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我们设计了有趣的玩沙活动,现将这些活动作一简单介绍。1.爱喝水的沙活动前,教师先示范在干沙和干土中滴加清水,向幼儿介绍两者在透水性上的差异;然后让幼儿尝试在干沙中加水使之变成湿沙。通过活动,幼儿感知了干沙轻,不容易捏合;湿沙重,容易捏合,便于造型的特点;还初步感受到加水量的多少与沙的湿度的关系。2.石子和细沙活动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些细格的筛子,并请每个幼儿自备3个透明的容器。活动时,教师先示范正确的筛沙方法,然后请幼儿学习筛沙。要求幼儿把筛下来  相似文献   

2.
背景1.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从关注幼儿的安全入手,开展体育活动。2.教师们发现幼儿在排队去户外活动时,存在走路不稳现象,于是我们把"练习走"作为小班教研组的教研主题。3.开展走的游戏后,教师们又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学习自己端饭菜、拿点心。可是经常会看到幼儿不小心打翻了饭菜、泼洒了汤汁,听到幼儿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1.练习蹦跳腾空动作,发展平衡能力。2.感受空气的某些特性;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运动体验。准备:1.较大的充气蹦蹦床。2.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过程:一、看看有趣的蹦蹦床1.教师指着未充气的蹦蹦床,问幼儿这是什么活动器具,现在能玩否,为什么,怎样才能玩。2.使用气泵给蹦蹦床充气,引导幼儿观察蹦蹦床膨胀的过程。3.请幼儿说说蹦蹦床变得怎么样了。(学习词语:渐渐地、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求: 1.感受和学习等分1/2。 2.在排列中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知觉。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白纸,一支蜡笔。 2.排序示范图若干张。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自制教具,感受等分1/2。教师指示语:今天我们用纸自己做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等会儿在计算练习中用。 1.幼儿根据教师要求,尝试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为两个全等三角形。请一位幼儿介绍折叠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光学现象。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活动一准备:1.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万  相似文献   

6.
溶解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使幼儿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3.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活动过程(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们可以走到实验桌前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数字非常感兴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字组合,如电话号码、车牌号。教师紧密联系生活,通过给教师选车牌,要求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数字宝宝排序;单数、双数分类;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感知数字的有趣。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数字的不同用途。2.学会按大小排序,按单双数分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不仅是教师看护好孩子不发生安全事故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安全意识的培养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育实践中作者发现,利用一些"小技巧":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孩子一起参与讨论等,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从此提高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1]美术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可以与游戏进行优化整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提供多元的游戏化材料,设计易于表现的游戏化内容,选择利于创造的游戏化策略、给予富有个性的游戏化评价等,从而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提供游戏化的活动材料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自然而然地会被材料所吸引,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由于年龄限制,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作协调性较差,我们在作画材料上就必须精心考虑,选择方便使用、有趣味性并能使画面产生良好效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1.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2.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准备: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2.放大镜人手一面。过程:一、印指纹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二、观察指纹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三、了解指纹的作用1.请幼儿说说指纹的作用。2.出示几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告诉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引导幼儿亲身经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更有助于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的真谛。所以。教师要创设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和科学思考的情境,投放能够支持幼儿发现的材料,提出有促进作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指导与反馈方式,为幼儿的探究和发现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  相似文献   

13.
对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性观察是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所以教师要逐步增加材料的种类,有层次地促进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就拿这个活动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猜一猜糖、奶粉等放到水里会怎么样,然后让幼儿通过操作去验证。在幼儿报告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可以及时总结:糖、奶粉放到水里不见了,这种现象叫  相似文献   

14.
一次,大班数学公开活动接近尾声,教师请一名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交流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提醒其他幼儿暂时停止操作,注意倾听。但教师的提示似乎不起作用:有的幼儿趁教师不注意飞快地在自己的操作材料上写着什么;有的幼儿在向同组小伙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津津有味地在作介绍;有的幼儿已经收拾好材料,等待活动一结束就出去游戏。面对此情此景,在前面交流的幼儿觉得很没有成就感,声音越来越轻;教师也觉得自己很没有权威感,“抓”不住幼儿。对于这种日常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的难以组织、效果不尽如人意的评价环节,教师们都很困惑:集体活…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一:教师在记录时,有为记录而记录的现象.记录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发现时就无事可记了,或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写.我们应该本着对幼儿负责,对自己的记录负责的态度,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春燕 《教师》2019,(4):117-118
科学区是幼儿科学探索与发现的主要场所,合理设置科学区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恰当。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一些探究材料,支持幼儿探究物体与材料的物理特性、相互关系和有趣的科学现象。为了帮助教师把科学区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落实到行动上,作者设计了"五部曲"的教研活动:理念渗透,知其所以然;借他山之石,积蓄能量;小试牛刀,试磨己玉;初磨己之玉;细细研磨己之玉。此系列教研活动能促进和帮助教师从材料的来源、呈现方式和丰富性等方面展开思考与实践,挖掘科学区材料,丰富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该活动可以让幼儿进行分组操作,采取多种方式串水果。教师首先肯定幼儿的每一串作品(即便是无序的),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接着,引导幼儿欣赏有序排列的水果串。例如:紫莹莹的一串葡萄、红彤彤的一串西瓜,可以让爱吃葡萄、西瓜的人痛痛快快地解馋;一块西瓜一块苹果,有红有白,颜色搭配得真好看;一块西瓜一块梨子两颗葡萄,方方圆圆多有趣。教师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评价幼儿作品,也可用参与小组制作等方式暗示幼儿,鼓励幼儿按照某种序列串水果。接着,可组织水果串展示会。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再请幼儿挑选自己满意的、有趣的…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手工活动存在忽视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现象。激发幼儿的想象、提升幼儿的手工创造水平应成为教师组织手工活动的重要任务。教师可通过选择有趣的手工制作主题、提供适宜的材料、创设互动情境、重视隐形指导等途径,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手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一:自制饮料“计划书”目标:1.学习有条理有计划地做事及与人合作。2.乐意与人交流,用语言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准备:咖啡、果珍、奶粉、酸梅晶等自制饮料,大白纸,彩笔,统计表。过程:一、酸酸甜甜真好喝1.请幼儿品尝教师自制的饮料。2.请幼儿说一说饮料的味道如  相似文献   

20.
环境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一、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对主题的产生与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幼儿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材料的操作,不仅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更能产生出许多有价值的探索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点点滴滴,并及时地转化到环境创设之中,使之在群体中发扬、扩大。实录一有趣的纸一次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在做标记。昊昊(注:系化名,下同)发现水彩笔画在纸杯上的感觉是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