论,无视自身本有的“个人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业越来越被认为是专业,凸现了教师是创造性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为此,教师需要再概念。  相似文献   

14.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道尊严深刻体现了教师地位的崇高和威严。然而,现代教育如果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的需要、人格和尊严,那么,这种师道与生道的不平等就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则视师生间为相互平等的关系。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也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进行相应变革,人才培养要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就必须创新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并以社会应用需求为导向,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点,我们应当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改革教学结构,凝练特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应用”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创新课堂教育理念的理解,即创新课堂的本质追求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新"的成长和增加"新"的理解,对创新课堂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何能新和如何能新作出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按照"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基础,以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考证辅导融为一体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师道尊严"与师生各正其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道尊严"是"师严道尊"的误传,其实质是只有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教师才能使社会尊重教育。理解其本义后,自然不该对其批判与否定了。而今日之教育应倡导"师严道尊",要解放教师思想,以使之具有教育的独创性,且使之加强对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学生要积极学习,尊敬教师,博采众师之长,以成就自己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知识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知识的飞速发展与更新,知识的发展与更新需要创新的知识教学。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