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爱爱的第一次见面,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躲在妈妈身后,两只白胖胖的小手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裤腿儿,歪着脑袋用好奇的眼晴打量着我。每当我看向她时,她的目光立即躲闪开,连脑袋也藏到了妈妈身后,妈妈往前挪一步,她也往前挪一步,妈妈想把她推到身前来与我认识,她却扭动着身子怎么都不肯,实在躲不过了就“哧溜”钻进了屋里。她妈妈连忙说:“老师,我们孩子有点内向,不太爱说话,您多担待着点,就麻烦您了。”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玩大型木制组合架“探险乐园”时,孩子们高兴极了。我的话音未落,一个个便迫不及待地奔了过去,腿快的更是早已攀了上去。 这时,我发现夹在孩子们中间的小梦圆显得格外紧张,眼睛睁得大大的,双手拼命地扒住木梯的扶手。我没有说话,只是悄悄地跟着她。孩子那张红红的小脸上分明带着兴奋,但因为紧张,笑容显得有些僵硬。她一步步艰难地往上挪动着,好不容易到达了平台,其他孩子都笑着、喊着冲向铁索桥,小梦圆却双手寻找着可以抓到的东西蹲了下来。别的小朋友来  相似文献   

3.
超级变变变     
常规的泥工活动都是教师先出示一个做好的范例,再请孩子们一起来说说是怎么做的,时间一久,对这种常规的活动流程孩子们也都“麻木”了。于是,在一次泥工活动《金鱼》中,我做了一些改变。一开始我没有给孩子们看范例,而是请他们边看我做示范边动脑筋想想我做的是什么。我先搓了一个圆(金鱼的身体),孩子们大声叫着:“是团子、团子。”我又把圆压扁,粘在了泥工板上,孩子们又很激动地说:“是太阳、太阳。“”是饼、饼。”接着,我开始在圆圆扁扁的“太阳”身上粘细长条(金鱼的尾巴),当我粘到第二条时,孩子们又开始兴奋地叫着:“我知道了,是兔子!…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上楼顶的平台,孩子们兴奋极了,有的孩子已迫不急待地跑到前面。这时,我在孩子们中间发现,她的脸红红的,双手拼命地抓住楼梯的扶手,一步一步向前挪着。我没有说话,只是悄悄地跟着她。孩子那张红红的小脸上,有兴奋的笑容,但因为恐惧,那笑容显得有些僵硬。终...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自然资源,充实科学教学内容我今年有幸参加了全区小学科学现场会。在现场会上,一位乡镇科学教师执教的"蜗牛"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在一开始,就让人眼前一亮:教师没有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呆着,没有用实验室来约束孩子们的活动,而是上课伊始就宣布和孩子们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捉蜗牛。教室里本来紧张的局面被一阵欢呼声代替了。教师和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星期二的早晨,我刚进办公室,就有一群孩子跑来纷纷相告:“陈老师,我们班的金鱼不见了!”看着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快步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生物角的鱼缸里只剩下浑浊的水。金鱼到底哪里去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情绪十分高涨。在孩子们一阵议论以后.我示意让他们停下.准备展开全面的“侦查”,“侦破此案”。  相似文献   

7.
车前子 《中文自修》2005,(10):22-23
东土城路上,常有一个卖金鱼的中年男人,歇着一辆板车,车上摆满了瓶瓶罐罐,瓶瓶罐罐里睡着金鱼。这些金鱼很少游动。睡着似的,偶尔挪挪尾巴,也只像我们在床上翻个身继续做梦.但绝没有我们的动静大.床板咯吱一响,棕榈叶飘摇。而瓶瓶罐罐里的水不会咯吱一响。有一次我听到杯子里的水咯吱一响,原来是杯子破了。这些金鱼的颜色一律鲜红。  相似文献   

8.
午饭前,孩子们按惯例听我讲故事。讲着讲着,我发现小宇的椅子越来越往前移。我有些生气地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听,就你把椅子挪来挪去的,快,挪回去。”小宇很不情愿地把椅子搬回原位,我接着讲故事。可一转眼,趁我不注意,他又把椅子一点点往前挪。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挪椅子?”他看了看我,好半天才说:“我想看见解老师。”小宇的话让我在发怔的瞬间涌起一种感动,我把他紧紧搂在怀里,重重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坐在他的座位上,我这才发现他只能看到小朋友的头,根本看不到我。那一刻,我理解了他刚才的行为。于是,我把全班幼儿…  相似文献   

9.
吹气球比赛     
一阵阵欢呼声和“加油!加油!”的呐喊声,不时从我们的教室里传出来。路过的人都好奇地往里看,原来我班正在举行别开生面的吹气球比赛。  相似文献   

10.
开心豆     
《红领巾》2016,(4):50-51
威信今天跟一个当老师的朋友吃饭。她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很不好管,说什么都不听。我就说:"拿出你的威信来啊。"她愣了一下,说:"我没开通微信啊……"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家养了一只哈士奇。今天,我喂它狗粮的时候,出于好奇,就拿起一块来尝了尝。谁知,它深情地看了我一眼后,默默地挪(nuó)了挪身体,在饭盆边儿给我让出了一块位置。  相似文献   

11.
早读课,我刚走进教室,便看到了不愉快的一幕:胡婷婷气呼呼地站在那里,低着头,嘟着嘴,泪眼迷离;同桌的男生讨好地把椅子挪到她位子上,挪一次,她就用脚踹开一次。周围的学生,手捧着书,嘴里小和尚似的念叨着,眼睛却不时向这边瞟来。不用问我便明白了,男女同桌刚刚一定是闹别扭了。说起胡婷婷,真可谓是黛玉再世,动不动就哭鼻子,遇事特计较,为人固执。我为此一直很头疼,今天她又和同桌产生矛  相似文献   

12.
A"杨桃,你在教室外等我,我开完会后,咱们一起回家。"樱子急急地对我说,随手把身上的书包递给我,然后转身进了校文学社活动教室。教室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我好奇地跑到窗口张望,原来是樱子带去的手绘文本引起大家的惊叫。看见在窗口探头的我,她开心地朝我挥挥手。我一手抱着樱子的大书包,赶紧腾出一只手来回应她。  相似文献   

13.
风筝梦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晚霞,轻风微微地吹拂着。空中有三五只浮动的风筝,对我来说是一种渴望。风筝时节,是早春二月。我坐在桌子旁写作业,我听到未修好的停车场上有一阵阵的欢呼声、笑声。我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绿色的金鱼风筝和一个深黄色的鹰风筝。最为显眼的是一个寂寞的三角形风筝,我低头看到这风筝的主人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不大会放,因此放得很低。三角形风筝显示出一副憔悴可怜的模样,我不免心生怜悯。旁边繁华而高大的建筑群,和众多天上的风筝相照应,构成了一幅热闹  相似文献   

14.
小手开花     
幼儿吃点心前总要洗手,可每次洗手后,他们总是用干净的手不停地摸摸衣服,抓抓脸,挪挪凳子,很不卫生。于是我要求幼儿洗过手后,立即回到位子上,双手合十,掌心空,成花骨朵状置于胸前。然后,小指、无名指……按顺序依次展开,好似一朵盛开的花。我把装点心的小碗往“花”中间一放,孩子们便可吃点心了。  相似文献   

15.
上课铃声响了,阎绍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扯了扯衣服,随手拿起课本,自信地走向了她接的第一班。 从办公室到班级的走廊里,她脑子里幻想着孩子们起立叫“老师好”的情景;幻想着孩子们见到她时的灿烂笑容……到了,她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嘴角漾起一丝微笑,轻轻地推开门。在她推开门的一刹那,她感觉一个白白的小东西向她袭  相似文献   

16.
教育随笔     
金鱼妈妈死了文/陈红梅孔雀要生宝宝了文/钱君秀教育随笔老师,别让小朋友看见文/张靖中午,我一进班,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宁宁把金鱼妈妈捏死了。我一听,赶紧走到鱼缸那里,只见那条最大的被孩子们称为“金鱼妈妈”的“狮子头”肚朝天,浮在水面上。我又心疼...  相似文献   

17.
圈套     
妈妈让我去买蛋糕。远远地就听到“套圈了,套圈了,一元钱套60个圈的喊声”。在人工湖门口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在招揽生意。在地上钉几根木棍用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圈,里面摆了许多价钱低廉的玩具,随着她的喊声,引来许多顾客,在距离约9米处,把圈投向一个个小玩具,“唉——”许多圈都空了。突然一个圈不偏不倚地正套在一只“小鸭子”身上。那位妇女极不情愿地拿起那只“小鸭子”递给了套圈的人。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六岁的时候,姑姑问我一个怪问题:“你知道你的脸在哪里吗?”我想,这还会不知道,用手朝脸上一指说:“这不是嘛。”可是她摇摇头说:“哪是鼻子。”于是,我把手指挪了个地方,可是她说:“那是腮帮子,不是脸。”我把手指往旁边挪一下,她说:“那是嘴巴。”往上挪呢,她说:“那是眼睛。”再往上,“那是前额。”最下面呢,“那是下巴颏儿。”我窘住了。在自己的脸上,居然找不到脸,真是奇怪了。最后,终于想到了以攻为守,反问起来:“那,你的脸在哪儿呢?”姑姑笑了,说:“把我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就是我的脸。”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提前到了教室。从未谋面的脸孔,略带些好奇。“起立!”我声洪嗓亮,在铃声响起之时。同学们似弹力球“,腾”地立起。唯独她,很吃力,缓缓站起,手还撑在桌面。“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轮到我好奇了。“不,没、没有。”几十双眼睛一齐射向她。舌头发音不清,嘴角往两边拉,喉咙里似堵着一个什么东西,脸蛋红扑扑的,头垂下去了。“老师,她的腿……”同桌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了。她的腿怎么了?我心存疑惑。一节课结束,我喊她到走廊上谈话。她走在我的身边,两条腿颤颤微微,一步一挪,异常艰难,这是小儿麻痹留下的后遗症。我全明白了。她走路很吃力,每走一步,都如拉着沉重的纤,沉重感不仅来自她的体重,更来自我和同学们同情的或其他的目光。“你回去吧,以后再找你聊。”我心疼地不想让她多站一会儿。她听到我的话后,又一步一抖地挪到座位上。上第二节课时,我宣布了一条规定:她在语文课上,不要站立。在第一次批阅语文作业时,从她的作业本中滑出一张纸条“:老师,您在课堂上规定不要我站立,是照顾我。但我不要同情和照顾,我要和正常同学一样,我要正常人的自尊。请您答应我!”此刻,我感到非常羞愧。原本为自己的高度同情心沾沾自喜,没想到却严...  相似文献   

20.
<正>那是她第一次上公开课。刚从中学转岗到小学不到一个月,只有3天的准备时间,没有经验、没有底气的陈娅站上了那堂公开课的讲台。那节课,陈娅要教孩子们认识周长。为了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概念,她拿起米尺沿黑板面边沿划了一圈,告诉孩子们:这就是黑板面的周长。她又让每个孩子用手指沿课桌面边缘摸一圈,感受课桌面的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